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房文淑
異類報恩,是《聊齋》的核心故事,報恩方式很多,其中不乏替人留下子嗣。〈花姑子〉裡的獐子精,不僅拯救恩人性命,還為他生子(註一)。〈小梅〉裡的小狐女,除照顧恩人的病妻,並為他產下一子(註二)。另有〈房文淑〉乙篇裡的房文淑,不為報恩,卻替鄧生留下子嗣,天底下真有這樣的人?
〈房文淑〉故事略以,書生鄧成德遊學兗州,住在寺廟裡,從事抄寫工作。某夜,有位自稱「房文淑」的少婦前來拜佛,鄧生見廟裡無人,便調戲她,她說:在神佛之前,豈可造次,不如到三十里外的村落,擔任村童塾師,再準備住處,我自然會來。翌日,鄧生前往該村落,果然獲得塾師之聘,數日後文淑依約前來,與鄧生同住,儼如夫妻,且生下一子,取名為「兗生」。事後,鄧生以為擔任教職難以度日,辭去塾師與朋友到外地經商。且說,鄧生離開家鄉許久,原配婁氏以為鄧生已死,兄長勸婁氏改嫁。某日,忽有少婦抱幼兒前來,婁氏見到幼兒模樣,十分喜愛,少婦表示願過繼給她,隨即不見了。此後,婁氏打消改嫁念頭,每天忙著照顧孩子。過了三年,鄧生經商有成返家,與婁氏久別重逢,份外欣喜,惟見身邊小兒而起疑心,婁氏詳細說明經過,且謂其母喚小兒為「兗生」。鄧生聽聞之後,又驚又喜,方將與文淑相見之事告訴婁氏,兩人也因終有子,備感欣慰,惟期望文淑還來,卻沒音訊了!
本則故事關鍵在於房文淑送兒給婁氏,原文如下:初鄧離家與妻婁約,年終必返;既而數年無音,傳其已死。兄以其無子,欲改醮之。婁更以三年為期,日惟塊然一室,以紡績自力。一日既暮,往扃外戶,一女子掩入,懷中繃兒,曰:「自母家歸,適晚。知姊獨居,故求寄宿耳。」婁內之。至房中,視之,二十餘麗人。喜與共榻,同弄其兒,兒白如瓠。歎曰:「未亡人遂無此物!」女曰:「我正嫌其累人,即嗣為姊後,何如?」
不絕人後,是對人最大的恩澤。近日,無意間在youtube看到一部大陸電視劇《小姨多鶴》,該劇描述二戰後,一戶東北人家救起一位奄奄一息的日本女子—竹內多鶴。她為了報恩,取代不能生育的媳婦,產下一女二男,且撫育幼兒、支撐家庭,直到大陸與日本建交,日本政府找到多鶴為止,她始終以「小姨」自居。撇開意識型態不論,這是一部知恩圖報的感人戲劇(註三),與眾多《聊齋》故事一樣,很值得觀賞。
有人不知何故,總會獲得上天特別眷顧,或因上一輩子作了善事,或因得到祖先的庇蔭。本篇房文淑無由替鄧生留下子嗣,如同〈蕙芳〉乙篇裡的仙女—董蕙芳,沒有特別原因,讓馬二混享有天差地別的人生(註四),所以蒲松齡說:「…若我與爾,鬼狐且棄之矣。所差不愧於仙人者,惟『混』耳。」
註一:參閱【聊齋志異—花姑子】乙文。
註二:參閱【聊齋志異—小梅】乙文。
註三:參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PjhLTyeDVs
註四:參閱【聊齋志異—蕙芳】乙文。
《聊齋》有篇〈房文淑〉,敘述房文淑不為報恩,卻替鄧生留下子嗣,天底下真有這樣的人?(註:照片翻拍自https://kknews.cc/zh-tw/culture/4o8alk2.html)
〈房文淑〉故事略以,書生鄧成德遊學兗州,住在寺廟裡,從事抄寫工作。某夜,有位自稱「房文淑」的少婦前來拜佛。(註:照片翻拍自https://kknews.cc/zh-tw/culture/4o8alk2.html)
鄧生見廟裡無人,便調戲少婦,她說:在神佛之前,豈可造次,不如到三十里外的村落,擔任村童塾師,再準備住處,我自然會來。(註:照片翻拍自https://kknews.cc/zh-tw/culture/4o8alk2.html)
翌日,鄧生前住該村落,果然獲得塾師之聘,數日後文淑依約前來,與鄧生居住,儼如夫妻,且生下一子,取名為「兗生」。(註:照片翻拍自https://kknews.cc/zh-tw/culture/4o8alk2.html)
事後,鄧生以為擔任教職難以度日,辭去塾師與朋友到外地經商。(註:照片翻拍自https://kknews.cc/zh-tw/culture/4o8alk2.html)
且說,鄧生離開家鄉許久,原配婁氏以為鄧生已死,兄長勸婁氏改嫁。(註:照片翻拍自https://kknews.cc/zh-tw/culture/4o8alk2.html)
某日,忽有少婦抱幼兒前來,婁氏見到幼兒模樣,十分喜愛,少婦表示願過繼給她,隨即不見了。(註:照片翻拍自https://kknews.cc/zh-tw/culture/4o8alk2.html)
此後,婁氏打消改嫁念頭,每天忙著照顧孩子。(註:照片翻拍自https://kknews.cc/zh-tw/culture/4o8alk2.html)
過了三年,鄧生經商有成返家,與婁氏久別重逢,份外欣喜,惟見身邊小兒而起疑心,婁氏詳細說明經過,且謂其母喚小兒為「兗生」。(註:照片翻拍自https://kknews.cc/zh-tw/culture/4o8alk2.html)
鄧生聽聞之後,又驚又喜,方將與文淑相見之事告訴婁氏,兩人也因終有一子,備感欣慰,惟期望文淑還來,卻沒音訊了!(註:照片翻拍自https://kknews.cc/zh-tw/culture/4o8alk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