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焦點讀享店】101 指考決勝祕笈之一─熟悉考題,國文大躍進
2012/05/10 11:00
瀏覽1,085
迴響0
推薦2
引用0
近年來,指考國文科的考題愈來愈靈活,面對千變萬化的考題,考生該如何準備?語感與寫作能力,能否在六十天內「速成」呢?本刊特別邀請資深國文教師,為你精闢分析指考國文命題趨勢,提供準備方向與建議,助你快速晉級國文考試達人!
採訪報導/何楓琪

       談到近年來的指考國文命題趨勢,任教於高雄市立瑞祥高中國文科的羅碧屏老師認為:「現今國文科的考題不會在記憶的細節上打轉,命題老師重視的是考生的閱讀、分析、理解能力,所以不管是文言文還是白話文,都不能只靠死記的方法來研讀。」


       然而,羅老師也觀察到,國文科的命題雖然靈活,不過命題的趨勢與方向卻相當穩定,題型雖有不少變化,但仍側重於評量學生的基本觀念。「到了考前六十天,很多同學都不認為國文還能有進步的空間,但我認為國文科的考題雖然萬變,卻不離其宗,同學只要熟悉國學知識,了解題型變化,還是有機會在兩個月內大幅提升成績。」

       以下為羅老師分析的國文科常見題型,她並同時逐一傳授考生擊破考試盲點的方法,必可助你輕鬆拿下高分!

一、國字注音 

       談到國文試題,羅老師特別強調「國字注音」,「這類考題其實就是考形音義,但因為沒有範圍,很多考生都不知如何下手。」羅老師建議,準備這類型的考題,要先把課文裡出現的字念熟、記熟。「一定要動手寫國字,並念出聲來,再一併了解字詞的意義。」羅老師一再強調讀書時「手到」與「口到」的功夫,因為多寫、多念,記憶字彙才會又快又牢。

       此外,羅老師也建議考生,凡看到補充講義、作文材料,甚至是歷史、地理、公民課本中形音義較特殊的字,都應多加留意。

二、文句組合與填空 

       羅老師建議考生,遇到文句組合與填空題時,不妨先用刪去法,再從其餘選項挑出最合理者。「可別先花很多時間來排列文句順序,最後看了選項,才發現排出來的順序不在選項裡!」羅老師打趣地說。 

       針對這類型的考題,羅老師依古典文學與現代文學,又提出以下不同的應答技巧:

1古典文學

       若遇到古典文學的重組,同學可先排出對偶句,然後看韻腳,再依「先寫景後抒情」的原則,就能判斷出順序。假使出現字句填空,同學務必要掌握「對偶」與「平仄」的概念,「尤其平仄有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原則,因此還是有線索可供同學判斷究竟要填入哪些字詞。」

       在古文的部分,同學應注意連接詞的語氣、文句中是否有排比或頂真等修辭法,另外,無論古典或現代,若有抒發感懷的字句,大都在後半部,同學若依這些規則來判斷文句該怎麼組合,就容易一目了然。

2現代文學

       這類考題多考文學意象、字詞轉品為主。「考生在選答時,不要只注意念起來『順不順』,還要評估在其他的選項中,是否有更符合文學意象的字詞。」譬如以「尺直的地平線/把□□割分為二/下面是粗筆快墨的茫茫/上面是無邊若夢的醉紅⋯⋯」一句為例,選項中有「天空」、「景色」,很多同學都會因為「念起來比較順」而選前者,但後者則多了幾分文學的意境,較符合後面的敘述與文意。

       除此之外,判讀文句組合時,考生可把握「動作事件在前,抒發感懷在後」的原則,並注意連接詞、排比、層遞等修辭的使用,將可大幅提高得分的機率喔!

三、字詞理解

       「這類考題考的是同字詞的不同語義,幾乎是每年都會出現的題型。」羅老師建議同學,面對此類考題,與其死背字義,不如培養對文章(尤其是古文)的閱讀能力,如此才能舉一反三,靈活作答。

四、文學史流變

       羅老師分析,這類考題多屬跨冊整合的國學知識,因此同學一定要從縱向與橫向的角度,掌握文體的發展、類別,以及各朝代的文學風格。

1縱向的文體流變

       同學必須了解各朝代的文體流變,例如「樂府詩」在魏晉與唐代的差異;漢賦、散文賦的演變;各朝代詩、詞、曲、賦的形式風格變化等等。

2橫向的文體類別

       譬如中唐時期既有古文運動,也有新樂府運動,所以古文、詩都有所發展,這些觀念一定要熟記;另外,歷朝的文學風格也要留意,比如宋代文人較有「疑古」的精神,且多反映在經史子集的註解上。同學可以根據這些知識概念,找出題目的線索,即可拿下分數。

五、經史子集

       談到經史子集的國學測驗題,羅老師認為,同學毋須細讀十三經的流變,只要了解經部(儒家經典)、史部(歷史與地理古籍)、子部(諸子百家)、集(文學類)的定義即可。

       通常考題會出現一段文字,再依考生對經史子集的理解,要求考生對此段文字進行分類。然而,要特別注意的是這些考題常會有「陷阱」,例如:「《孟子》是經部而非子部;《道德經》、《南華經》是子部而非經部;《世說新語》是子部非集部⋯⋯同學需特別留意這幾本書籍的歸類喔!」

六、思想史

       關於思想史的考題,羅老師認為難易程度差異比較大。有些較基本的試題,只要能找出關鍵字就可直接作答,比如「仁義」(儒家)、「民貴君輕」(儒家)、「兼愛」(墨家)、「尚同」(墨家)等。但羅老師也直言,有些較靈活的考題,會直接給考生一段古文,要求考生判斷是哪一家學說思想,所以考生必須有解讀古文的能力,才能抽絲剝繭,精準得分。

七、基本文意測驗

       這類型的考題多出自古文四十篇,屬於基本程度的考題,考生通常只要熟讀課文,答對機率就大增,屬於基本程度的考題,因此同學一定要好好把握課本內的文章。

八、古典、白話閱讀

       古文閱讀的部分,得靠考前多培養閱讀能力;而在白話文、新詩的部分,則建議同學在作答時,一定要留意「最後一段」,「因為末段通常會結合前面的敘事、寫景,並抒發感懷,是文章的重點所在!」

九、文意賞析

       文意賞析的考題相當靈活,例如 98 年指考出現北方民歌的特徵(直率質樸且通俗口語),再問選項何者符合,因此同學需要判讀選項裡的詩或文章;又如選項中文句何者以具象寫抽象、或有斥責語氣等等,這些都是常考的題型。羅老師叮嚀同學,閱讀時不只要讀熟表面字義,還要能感受到文章的弦外之音,才能解出答案。

十、文法測驗

       試題有時會請考生判斷句型是否表因果、被動、假設、使役動詞、轉品等文法,所以同學不但要有文法的概念,還要了解各式語法,才能判斷出正確的答案喔!

十一、應用文

       「大考很常出現應用文題型,因此同學要多留意對聯、書信、題辭等書寫格式及尊卑關係的辭彙。」羅老師以 99 年指考曾出現「韓愈要為韓老成另撰一幅輓聯」為例,說明這個題目除了測驗考生的輓聯解讀能力之外,還須進一步知道「手足」、「父執」的意義,熟悉一些常用的輩分稱謂,才能順利得分。

 

有誰推薦more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