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樓觀道:最有政治眼光的道教派別 ---- 每日頭條
2025/05/20 12:15
瀏覽30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2022-02-12 由 勤志服知 發表于文化

《道德經》是在哪寫的?中國最早的道觀是哪一座?答案是樓觀。樓觀是如此重要,以樓觀為大本營的樓觀道在道教史上同樣占據重要地位。傳說樓觀為文始真人關尹子的故宅。文始真人原為函谷關的令守,很擅長望氣。有一天文始真人望見紫氣東來,知道有聖人將西出函谷,於是留心等候。沒幾天,老君果然乘青牛過關。文始真人請老君在樓觀寫下了五千妙諦真經,樓觀也就成了中國最早的道觀。傳說老子在樓觀寫下《道德經》之後,西出函谷,化身為佛。

不過從春秋以降,樓觀道的傳承一直不顯,直到南北朝時方嶄露頭角。到了唐朝時,樓觀道成為與上清派並顯的宗派。之所以有這樣大的發展,是因為樓觀道的高道們在修煉的同時,還具有特別高超的政治眼光。早在南北朝時,北周武帝果斷滅佛,招致強烈的反抗。為了顯得公平,北周武帝同時宣布滅道。不過他對道教實在是懷有好感,於是命令為樓觀道的十名高道特設道場修道,這一絲不絕如縷的火種,為後來樓觀道在隋唐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基礎。樓觀道發展轉折的關鍵人物是隋唐時的道士岐暉

岐暉有超乎常人的政治鑑別能力。隋末天下大亂初起之時,岐暉便判定李淵將是最終的獲勝者,因此一開始就給予了毫無保留的支持。古人認為君權神授,道士給予一方勢力的支持最核心就在於送上代表天命的「符命」。岐暉對李淵的支持遠不止於此,除了「符命」這種虛無縹緲的支持之外,他將樓觀的存糧獻給了李淵的軍隊。此外,岐暉還毫不掩飾自己的觀點,四處為李淵造勢,甚至將自己的名字改為「岐平定」,寓意李唐將平定天下。 在多方勢力角逐之時,明確支持一方是非常危險的。稍一不慎,輕則身死道消,重則整個道派覆滅。岐暉的行為,似乎不能用「賭博」兩字來輕率解釋。只能說岐暉具有足夠的政治智慧,在亂世中慧眼識英雄。 即使在和平年代,「不依國主,則法無所立」是一條永不過時的真理。

唐朝建國之後,樓觀道繼岐暉之後最著名的道士當屬尹文操。天下已定,樓觀道要獲得皇帝的青睞,必然要尋找新的途徑。這時尹文操充分利用了樓觀的地理和歷史優勢。 樓觀所在的終南山,離都城長安不遠。而唐王朝追認太上老君為李唐皇室的聖祖,樓觀又恰巧為老君撰寫《道德經》之所,尹文操充分利用了這一優勢。唐高宗儀鳳四年,皇帝李治率皇后武則天和皇子、公主等駕臨樓觀。這一大群人親眼看到太上老君騎白馬現身於樓觀。眾人大為感動,虔誠供奉。尹文操不失時機地編修《玄元皇帝聖紀》一部進獻高宗。毫無疑問,尹文操的這一通操作,必然再一次證明唐王朝得位的正當性。

在尹文操之後,樓觀道士李玄崱進行了類似的操作。這一次的主角是唐玄宗。唐玄宗聲稱夢見聖祖太上老君。老君在夢中對玄宗說,「我在城西南很久了,當和你在興慶相見,你可速速派人來接我。」興慶宮是唐玄宗做藩王時期的府邸,這番操作的政治目的不言自明。玄宗派出大臣去尋找。宮廷內使在樓觀的山谷間觀測到有紫雲,於是在這紫雲底下的區域進行挖掘,果然得到老君的玉像。經過這麼一番操作,樓觀道的社會地位進這步得到提高。 雖然樓觀道在唐朝得到蓬勃發展,但也有明顯的不足,這主要體現在樓觀道的原創性的理論和修煉方法不足。就是這麼一個致命的缺點,導致了樓觀到後來的衰敗。樓觀道的興盛,順大勢是最主要的原因。

樓觀道的發展,給了我們最有價值的啟示。那就是有時候選擇比努力重要;只有找准了正確的方向,努力和堅持才有價值。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