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修行是為了不再來?這是自了漢的小乘道,甚至是妄想
2018/09/10 00:34
瀏覽881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有一次看到宗教名嘴YA教授說,修行是為了下輩子不再來當人,無獨有偶,我也常聽幾位自詡為修行人的人說過類似的話,不禁搖頭。

《雜阿含經》:「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要想做到最後一句不再有任何因果業報循環,需做到前三句:各種貪瞋癡的煩惱已經沒了,道行已經建立了,該做的事都做了,否則豈是你說不來就不來?

我看精神科也十幾年了,躁鬱症急性發作時渾身都是瀕死感,所以我常說,我不知死過幾次了,但我每次都活過來了,走過這十多年,最大的領悟是,人生本非苦,而是「人身難得」,輪迴也不是你說要來就來,說不來就不來,想去哪裡就去哪裡,一切都以自己的心性修養為去處的根據,心中有善惡的一把尺,態度卻能處之泰然,行為且能調和鼎鼐,正善卻能圓融,造福眾生卻能不忮不求,其中要訣就是能了悟人生就是道場,一切際運都是供做修練的戲,既然是戲,執著甚麼?

但雖然是戲,我們藉假修真,所以還是務必踏實地做好,因此這真假之間、鬆緊之間如何拿捏調整,如何悲智雙運,乃至如何圓滿達成任務,便是修練,所以說人身難得,因為只有人才有這修練的機會,做神仙啊,都在禪定,做動物啊,智商不夠,哪能有這修練的機會?所以菩薩必以人身成佛。

所以,如能摒棄對諸多事務(這些都是戲)的執著,以及因而衍生的憎惡(這是戲悾),思考如何悲智雙運,即能離苦得樂、造福眾生了。但所謂離苦得樂,不在來與不來,而在悟與不悟,菩薩悟了,偏不涅槃,而往紅塵穢世中出生,與眾生同類同行、同苦同樂,因為悟了,到哪裡不都一樣充滿喜樂?如果不悟,到哪裡也都一樣充滿苦恨。

所以還望大家早日修成正果前來渡我,我是紅塵迷途的小羔羊啊!有人認為,修行就是斷慮絕念,所以無善無惡,這個說法我是不認同的。先且不論修行是否就是斷慮絕念(根本上我是反對的,再敘),就先來說,修行心中是否該有善惡。

佛教三學的順序是「戒、定、慧」,基本動作就是先戒除十惡,十惡不除難以禪定,不禪定難以悟得真正勘破的智慧。所以,要談無善無惡,也是在真正做到戒除十惡的禪定之後,而非在十惡未除時就高談無善無惡論。(禪定後無分別心,雖無善惡之念,但心性的本質,會影響他是佛還是魔。)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創作 文學賞析
自訂分類:佛教文學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