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馬太鞍溪流經鄉鎮的災害風險
2025/09/27 09:25
瀏覽200
迴響2
推薦8
引用0

最近上新聞的馬太鞍溪,目前其實已改名為馬鞍溪,是花蓮溪的支流之一,發源自丹大山東北坡,流經花蓮縣萬榮鄉、鳳林鎮與光復鄉等鄉鎮,為鳳林鎮與光復鄉之界河,與光復溪匯流之後為花蓮溪。

位於馬太鞍溪沖積扇上緣的馬太鞍部落以馬太鞍豐年舞祭而聞名,沖積扇上的馬太鞍溼地目前規劃成生態保留區,臺灣鐵路臺東線光復隧道在馬鞍溪河床底下,以隧道穿越的方式行經。

受到颱風薇帕影響,馬太鞍溪上游於2025721日發生大規模崩塌,崩塌量約2億立方公尺,形成壩高約200公尺、壩寬2,300公尺、壩長600公尺之堰塞湖,壩體上游集水區面積6,323公頃,若蓄水至滿水位,預計蓄水量為9,100萬立方公尺;同年923日,受強烈颱風樺加沙帶來的風雨影響,堰塞湖壩體溢流數次,導致下游光復鄉遭洪水淹沒,致使多人傷亡。

堰塞湖通常實為不穩定的地質狀況所構成,當堰塞湖構體受到沖刷、侵蝕、溶解、崩塌等作用,堰塞湖便會出現「溢壩」,最終會因為堰塞湖構體處於極差地質狀況,演變「潰堤」而瞬間發生山洪爆發的洪災,對下游地區有著毀滅性破壞,而處理方式又因地形、地理位置、地質條件而異。

據〈馬太鞍溪堰塞湖釀災為何不先施工引流?堰塞湖形成原因與處置方式一文看懂〉報導,過去像雲林縣草嶺、南投縣九份二山是用溢流水道工程處理,而九份二山另外利用貨櫃裝填砂石,造出國內第一座具防砂功能的貨櫃壩,俾憑穩定邊坡、阻止地表水滲入崩塌區,至於馬太鞍溪堰塞湖,則因地處偏遠、怕擾動壩體及邊坡不穩定,故以強化監測警戒與下游防減災措施,作為目前主要應變策略。

除此之外,經查詢、參考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城鄉發展分署【國土規劃地理資訊圖臺】圖資,原名馬太鞍溪的馬鞍溪,所流經的花蓮縣光復鄉、鳳林鎮、萬榮鄉,尚有其它的災害風險。

其中,花蓮縣光復鄉、鳳林鎮全境都有6小時定量降雨150mm12小時或24小時定量降雨200mm淹水的風險,萬榮鄉則是海拔高度較低的東側有;另外光復鄉、鳳林鎮的市區,還有萬榮鄉東側鄰近前兩鄉鎮的地域,均有一定的土壤液化風險,平常可能都要注意防洪排水的事項。

其次,花蓮縣光復鄉、鳳林鎮、萬榮鄉境內山區的部分地域有順向坡,順向坡表示一個坡面的沉積堆疊方向,較逆向坡容易發生山崩,常見於遭侵蝕作用的地層,例如斷崖;當施工挖斷順向坡之坡腳時,應以人造邊坡或擋土牆或岩錨方式,進行結構補強,且當有安全性顧慮時,不宜使用生態工法,但擋土牆或岩錨等邊坡防護,應定時檢修維護,不然當其支撐力不足以承載上方地層滑落之應力時,將產生「順向坡滑動」的現象。

接著,花蓮縣光復鄉、鳳林鎮、萬榮鄉境內的山區,部分地域還有岩體滑動、岩屑崩滑的風險,還有土石流潛勢溪流及其集水區、影響範圍,以及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的分布,這代表上述三個馬太鞍溪流經鄉鎮的山區,平常也都要保持水土植被,做好地形預警,在工程上選擇跨越土石流的路線,加強排灌,修築滯留攔截擋壩,防止水流成災,以免造成土石流或大規模崩塌的災害。

再來,光復鄉市區東側山區部分地域、萬榮鄉北側山區部分地域,尚有零星的落石分布點,而光復鄉在臺鐵光復車站往東過麗太溪排水後,為省道臺11甲線一部分的光豐公路也屬於災害監控路段,行經其中都要格外小心謹慎。

最後,馬太鞍溪流經的花蓮縣光復鄉、鳳林鎮,市區東側山麓尚有嶺頂斷層帶劃過,再加上土壤液化潛勢區提高房屋倒塌的風險,故這兩個鄉鎮平常也要做好防震相關措施。

天祐花蓮!祝花蓮災後重建順利,早日復原!

