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淺談「樓觀派」的形成和發展 ---- 每日頭條
2025/05/20 12:06
瀏覽4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2017-08-14 由 道山不老 發表于文化

道教,中華民族的本土宗教,可是你又對它了解多少呢?通過電視劇的傳播,我們常常聽到的就是全真派,但是稍微懂點道學的人都知道道教還有正一派,區分的方式就是一個是禁止結婚,一個是可以結婚,簡單方便大家記憶,對於其中更詳細的區別,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關注我們,每天學點道教小知識,當一個學道小達人。

今天,小編和大家淺談一下「樓觀派」的形成和發展: 樓觀派是中國道教教派之一,開創人是東周時函谷關的關令尹喜。傳說尹喜在終南山修道,結草為樓,以觀星望氣,故名為樓觀。這裡是道教樓觀的發源地,因其說經台猶如竹海松林中浮起的方舟,常稱樓觀台。老子在此著《道德經》五千言,並在樓南高崗築台授經,又名說經台。 西晉時,關中道士梁諶來到樓觀,跟鄭法師學道,很有成就。後來,梁諶託言太上老君派尹喜的後代尹軌來樓觀,授其《樓觀先師傳》一冊和符籙論文一套,教他鍊氣隱形之法和水石還丹術。梁諶得道後,隱入終南山,後經他的弟子等幾代人的努力傳道,到北魏初,樓觀派初具規模。

樓觀派尊奉的經典主要是《道德經》,因為傳說此書是老子應尹喜之請而作,故為該派道士必修的經典。其次,因該派堅持老子化胡說,故老子化胡最鮮明的某些經書,如《老子化胡經》《老子西升經》《老子開天經》和《妙真經》等,皆為該派所重視,並廣泛傳播。老子「化胡成佛」教,老子本人因是太上老君的化身,所以在他創立佛教的過程中,又以釋迦摩尼的化身出現,正是學說認為,老子西行後,在印度創立了佛由於佛教在本質上是由中國人老子創建的,所以能在中國廣泛傳播。這個說法後來成為南北朝和唐朝道佛爭論的焦點。 其實這個答案《道德經》中就有論述,世間萬物都在道中運轉,因為道的無形,所以人們需要用一種交流方式去解讀它,「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不論什麼民族的任何宗教,都是信仰「大道」,都離不開「道」字,這就是為什麼其他宗教傳入中國之後,我們都要用「道」字來解讀它,最終出現了「修道院」、「得道成仙」、「修道成佛」等等。了解的人會發現,任何一個宗教,它的信仰本質都是「道」,明白了這個道理,也就不存在爭與不爭了。一切都是世人在互相爭執罷了,道就在那裡,從未改變過,只是稍微換了件衣服,人們就不認識了。

從北魏樓觀派興起之後,受到了太武帝的支持,重修樓觀,收藏經書,使樓觀派得到很大的發展。北魏末年,以終南山為中心,包括京城長安及華山在內的廣大區域內,修建了許多樓觀派的宮觀,培養了許多著名的道師,這些道師著書立說,向四方傳道,促進了樓觀派在各地的發展。 隋唐時,樓觀派道士用樓觀台的糧草支持李淵起兵,李淵稱帝後,對樓觀派特別青睞,為樓觀派撥款賜地,改建樓觀並賜名「宗聖宮」,並大力扶持其發展。後來,李淵還親臨樓觀祭祀老子,將老子奉為先祖,將道教地位排在佛教之前,令王公以下皆習《老子》,使樓觀成為全國道教的中心,樓觀派呈鼎盛狀態。直到元代時,併入了全真道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