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豫園是建於明朝的私人園林,上海有五大古典園林:豫園、古漪園、醉白池、秋霞圃、曲水園,豫園是唯一一座坐落於市區的,整個景區包括了豫園、九曲橋、城隍廟、上海老街等等,豫園周圍目前已成為龐大的豫園商城,整個商城仍是古色古香的中式古典建築;老廟黃金銀樓~景容樓以閃耀的「金樓」形象屹立於豫園的亭台樓閣之中。

因為住宿在豫園萬麗酒店,起床後覺得離豫園這麼近,居然沒去逛逛好像對豫園很失禮ㄝ!於是和W決定去探險,從酒店後方走路約5分鐘而已,轉角這隻紅牛也太醒目啦!

途經古色古香的上海老飯店,上海老飯店本幫特色菜非常地道,是上海菜的發源地,有「品味源頭上海菜,駐足百年老飯店」之美譽,劉海粟、陳香梅都曾為飯店題字。招牌菜有八寶鴨、八寶辣醬、椒鹽排骨、蝦子大烏參等。聽說不少國家領導人都曾光臨該店。

整個豫園商城圍繞著老城隍廟、明清園林建築「豫園」而建,古色古香的中國味,吸引外籍遊客造訪,也成為上海標誌性的地標! 豫園內許多的小巷弄,兩側都是商店,這裡的店家基本上三大類:食品行、紀念品店、餐飲類。

老廟景容樓文化旗艦店是老廟品牌第一家以文化創意為主要呈現內容的店鋪,遊客可以在黃金廣場依次走過雕刻「福」、「祿」、「壽」、「喜」、「財」五運圖樣的金磚,象徵「開啟好運第一步」。

【南翔饅頭店】耳熟能詳,一直以來shine都覺得在上海最有名氣,現在還是米其林必比登推薦;位置就在豫園、城隍廟九曲橋畔旁,豫園店是創始總店,10點多不用排隊喔!

其實感覺每一間店都在賣小籠湯包、蟹黃灌湯包….

南翔饅頭其實就是南翔小籠包,是源於上海郊區南翔鎮的傳統特色名小吃,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一直以皮薄、餡兒多、味鮮而聞名。但W不想受限,因此過門不入…….

豫園商城有許多縱橫的巷弄,店家以食品、紀念品、餐飲為主,逛起來眼花撩亂目不暇給,因為沒特別想買什麼,就是喜歡在這樣古色古香的熱鬧氛圍,隨意走走逛逛。

九曲橋長這樣,橋上往來人潮絡繹不絕,是知名景點。

走到豫園入口,門票RMB 40不貴,但我們11點多就要checkout,決定還是在豫園商城及九曲橋走走就好啦! 期待下次還有機會進豫園參觀…….

走在九曲橋上,豫園景區內一座座的中式建築有如宮殿般的佇立,感覺好像是來一趟時空旅遊喔!



南翔饅頭店就在對面啦!

愛攝族在九曲橋隨手拍就覺得很滿足啦!

相傳城隍廟旁邊的荷花池中曾經有條小黃龍,每到天黑,就躍出水面來尋食吃人,許多小孩相繼在這裡失蹤。終於有位得道高人,派來一個十來歲的童子降妖。他身背利劍,獨自來到荷花池,引出黃龍,躍入它的口中,用利劍切開龍腹。黃龍掙扎著死去,死後龍身蜿蜒浮於水面,最終化為一座曲折的橋,就是現在的「九曲橋」。

其實九曲橋原為豫園的一部分。四百多年前,豫園的主人潘允端在荷花池中建造了一個小方亭,後來潘家敗落,園子被商人買下,晚清時期,園內樓閣曾被各行業用作會館公所。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布業巨子祝韞輝等人在「小方亭」舊址造了一座六角亭,取名「湖心亭」,作為布商們聚會議事的場所。清咸豐五年(公元1855年),湖心亭改為茶樓,初名「也是軒」,繼改「宛在軒」,最後又恢復「湖心亭」的名字。這是上海留存至今最古老的茶室,有「海上第一茶樓」的美譽。

