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鴝鵒
常人對不認識的字,往往「有邊讀邊、沒邊讀中間」。不識「鴝鵒」兩個字的人,一定會讀「句谷」,但正確唸「ㄑㄩˊ ㄩˋ」,俗稱為「八哥」,這種鳥不僅會學其他鳥類的聲音,也會學人的聲音。《聊齋》有篇〈鴝鵒〉便是敘述八哥替主人解決困境的奇異故事。
〈鴝鵒〉故事略以,有個養八哥的人,對待它如同兒子。他所養的八哥非常聰明,很快學會人的話,也會跟主人溝通。某次,主人帶它遠遊山西,不料盤纒用盡,住不了旅店,也沒錢吃飯。八哥對主人說,你把我賣進王府,就能得到一筆錢財,然後趕緊離得遠遠的,我再來找你。當時,有位王爺喜歡養鳥,聽說有人要賣會講話的八哥,便派人把鳥主人及八哥帶來。王爺問可否割愛?鳥主人表示不捨,但八哥說「願意」,王爺便給了鳥主人十兩銀子,他假裝無奈,便匆匆離開王府。王爺得了八哥之後,經常跟它對話,八哥也講一些恭維的話,王爺高興極了。某日,八哥想要洗澡,王爺命僕人用金盆,細心為八哥洗濯;洗完澡,再為它梳理羽毛,等到羽毛乾了,八哥用山西腔調對王爺說:我走了。轉眼之間,八哥已不知去向,王爺派人尋找鳥主人,再也找不著。
這則短篇故事,最精彩的橋段在於八哥誆騙王爺,原文如下:王與鳥言,應對便捷。呼肉啖之。食已,鳥曰:「臣要浴。」王命金盆貯水,開籠令浴。浴已,飛簷間,梳翎抖羽,尚與王喋喋不休。頃之,羽燥,翩躚而起,操晉聲曰:「臣去呀!」顧盼已失所在。王及內侍仰面咨嗟,急覓其人,則已渺矣。
本篇篇末有「畢載積先生記」乙語。畢載積,名際有,順治二年(1645年)拔貢,順治18年任通州知州,世稱其為「刺史」。蒲松齡於康熙18年(1679年)設帳於畢刺史的「綽然堂」,長達30年,影響蒲氏一生,因此《聊齋》有多篇提及畢載積此人。其中,〈花神〉乙篇提及「癸亥歲,余館於畢刺史公之绰然堂。公家花木最盛,暇辄從公杖履,得恣游賞。」癸亥,也就是康熙22年。
《聊齋》有篇〈鴝鵒〉便是敘述八哥替主人解決困境的奇異故事。(註:照片翻拍自https://kknews.cc/pet/xr38xq8.html)
〈鴝鵒〉故事略以,有個養八哥的人,對待它如同兒子。他所養的八哥非常聰明,很快學會人的話,也會跟主人溝通。(註:照片翻拍自https://kknews.cc/story/aa9mlzj.html)
某次,主人帶它遠遊山西,不料盤纒用盡,住不了旅店,也沒錢吃飯。(註:照片翻拍自https://kknews.cc/story/aa9mlzj.html)
八哥對主人說,你把我賣進王府,就能得到一筆錢財,然後趕緊離得遠遠的,我再來找你。(註:照片翻拍自https://kknews.cc/story/aa9mlzj.html)
當時,有位王爺喜歡養鳥,聽說有人要賣會講話的八哥,便派人把鳥主人及八哥帶來。王爺問可否割愛?鳥主人表示不捨,但八哥說「願意」,王爺便給了鳥主人十兩銀子,他假裝無奈,便匆匆離開王府。(註:照片翻拍自https://kknews.cc/story/aa9mlzj.html)
王爺得了八哥之後,經常跟它對話,八哥也講一些恭維的話,王爺高興極了。某日,八哥想要洗澡,王爺命僕人用金盆,細心為八哥洗濯;洗完澡,再為它梳理羽毛,等到羽毛乾了。(註:照片翻拍自https://kknews.cc/story/aa9mlzj.html)
八哥飛上屋簷,再用山西腔調對王爺說:我走了。(註:照片翻拍自https://kknews.cc/story/aa9mlzj.html)
轉眼之間,八哥已不知去向,王爺派人尋找鳥主人,再也找不著。(註:照片翻拍自https://kknews.cc/story/aa9mlz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