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尹喜樓觀派簡介(上) ---- 每日頭條
2025/05/20 21:52
瀏覽6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2020-04-30 由 吳足道 發表
尹喜樓觀派簡稱尹喜派、樓觀派或文始派,為太上嫡傳道教宗派。樓觀在今陝西周至終南山腳下,地近長安,風景秀麗。樓觀派奉老子和尹喜為祖師,主要傳習三洞經典,道法博採眾家之長。
樓觀派的開創祖師為周代函谷關令尹喜。尹喜,字文公,號文始先生,又稱無上真人。周昭王時為函谷關令,先秦時圭阝縣(今天水市人),母魯氏,生喜。眼有日精,天日之表。少好墳(三皇之書)、索(八卦之書,書名)、素(《太公素 書》)、易(《易經》)之書。善天文秘緯。仰觀俯察,莫不洞澈。不行俗禮,隱德行仁。後因涉覽山水,於雍州終南山周至縣神就鄉聞仙里結草為樓,精思至道。因以其樓觀星望氣,故號其宅為樓觀。
尹喜是春秋時代與老聃齊名的道家關尹。關尹在道教中地位崇高,常配祀於老子側。《莊子·天下》將其與老聃並列,嘆為"古之博大真人哉"!關尹主張"在己無居,形物自著",做人要"其動若水,其靜若鏡,其應若響"。所以他"未嘗先人,而常隨人"。《呂氏春秋·不二篇》在論諸家學術特點時,稱"老聃貴柔"、"關令貴清"。高誘注云:"關尹,關正也,名喜,作《道書》九篇。"司馬遷為老子作傳,有曰:"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也記述尹喜得道經過:周康王時尹喜為巨大夫,後為東宮賓友,結草為樓,仰觀乾象。一日,觀見東方紫氣西邁天文顯瑞,知有聖人當度關而西邁,便叮囑下屬灑掃道路,焚點香火,恭候聖人到來。老子行至函谷關,尹喜聞訊,迎至家中,行弟子大禮,再三叩拜為師,拜求至道;老子因接喜玉曆三十五章及道德經五千言而去。喜欣爭持誦,奉行道成。尹真人得道成仙后,老君授他玉冊金文,號文始先生,證位為無上真人,玉清上相,為天府四相之一。賜紫芙蓉冠,飛青羽裙,丹得綠袖,交泰霓裳,羅紋目黃級,九色之節,居二十四天王之上,統領八萬仙士。元順帝至元三年(1266)加封文始尹真人,無上太初博文文始真君。
《樓觀先師傳》和《樓觀本記》亦稱:昔周康王聞尹先生有神仙大度之志,乃拜為大夫,並賜嘉名,因號此宅為樓觀焉。《樓觀本起傳》:"樓觀者,昔周康王大夫關令尹之故宅也。以結草為樓,觀星望氣,因以名樓觀。此宮觀所自始也。問道授經,此大教所由興也"。次昭王時,大夫遇老君,因遂得道。其次,穆王乃欽尚遺塵,為建祠修觀,以老子和尹喜為祖師。召幽逸之人,置為道士。自爾相承,於今不絕。
尹喜亦自著書九篇,號曰《關令子》。其中除《老子化胡經》以外,又有《玄妙內篇》《出塞記》《關令尹喜傳》《文始內傳》等許多有關老子和尹喜的傳記。在這些經、傳中,尹喜是老子化胡的隨行大弟子,成為老子化胡故事中最顯赫的人物。後有十二名周秦道士:尹軌、杜沖、彭宗、宋倫、馮長、姚坦、周亮、尹澄、王探、李翼、封衡、張皓(見《仙苑編珠》所引《樓觀傳》)。他們相繼住樓觀,續傳尹喜之道。
據其他有關資料核查,陝西周至縣樓觀,西晉時,道士鄭法師(履道)。繼之者有其弟子梁諶,活動於西晉,卒於東晉初。接著又有王嘉、孫徹、馬儉等,活動於東晉十六國時。截至東晉末,樓觀道士仍然很少,對社會影響甚微。到了北魏初時,樓觀派已初具規模。在北魏興起之後,曾受到北魏太武帝的支持,刻印經書、修建宮觀。至末年,以梁諶得道處為中心,至長安京城的廣大地區在內,幾乎都成為樓觀派的布道區。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