1922年城隍廟遭到大火,九曲橋也一併燒毀。1924年杜月笙、黃金榮等集款重建,將九曲橋改建成水泥橋,九曲十八彎,長達104米。

九曲橋如今的橋面為花崗石板,每一個彎曲的角度不同,在轉彎處的石板雕刻著一朵季節性花朵,如正月水仙、二月杏花、三月桃花……直到十二月臘梅,而橋頭尾的兩塊石板上則各雕刻著一朵荷花。

按中國人民的傳統習俗,九是陽數最高的數,是個吉利的數字,所以「九曲橋」的名字帶有吉祥如意的意思。又傳妖魔鬼怪只能直線飄移,不會轉彎,為避鬼怪,民間就有了走九曲橋的風俗和習慣,寓意著走過九曲十八彎之後,將送走曲折和困難,帶來順利和平安。

綠波廊是上海知名老字號經典名店

「豫園」被稱為全上海最中國的地方,整個豫園景區包括了豫園、九曲橋、老城隍廟、方濱中路老街等等…

中國古典建築,亭台樓閣,廊橋水榭,妙趣橫生,韻味深遠。

位於九曲橋畔的南翔饅頭店起源於光緒年間,公元1900年,當時在嘉定南翔鎮做小籠包的吳翔升來到城隍廟開了一家點心店,起初叫長興樓,後來改為南翔饅頭店,是吃南翔小籠包最地道的地方,號稱天字第一號的招牌。

湖心亭茶樓翼然而立在水中央,有九曲橋可以通達,被譽為"海上第一茶樓",是上海歷史最悠久且最具盛名的茶樓之一,也是現存古建築景觀與最早商會的所在地。

這座茶樓屬明清風格建築,成為上海人文歷史的象徵,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湖心亭代表了上海城市的傳統意象,也是人文交流的場所。作為老城園林建築,湖心亭不僅是歷史遺產,更是當代城市生活與文化傳承的空間。其名"湖心亭"完美概括了其建築特徵,並高度濃縮了這一場所的文化特質。九曲橋畔的綠波廊,是一座具有濃郁中國特色的三層仿明清式建築,小樓飛檐翹角、青瓦朱欄,古色古香,別具一格,與九曲橋的湖心亭相映成輝。綠波廊曾獲得「國家特級酒樓」、「全國十佳酒樓」的殊榮,有「申城美點第一家」的美稱,上海菜、麵點、魚翅和蟹宴是綠波廊的四大品牌,人氣點心有桂花拉糕、眉毛酥、棗泥酥,招牌菜還有八寶鴨、鍋燒河鰻、乳汁扣肉等。

後來W決定吃真正的上海美食-上海生煎包,於是選擇到大壺春生煎。

餐館內紅燈籠高高掛


大壺春生煎包肉餡飽滿且皮厚,吃起來很有饅頭的咬勁,不用擔心湯汁燙口或灑出來,味道更趨近包子些,肉本身很鮮甜,大概是只吃幾顆所以意猶未盡,感覺還口齒留香很好吃,至今還懷念著呢!

大壺春 聽說是 上海生煎包的鼻祖,大壺春歷史悠久,創立於932年,在上海有多家連鎖分店,但米其林推薦的美味是四川中路的旗艦店。

豫園市集是豫園旁一個熱鬧的購物區,充滿傳統中國風格的建築讓它看起來就像一個古老的城鎮。在這裡,可以找到各式各樣的中國紀念品,如絲綢、燈籠、工藝品和珠寶,還有許多美味的街頭小吃,包括南翔饅頭和煎餅等。迷宮般的小街上有茶館、餐廳和商店,在這些地方還可以討價還價。它的特別之處不僅在於購物,更在於其獨特的氣氛,讓人彷彿回到舊上海。

哈哈!shine還以為是真郵局呢!