有關馬太鞍溪流經鄉鎮的災害風險,再整理比較表如下圖所示:

有誰推薦more
迴響(2) :
2樓. 安心
2025/09/27 15:27
政府本職能力不足,又輕慢拖延,引入外部助力太慢,才造成這次嚴重災害事故,中央及地方官員都該受到懲處。

老實說這麼多人的傷亡,真的是可避免的,這不是馬後炮。
因為這幾個月都是颱風季,而且花蓮又是颱風頻繁侵襲,及重度風雨影響區域,早在七月形成堰塞湖,就可以預想到近期內,必定會迎來巨大降雨量,很可能會溢流甚至潰堤,所以必須盡快設法排除可能的危險,就算來不及作分流工程或爆破,也可以作好提早強制撤離計劃,但中央及地方都太不當一回事了!然而中央要承擔的責任更重,因為中央擁有一切的技術、資源、命令發布的手段,卻到了前一天才下令撤離,地方根本來不及反應,但是縣政府的敏感度也太低了,危機意識也嚴重不足,身為花蓮當地人,應該是對颱風洪水很有經驗,也很戒慎恐懼,竟沒有主動跟催中央,甚至主動超前部署,這縣長及職務代理人都神經太大條了,這要是我老早就「挫列等了!」,看到了強烈颱暴風圈雲層範圍,及行進路徑,這依照經驗就知道,山區會匯聚大量雨水,堰塞湖絕對會爆量,必須擴大撤離範圍,並提早撤離。
其實我真的想不明白,臺灣7至10月是高災害時段,已經有好幾次地方首長在此時段出訪,因恰逢颱風來襲,而引發政治危機了!為甚麼身為頻頻遭逢颱風災難的花蓮縣長,尤其有一個堰塞湖超大不定時炸彈的狀況下,還敢安排在此時段出國!
真的太疏忽、太大意了! 天蠍浪子2025/09/27 18:00回覆
1樓. 安心
2025/09/27 15:07
政府對於防災,常常會喊「料敵從寬,禦敵從嚴」、「超前部署」,然而這次似乎是螺絲鬆了!

Yahoo新聞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悲劇台大團隊讓決策大轉彎!他們到底發現什麼?
羅立邦
2025年9月27日
林業署只算690人 台大團隊評估撤離8000人

溢流前,中央確實與地方有所連繫,監測也持續進行。但是,根據《馬太鞍溪堰塞湖監測紀實》網站記錄,台大防災團隊在9月21日評估溢淹影響範圍將比先前預估更嚴重,最終讓中央在21日當天決定匡列撤離8000人。而依照農業部新聞稿,農業部9月19日舉行堰塞湖專家小組第二次會議與「因應樺加沙颱風來襲本部整備會議」,當天雖評估馬太鞍溪堰塞湖可能在颱風期間發生溢流,但在匡列撤離人數部分,農業部次長黃昭欽說,「即時啟動疏散避難措施,保障該區690餘位保全對象生命安全」。

意即,在9月19日及此前,農業部、林業署專家,以及花蓮縣政府所獲知的資訊,都是認定發生溢流時的撤離匡列人數為690人;林業署在9月20日12時、9月21日11時發出的撤離緊急通報單,匡列範圍為人數為600多人的「花蓮縣鳳林鎮長橋里、萬榮鄉明利村、光復鄉大馬村、大平村、東富村」;然而在9月22日上午7時的通報單中,匡列範圍增加了「大全村、大安村、大同溫、大華村、大進村、北富村、西富村、東富村」。不到一天,匡列人數從600多人變成8000多人,讓花蓮基層人員大喊吃不消,到底是為什麼?
感謝分享! 天蠍浪子2025/09/27 18:00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