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 著名心理學家、暢銷書作家,曾任《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科學記者,二度獲普立茲獎提名,因新聞寫作成就榮獲美國心理協會終身成就獎,現居麻州。著有《EQ》、《綠色EQ》等重量級鉅作。Vic Ying
■書評 ---- Vic Ying :我們該如何找回失去的專注力?
在21世紀其實是一個生活步調很快的時代,在科技極速變動與不斷更新的多元化環境,我們得到科技進步所帶來的便利,卻又因為科技進步而產生新的問題,例如資訊爆炸所造成資訊焦慮,或者是因為選擇太多所造成的選擇困難症等等,我們慢慢失去了專注在一件事情上的能力。 「專注的力量」本書很簡單的說明為什麼我們會分心,但重要的並不是了解為何會分心,重要的是如何將專注變成一種習慣,讓我們從不好的感覺與情緒快速回到正常狀態,並且去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找到自己的目標與未來,進而專注自己,專注他人到專注全局。 針對本書,我會作以下介紹:
一.大腦的基本運作模式 二.造成分心的原因 三.專注力的基本訓練方法\
一.大腦的基本運作模式:大腦的系統一與系統二
平常時,都是由系統一運作,系統一主導我們一般的反應根據平常的習慣運作,假如遇上不熟悉的情況,系統一就會動員系統二,讓系統二來操作相關的行為。一般而言,系統一與系統二的工作分配非常有效率,他們能將大腦的工作量減到最低。不過,因為系統一「通常」都是都是正確的,所以有時候會出現思考上的謬誤,系統一也會自動規避困難的問題,而且無法關閉。就像是「慕勒 — 賴爾錯覺圖」中,就算你已經知道這兩條線段一樣長,你還是會一直看到一條線比另一條線長,可見系統一啟動後,有多難被關閉。了解系統一與系統二可以幫助你了解你目前是在用什麼系統在運作,讓你遇到一些思考謬誤與困難的問題時,使用系統二來解決,降低因為系統一的謬誤,所產生的錯誤決策。
二.為何會造成分心:感覺與情緒
假如有美女帥哥從你面前走過,或是有人不小心撞了你一下,耳邊傳來垃圾車的聲音。因為感覺所造成的各種心理訊號,會導致你本來應該要做的事情導致中斷。進而導致分心,但比起感覺引起的分心,更麻煩的是情緒上的混亂。例如親密關係破裂所帶來的打擊,或者是因為車禍所產生的恐懼,會持續入侵你的腦袋,而讓你生活節奏混亂。如何降低因為感覺或情緒所產生的分心,進而增加專注力,除了在讀書與工作前清除桌面雜物、戴上耳機減少因為感覺所產生的分心以外,可以使用冥想的方式,來幫助自己增加情緒的穩定度,讓你在需要專心的情況,增加你的專注力。
三.專注力的訓練方法-冥想
選擇一個不會被打擾的環境,坐在椅子上,雙手平放在大腿,慢慢地吸氣、吐氣,把注意力放在鼻子上,如果突然有一個想法鑽進你的腦子裡,沒有關係,再慢慢把注意力拉回來,而且不要責怪自己,因為分心本來就是我們的習慣。每天花十分鐘練習冥想(時間越長當然越好),每天的十分鐘就足夠你穩定一天的狀態;選擇寧靜的海邊、吵雜的咖啡廳皆可,專心的呼吸可以幫助你過濾外在的聲音,但請確保不會被手機或其他人中斷;冥想過程中分心了也沒有關係 ,因為這本來就是我們的預設模式,只要慢慢的再拉回呼吸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