豫園商城位於豫園和城隍廟之間,集旅遊、商業、古蹟為一體的旅遊購物中心。從元、明、清到民國初年,一直是上海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被稱為「上海的根」,是上海特有的人文標誌和文化名片。



豫園商城起源於140多年前清同治年間的老城隍廟市場,集邑廟、園林、建築、商鋪、美食、旅遊等為一體,從而構成了上海700年歷史文脈的物化展示和上海城市文明的視覺演繹,豐厚的文化底蘊、濃郁的民俗風情、鮮明的經營特色使豫園商城成為全上海最中國的地方而享譽海內外。

城隍廟旅遊區是個常年人頭攢動的地方,因為這裡還是個著名的商業區。這裡有數棟小商品批發商城和綜合性商場,以及非常多的金店、珠寶店,更有眾多餐飲老字號,在這裡還可以購買到各種上海土特產。

老廟黃金銀樓又一間~晏海閣,大陸的黃金賣店真是太厲害啦!

我們入住的上海豫園萬麗酒店 Renaissance Shanghai Yu Garden Hotel,位置就在地鐵豫園站旁,交通便利。

酒店內富麗堂皇

行李託寄在飯店後,我們前往成隆行蟹王府午餐;

來到上海成隆行蟹王府,只見大門的對聯書: 「半邊爐裡蒸乾坤,一隻蟹中藏世界」。光是餐廳的名字「蟹王府」就可見其氣勢及高檔,是米其林一星蟹料理。

本店特色美食是蟹粉豆腐,蟹粉小籠包,上海小籠包,蟹宴,清蒸大閘蟹,蟹鬥,禿黃油撈飯,清炒蟹粉,蟹膏銀皮,熟醉六月黃,蟹粉泡飯,蟹柳蘆筍,上海蟹魚,糖醋小排,成隆行蟹王府名聲在外,是上海吃蟹最好地方之一。

店內裝潢別致,還特別供奉蟹王爺。

用餐中使用的餐巾及餐紙都是蟹王府專屬

Menu中有料理照片可供選擇參考


還好有K導這饕客在,我們就等著享用豪華蟹宴套餐啦!


成隆行蟹王府,地點好、環境好、服務好、口味好,拆蟹手法令人驚艷,實在厲害! 店員推薦吃蟹要配紅茶,所以點了一壺桂花紅茶香氣十足,服務員沏茶很專業,K導讚譽有佳。

點了一隻蟹,很小,烹煮前先送上來給我們看過。

首先是冷菜三品: 三道開胃菜是豬肉凍、涼拌木耳、醋海蜇。

簡單的形式與看似高級的盛器,主要是讓你先開開胃。

這裡的蟹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每道菜都有蟹原料。這碗麵應該是蟹黃麵,蟹黃麵也是滬杭美食料理,K導擔心W吃不飽先點來分享吧!

餐前暖胃湯

蟹肉黃悶翅~套餐裡的魚翅料理;蟹的精華、腿肉絲、蟹黃與魚翅勾芡,相當濃郁的蟹香,入口可說都是鮮味,吊足了口慾,欲罷不能……..

蟹黃油撈飯~蛋炒飯淋上蟹黃勾芡的佐料,有夠美味,讓我們驚艷。


清蒸大閘蟹(六月黃,K導說:雖然只有2兩半,但不沾手就是100分)

麻婆蟹粉河蝦仁

蟹黃油撈飯拌好後非常好吃,禿蟹膏蟹黃在一起,拌在飯裡味道非常美味,可以先吃原味的,後來再放一點點醋味道更加鮮美。

蟹粉小籠包很鮮,裡面有蟹肉,湯汁也很豐富,K導大推。

「蒸六月黃」這個季節特有大閘蟹,螃蟹再去殼換殼,蟹黃程油脂妝,非常好吃,服務生幫忙把大閘蟹先拆解好,吃起來更容易、味道更鮮美。

吃螃蟹能不沾手實在是很貴氣;我們澎湖人吃海鮮蝦蟹都大口大口品嚐,還真有點不習慣呢!

但螃蟹這份量實在是有夠少,還真有點捨不得吃喔…….

