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閱讀,獲得新知的最佳管道 閱讀指獲取他人已預備好的符號並加以辨認符號、理解行文、分析內容的過程,有時還伴隨著朗讀、記憶、鑒賞等行為。這些符號最常見的是語言文字,其他還有音符、密碼、圖表等等也在此列;閱讀一般指用眼睛觀看,但也包括盲人用觸覺來識別凸字等方式。 閱讀有層次,方法大不同 創下全球超高閱讀率的《如何閱讀一本書》(How to Read a Book),作者為莫提默.艾德勒(Mortimer J. Adler)及查理.范多倫(Charles Van Doren),此書可說是教人如何閱讀的經典著作,書中提出閱讀有四大層次──作者稱之為「層次」而非「種類」,原因是種類乃為各樣不同的分類,而層次卻具有高層次包含了低層次的特性。也就是說,閱讀層次是漸進的,第一層次的閱讀並沒有在第二層次的閱讀中消失,第二層又包含在第三層中,第三層又在第四層中。 第二個層次的閱讀稱為「檢視閱讀」,又稱為略讀或預讀。但略讀並不是隨便瀏覽一本書,而是「系統化略讀」,即必須於一定時間內(通常很短)抓出一本書的重點。 第三種層次的閱讀稱為「分析閱讀」,也就是完整的全面性閱讀。如果說檢視閱讀是在短時間內完整閱讀的技巧,那麼分析閱讀就是利用更充裕的時間完整閱讀的技巧。 3將主要部分按順序與關聯列出大綱 列出書中重要篇章,說明它們如何按照順序組成架構。以亞里斯多德《倫理學》的結構來說明,全書可分為幾個重要部分:1把快樂當作生命的終極目標,討論快樂與其他善行的關係。2討論天生自然的行為,與養成好習慣、壞習慣的關係。3討論倫理與智性中各種不同的善行與惡行。4討論非善非惡的道德狀態。5討論友誼。6討論喜悅。 4找出作者想要解決的問題 如果你能知道大家都會問的問題,你就知道如何找出作者的問題了。這可列出一些簡短的公式:某件事存在嗎?發生的原因為何?為什麼會有這件事的存在?這件事的目的是什麼?造成什麼樣的影響?特徵是什麼?與其他事件的關聯是什麼?如何進行?會造成哪些結果?要採取什麼方法才能獲得某種結果?以什麼順序?什麼事是對的?或怎樣才會更好? 5找出關鍵字 書中的字並非字字重要,甚至大多數是不重要的!只有當作者以特殊的方法來運用一些字時,那些字才重要。例如對亞當斯密而言,「財富」就是特殊的用語;「物種」則是達爾文的專門用語。因為一個專門用語會帶出另一個專門用語,讀者只要能不斷地發現專門用語,就能將亞當斯密所使用的關鍵字列出來:勞工、資本、土地、薪資、利潤、租金、商品、價格、交易、成品、非成品、金錢等等;有些字則是達爾文書中不能錯過的:變種、種屬、天擇、生存、適應、雜種、適者、宇宙等等。 6找出關鍵句 將書中的重要句子圈出來,以找出主旨。作者寫作時,可能會用不同的文字說明同樣的主旨,讀者如果不能經由文字看出句子的主旨,就容易將不同的句子當作是在說明不同的主旨。例如 2 × 2 = 4 跟 4 ÷ 2 = 2 雖然是不同的算式,指的卻是同一個算術關係──四是二的兩倍,或二是四的一半。「用自己的話來說」是測試你懂不懂句子主旨的最佳方法。如果要你針對作者的句子作解釋,而你只會重複他的話或改變文字順序,你就不是真的懂這句話,否則你應該要能夠用自己的話表達同樣的意思才對。 7從不同段落找出共通重點 有些作者習慣一個段落裡就安排至少一個重點,但也有人會分別在不同的段落中,陳述同一個重點,因此讀者必須懂得從不同的段落中,找出共通的重點。 8找出作者的解答 從文中線索與思考分析,找出作者解決問題的答案。作者想要解決的問題解決了嗎?為了解決問題,他是否又提出新問題?無論新或舊問題,哪些是作者還沒解決的?好作者就像好讀者一樣,應該要清楚掌握文中的各個問題是否解決,以及哪些問題是無法解決的。 主題閱讀:比較異同並自我歸納結論 第四種是最高層次的閱讀,稱為「主題閱讀」或「比較閱讀」。這時要讀很多書,而不是一本書,並列出這些書相關之處,提出所有書都談到的主題,還要架構出一個可能在書裡都沒提過的主題分析。例如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和斯丹達爾的《巴馬修道院》都是談論到拿破崙戰爭的小說,但兩本書都不以這場戰爭為主,也不屬於戰爭類書籍,戰爭只是背景,故事著眼於人性的掙扎,戰爭只是為了吸引讀者注意的元素,如果今天我們要研究的主題是「戰爭」,就不用讀這些小說了。 1 尋找同主題的延伸閱讀資料 在主題閱讀中,我們關心的主題才是重點。在列出相關的書目後,要把這些書整體檢視閱讀一遍,目標是找出書中與主題相關的章節,而所列的書不太可能全本都與主題相關,故可快速讀完這本書。 2 用歸納分析找出共通點 無論各書作者是否關心我們想解決的問題,我們必須確立其中共通的關鍵元素,才能全部融會貫通。 3 自訂問題 找出書中關鍵句,從中了解作者的主旨,進而建立我們想要釐清的問題,然後從書中找答案。 4 界定議題 通常一個問題會有兩種以上的答案,因此必須找出不同意見之間的關聯,再根據作者的觀點作分類。當兩個作者對同一問題所作的回答完全相反或矛盾時,其實更有利於界定議題。 5分析討論 主題閱讀所提出的問題,需經過仔細演繹、分析、比較,再整理出結論。 以上特別列舉「進步」的分析架構,是為了藉此讓讀者明白如何分析在一個主題可能包含的所有議題,以及針對這些議題的相關討論,「主題閱讀」的功夫精髓盡在於此。 |
精選
【焦點讀享店】打開閱讀眼界 閱讀的層次與方法
2012/02/09 16:10
瀏覽859
迴響0
推薦8
引用0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