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8/12 09:51
「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想必是很多人的疑惑,可是佛陀在世時並不回答宇宙與靈魂「究竟」的問題,所以後世佛家窮究其能要研究這個「實相」的問題,但究竟有無成功?老實說,我覺得並沒有,只能說是佛家...
瀏覽:229迴響:0推薦:5 - 2025/08/08 10:20
(原載大台灣新聞網-台北新聞網,2025.8.8) 作家林金郎的新作《易林:易經占卦標準範本》(附:10分鐘學會易經4096條占法)於父親節當日正式上架了!《易林》共有4096條占詞,只要先花10分鐘...
瀏覽:307迴響:1推薦:5 - 2025/07/31 11:01
如前所說,宇宙緣起是一個悖論,所以佛教有祖師將宇宙緣起歸結為「無始無明」自然就是一個悖論,而且佛教講的是性空(不生不滅),而「無始」是一個永恆的概念(有),兩者立場是對立的。 但有人會質疑,《雜阿含經...
瀏覽:115迴響:0推薦:2 - 2025/07/25 17:17
人類一直在思考兩個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而且這兩個問題也要放在一起才能思考,而這就涉及了兩個形上哲學:「本體論」和「緣起論」。本體論是指,我們所存在的形下世界的萬物萬象都是短暫存在的,都是...
瀏覽:251迴響:0推薦:5 - 2025/07/21 10:55
˙該如何看待佛說 除了上述的方法論、內容不夠準確,佛陀的修行理論也並不完整,最主要的是因為佛陀否認有神我與靈魂,但又沒有明確說明如此一來,那是誰跟色接觸,產生受想行識?又是誰在承載業障與輪迴?其他諸如...
瀏覽:143迴響:0推薦:2 - 2025/07/14 14:05
除了三量法,佛教也會用「辯證法」,也就是「用辯論去論證」。所謂「論證」便是在可靠的前提和路徑下去推導可靠的結論,所以辯證法便是先對問題提出假設的解答,再透過辯論去辯證假設解答的缺陷,然後修正、再假設、...
瀏覽:283迴響:0推薦:5 - 2025/06/30 09:54
這個問題很敏感,但不得不談,因為「信仰」和「真理」終究是兩回事,而因「信仰」將某法理當成「真理」,也只能說是「自家真理」,而非「普世真理」。這麼說好了,非基督徒壓根兒不相信上帝存在以及《聖經》所說的就...
瀏覽:227迴響:0推薦:5 - 2025/06/26 15:25
3、下座和尚的紛擾:因為當時印度經常發生飢荒,所以許多人混進沙門蹭飯(國家與富商供養沙門很大方,以便日後可以生天),這些蹭飯比丘一再逾矩,逼得佛陀要不斷制定戒律,也讓教團陷入混亂。《雜阿含經.卷第四十...
瀏覽:226迴響:0推薦:8 - 2025/06/20 09:02
佛陀滅度之後大迦葉和阿難續掌教主,等他們也都滅度後不久,佛教教團就開始正式分裂,進入部派佛教,最後佛教在互相流血式的攻訐中於印度正式滅亡(見《雜阿含經.六四〇》)。其實佛陀在世時就已經預言這樣的結局了...
瀏覽:240迴響:0推薦:6 - 2025/06/17 11:39
5、外道入團的隱憂:佛陀也收願意皈依佛門的外道出家,一般而言(但非絕對),外道剃度隨團修行觀察四個月,如果彼此合適就正式出家,很多外道歸佛者也在極短時間內證道,同時帶來大批弟子馬上壯大了僧團勢力,如十...
瀏覽:309迴響:1推薦: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