是時令蔬菜嗎?我都沒記下菜名,還好有K導支援…..

不知名的美味菜餚


蟹柳蘆筍~厚實飽滿的蟹腿肉與清爽的蘆筍快炒上桌,照片上就能看見誠意,數量不少的蟹腿肉與蘆筍的清脆口感帶來了既鮮又舒適的感覺。

這盤才是時令蔬菜

蟹粉豆腐也有附白飯

青菜應該沒有添加蟹粉啦!

甜點有杏仁湯

梅姐很愛的楊枝甘露

小孩出門每天都要吃冰淇淋

看這幾粒荔枝裝在盤上,聯想到我們好似過著楊貴妃的生活喔!!!

K導又加點1個蟹粉小籠包

成隆行蟹王府這大閘蟹專門店自設大型養殖場,確保貨源優質。店內供應的大閘蟹肉質鮮甜爽滑;蟹黃則入口清香,出油回味。其招牌菜醉蟹選用二兩大的大閘蟹,在蟹最後一次脫殼後用花雕酒醃製一個月而成;而雪花蟹鬥則以約三隻大閘蟹的純蟹肉製成,真材實料。

走出包廂,裝潢古香古色,傳統裝修風格,感覺好似在電影畫面中……


餐廳的裝潢靈感來自明清時期,紅燈籠、老木頭家具元素等營造出古樸韻味,在傳統民樂以及字畫的襯托下,有著濃厚的文化氛圍。聽說晚餐大廳裡還有民樂演奏,古箏、琵琶、二胡,絲竹之音悅耳,古色古香的氣息滿滿噹噹,房間也很有格調。邊吃邊聽,彷彿來到了舊時的茶館一樣,很有氛圍。

四人坐在寬敞的包間,精緻的服務,吃大閘蟹不沾手,K導很滿意,給予五星好評。

這裡的各式蟹類料理聞名滬上,設有專業的拆蟹員,料理手法多樣,是當地的品蟹聖地。這一餐所費不貲,顧不了荷包跟膽固醇,確實滿足了味覺跟視覺的美食饗宴。來到上海想找家厲害高級的大閘蟹餐廳,這裡會是很不錯的選擇,成隆行蟹王府(淮海店)上海市汾陽路1號。

享受過奢華午餐後離開蟹王府,先在附近逛逛;旁邊有間上音歌劇院。

上音歌劇院是上海音樂學院幾代人的期待與夢想,背靠上海音樂學院,坐落於最繁華的淮海中路,是上海市又一座文化新地標。

原來淮海中路在1915年到1943年之間名為霞飛路(法語:Avenue Joffre),當時是橫貫原上海法租界的一條主幹道。看到的舊建築物似乎很有特色。


上海音樂學院就在附近

回豫園萬麗酒店前順便探索魔都舊時的風光,舊建築物隨手拍。

到飯店拿行李後,走到豫園捷運站搭地鐵到虹橋車站;畢竟午餐吃得太奢華,然後就該省吃儉用!

從豫園站搭地鐵可直達到虹橋高鐵車站大約30幾分鐘,其實很方便。

虹橋火車站候車大廳居然還展示著新科技的電動車


虹橋高鐵車站悠閒的一隅


W從來上海那天就很想買無錫的水蜜桃給大家吃,所以很認真的看啦!

虹橋火車站候車大廳平時就有夠熱鬧,還真是無法想像過年過節時充滿返鄉遊子的盛況喔!


上海虹橋高鐵車站比杭州高鐵車站更壯觀喔!

上海虹橋站出發區共設有32個檢票口,編號A1-A30和B1-B30號,分別對應30個月台。其中B開頭的檢票口全部位於候車室南側,通過驗票閘機後設有樓梯和電扶梯通向月台;A開頭的檢票口位於候車室北側,除了樓梯和電扶梯外還設有一個升降電梯和一個轉乘閘機。

進站口都要先自助身份驗證機與安檢通道,我們不敢怠慢擔心找不到上車閘門進不了月台搭車;杭州,我們又來啦!~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