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臺灣媒體不講的太陽能缺點?
2025/10/11 17:16
瀏覽522
迴響2
推薦21
引用0

蔡英文政府以降,一直到現在賴清德政府,臺灣官方與業界如火如荼地推動太陽能發電,儘管民間質疑的聲浪持續不斷,但依舊持續推動者太陽能發電,而臺灣新聞媒體對於臺灣太陽能發電,也是報喜明顯多於報憂,不過經我查詢相關資料,太陽能發電仍有一些臺灣新聞媒體甚少或不報導的缺點。

首先,太陽能板的成本從2000年到2018年已經降低了70-90%電廠的成本,部分地區大型太陽能電廠成本已經比傳統發電還低,但屋頂型太陽能成本還是偏高,約是大型電廠的兩倍,且投資電廠須要高額的初期投資,這可能便是臺灣搞太陽能發電以地面型或水面型太陽能發電設施為大宗的主要原因,因為這樣比較便宜,但這種搞法,目前看來也容易引發爭議,包含財產權、自然生態環境、居住生活品質的衝擊等。

其次,如果考慮氣候、日照強度,成本和投資回報的經濟效益,太陽能系統並不適合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而在許多陰雨綿綿或是日照短的地區,太陽能的發電量偏低,投資報酬率較低,太陽能的使用受天氣影響極之大,因此只能輔助發電。

太陽能電池板夜間無法發電,更大的缺點是容易受雲層移動干擾,夜間無法發電可以預測,但雲層移動干擾不好預測、因此是更嚴重的缺點,但由於太陽能電池的發電尖峰通常接近電力使用尖峰,因此要到較高的安裝量才會造成問題。

而臺灣新聞媒體、蔡英文或賴清德政府的官員,或者民主進步黨的政治人物,其他挺臺灣太陽能發電的網友或網紅,直說哪些國家有弄,所以臺灣也能弄,完全不考慮氣候、日照強度的地域差異;而目前臺灣新聞媒體常吹捧說,太陽能板發電能滿足電力使用的尖峰,但臺灣目前沒有節制地衝設置數量、規模,雲層移動干擾方面的缺點,也將會越來越凸顯

還有,臺灣每到夏季時,中臺灣、南臺灣常有豪雨或颱風侵襲,北臺灣終年陰雨綿綿、東臺灣在颱風來襲總是首當其衝,算是發展太陽能發電的不安要素,但儘管臺灣像今年丹納斯颱風吹毀了許多光電板,賴清德政府及民主進步黨執政縣市,卻仍執意要搞太陽光電。

第三,大規模地面型太陽電廠,如果設計不當,會造成生態和環境的影響,同樣以丹納斯颱風來襲為例,南臺灣部分地區的太陽能發電設施,因為承受不住颱風侵襲而毀壞,並且流出紅色廢水。

這讓我覺得,要是臺灣目前的太陽能發電設施都是像這樣設計,包括最近引發爭議的烏山頭水庫光電場,那麼,其實已經信用破產的民主進步黨官員或政治人物,再怎麼掛保證,民間關於汙染水域、地下水、土壤的疑慮就仍會持續,這掛保證的說詞中,還有提到說太陽能發電設施不會使用任何化學清潔劑,你相信嗎?我是不信!因為,太陽能電池板生產過程中需要用強酸和強鹼清洗,容易造成環境汙染。

而且水面上的太陽能板會擋住太陽光,而水庫中的水若照射不到太陽光,會否變質、優養化、孳生病菌,也大概沒人能保證,目前有關單位在新聞媒體上信誓旦旦地說會監測、保證不會破壞水質,但我個人覺得聽聽就好,民主進步黨官員或政治人物的嘴,騙人的鬼!

再說,水質破壞對人體健康的負面影響,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看出狀況,通常都是長年累月的,現在沒出問題,不代表以後也一定不會。

第四,太陽能電池板壽命有限,大約是20-30年,而生產時所需使用的矽、鍺、硼可能會造成其他方面的污染,需妥善管控處理,太陽能板的原材料和電腦晶片原材料一樣,大量生產過程中化學物質是有毒有害,主要靠工廠所在地法律法規管控。然而,之前蔡英文政府和現在賴清德政府,目前在這方面未見任何管控,只是一味放寬有關規定、增加太陽能電池板的規模、案場數量。

最後,太陽能電池的壽命完結、棄置後就成了廢料,以每單位能源計算,太陽能電池發電所產生的廢料是核能的300倍。相比核能,製造太陽能電池的廢料在技術上是可以回收的,但因為不像核廢料有即時危險性,而且沒有經濟誘因甚至需要經濟補貼,若在沒有有效監管的情況下基本上是不可行。

由於太陽能電池中含有塑料、鉛、鎘和銻等對環境有害的物質,除了封裝太陽能電池的外殼外,太陽能電池本身當成一般玻璃回收的話會釋出有毒物或對環境有害物質,臺灣從2016年蔡英文政府時期開始力推太陽能發電,並在同為民主進步黨執政的直轄市或縣廣設太陽能電池板,這些太陽能電池板,總有一天會壽命完結,而要面對廢棄物清理的問題,但該黨人員和新聞媒體,目前似乎仍未正視這項課題。

而目前關於太陽能發電的他山之石敘事,也依舊停留在誰誰誰有設,看似沒出問題,所以臺灣也可以設這個層次,而沒有長遠的太陽能發電廢棄物清理之計。

關於太陽能電池板回收的他國實例,在2023年,全球只有位於法國的威立雅公司開發出能回收整片太陽能電池90%材料的工藝並以商業模式運作;同期,其他技術有的可以達到95%並將金屬、矽及玻璃分離,有的則能達到100%回收,但這些也未達致商物化。

總而言之,太陽能發電要考量的問題或事項並不單純,但無論是以前的蔡英文政府,還是現在的賴清德政府,加上部分臺灣新聞媒體、民主進步黨政治人物,對於太陽能發電都有報喜遠多於報憂的傾向,這是很不負責任的!

有誰推薦more
迴響(2) :
2樓. 上大人-沒出息
2025/10/11 23:42
台灣島不能搞綠電的

這島每年的颱風和地震不斷﹐搞風電絕不適合﹐而沒有人會在陰天雨多的島上搞太陽能的。 只有核電是唯一淨能的選項﹐但技術指數高﹐不是一般奸商就能插手的﹐所以搞像蛋和電板垃圾這類低次品﹐官商才能勝任。

大陸是在廣大的沙漠區建太陽能和風能﹐再配合超高壓技術傳送成品﹐誰會在山區和城市搞這些的?

臺灣就是沒有搞太陽能發電的條件,結果蔡英文政府、賴清德政府、民主進步黨硬要搞,這真的蠻可疑的... 天蠍浪子2025/10/12 00:40回覆
1樓. 安心
2025/10/11 17:54
早年政府吹捧過的免洗餐具,現在變成尾大不掉的環保問題了!還要特別的搞限塑令。
想想臺灣不論是營造、食品、金屬、化工、醫療諸多行業,爆了很多事業廢棄物處理的問題,對光電板廢材的回收及終端處理,實在不敢樂觀看待。尤其這次風災過後,處理廢材的情況也不好,更是令人擔憂。
臺灣一些官員和媒體,對光電板太短視近利。 天蠍浪子2025/10/11 22:58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