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9/27 14:30
目前一般將「意根」解釋為「產生意念的器官」,但如前文所言,這樣嚴重忽略「意根是接受法塵的器官」之基本定義,而且如此一來,又等同認為意根是對「色」產生「受想行識」的器官,似有不通。 •佛陀未明說「誰」產...
瀏覽:263迴響:0推薦:5 - 2025/09/21 18:14
般若經是指一個經系,而非一本經,其中又以《金剛經》、《心經》最為人所熟知、念誦,而且大部分人也當將其當成是講空的經,不過事實可能並非如此。 ●般若的空指現象界 首先,空者,並非甚麼都沒有,在佛陀時代是...
瀏覽:264迴響:0推薦:7 - 2025/09/17 09:19
二)有義傾向 大乘佛教都否認現象為有,但除中觀外,都承認實相為有。所謂「有」,非指有一個實體、實地、實界,而是指有一個實在的根本性質(本性,如來藏),或根本意識(唯識,阿賴耶識),或心(唯心,本心)。...
瀏覽:259迴響:0推薦:5 - 2025/09/07 13:54
(純民俗聊聊)我在九月五號貼文〈中元普度拜三牲?七月半鴨仔,不知死活〉提到:「漢族祭品是有等級倫理之分的……好兄弟就是乾糧……如果在法會有看到拜三牲,那是祭神和奉獻給兵將的……如果你心懷眾生,就是要給...
瀏覽:326迴響:0推薦:7 - 2025/09/05 09:34
(原載大台灣新聞網,2025.9.5) 近日出版《易林:易經占卦標準範本(附:10分鐘學會易經4096條占法)》的作家林金郎說,中元節又快到了,很多命理師、民俗專家又在教人如何準備祭品(給皇帝的稱貢品...
瀏覽:251迴響:0推薦:5 - 2025/08/29 17:44
一、何謂「究竟」 佛教認為「現象界」的事物(物質與現象)都是緣起法的產物,緣起而生,緣散則滅,並不恆常存在,但如對事物進行徹底的極盡探索,最終是否有「#最根本且永恆」的存在?這在西方哲學稱為「本體」,...
瀏覽:189迴響:0推薦:3 - 2025/08/26 08:59
你可以否認易經有傳說中的那麼神,但你無法否認地球確實只有中原發展出易經,因為這是可驗的事實。 其實,古人觀察星象因而由天文學發展出占星術和星命學,是中西方的普同性,你有西洋占星數,我也有紫微斗數(中原...
瀏覽:239迴響:0推薦:4 - 2025/08/22 09:43
近日拙作《易林:易經占卦標準範本(附:10分鐘學會易經4096條占法)》出版,所以來跟大家聊聊易經故事系列。 話說,太陽系只有地球能發展出陰陽哲學,而地球只有中原能發展出易經。就易經象數派而言,易者,...
瀏覽:389迴響:1推薦:8 - 2025/08/18 11:59
就佛教來說,「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就跟「靈魂永生」一樣,是個假議題。 佛教認為,所謂的「我」就只是五蘊——色、受、想、行、識,作用下產生的一個「假我」,所謂「假我」就是不永恆存在、沒有自...
瀏覽:286迴響:0推薦:6 - 2025/08/12 09:51
「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想必是很多人的疑惑,可是佛陀在世時並不回答宇宙與靈魂「究竟」的問題,所以後世佛家窮究其能要研究這個「實相」的問題,但究竟有無成功?老實說,我覺得並沒有,只能說是佛家...
瀏覽:271迴響:0推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