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09 來源:道教知識
握固是道家養生修煉中常用的一種手印。 將大拇指扣在手心,指尖位於無名指(第四指) 根部,然後屈曲其餘四指,稍稍用力,將大拇指握牢,如攢握寶貝一般。為什麼是無名指根部呢?古人認為,此處正是肝魂關竅之所在,中醫學理論也提出 「肝主握」。我們看新生的小孩子肝經氣特別充足,小孩子出於自保,往往會本能地緊握拳頭以「固魂」。當人的生命結束的那一瞬間,卻是「肝魂盡失,撒手而去」。大拇指觸不到無名指指根的,可以放在中指指根處。握固的人不易受到外邪的傷害,可以如赤子,在修行的過程中回到自己的本源;還可以抵禦外來的邪氣,在冬天如果穿得少了,容易傷風的時候,用握固的方法,少說話,可以抵抗寒冷,防止寒邪入侵。握固還精補腦法就是根據道家握固原理設計的功法,常練對人有益無害。
一、握固還精式
經常修煉此功法不但能還精補腦,改善腦供氧不足症狀,如精神委靡、嗜睡等,而且對調整人體內分泌也有很好的作用。其練習方法如下。
01. 盤坐,持握固手印置於膝上,舌抵上齶,微微提肛,面含微笑,養氣3分鐘。
02. 用鼻把氣吸滿,直至胸腔肺葉打開,憋氣。用意念把氣從 「會陰穴」上移至「神闕」(肚臍),意想氣至肚臍內3寸。整個過程是憋氣的狀態,堅持9 秒或者18秒。如果還能繼續憋氣,就想像氣繞著神闕順時針轉1~3圈。
03. 能憋到18秒者,可繼續做第二階段「加先天罡氣」,在剛才憋氣的基礎上,用「噝字訣」(用嘴微微、短促地吸氣,發出「噝」字音,同時腹部呈放鬆狀態,發音時腹部鼓起。)再衝擊一下。此時,用力收小腹提肛。做不到不要勉強,練習過程中不要超過自己的極限,要循序漸進。
二、握固補腦式
使吸入清新之氣在頭部周流,有效達到還精補腦、使大腦立刻舒適清醒的目的。
01. 握固,把氣吸滿,使肺部充盈,頭部緩慢地後仰。後仰過程中,不斷地吸氣,後仰到極限。
02. 然後想像吸人的氣體從鼻部上行到頭頂,經百會穴流向後腦 (玉枕穴),再轉回—廠頜(承漿穴),回流到鼻腔,旋轉3 圈,最後注意這個過程中吸氣是不斷的,即使不能再吸了,也要意想著在吸氣,而不是在呼氣或者憋氣。每次練習最多不超過6遍,就能到頭頂(百會穴)不動。
03. 守住百會穴時,心裡默念3遍:「還精補腦,還精補腦,還精補腦」,然後再將頭部緩緩放平。 達到清醒頭腦的效果。握固有助於安魂定神,收攝精氣。握固所作用的人體系統是肝經系統和腎經系統。大補元氣。每天只做握固也可很好的補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