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經過那扇門,就會禁不住停下腳步,往裡內引頸探頭一望,但總是人滿為患,這似乎也不是一年兩年的光景了~ 本想先去辦點事,回頭再看看情況再做定奪,但總是事與願違,現今學乖了,只要一有機會,便直搗黃龍,先行步入而以靜待變。
前頭說得可不是週年慶,亦非限時大搶購,說的不過是吃上一碗麵罷了,再來上一碗牛肉湯。 說來好笑,想不到我在異地,也有了一種思念,辜且算是鄉愁吧? 自個不算是多愁善感之人,然而每每到上海,腦海中就燃起一個念頭:來去吃碗麻醬麵吧?
中國上海人的善於盤算乃眾所皆知,作為中國經濟窗口的上海人,可不全是大闊佬,天天吃大餐,經營盤算為必修心法。 之所以說他們善於盤算也體現在吃的當頭上,這可由市面不乏大小各家麵館,當可略知一二。
吳越人家 淮海中路
不說或許您沒注意,吃麵有個好處,便是飯即是菜,飯菜一體,一碗麵端上手就啥都不缺。 倘若有其他小盤? 不過是錦上添花,可有可無。 之所以這樣說是基於,一般人的生理滿足程度做為依據。 所以吃麵沒有一般南方米食的繁複,還要調煮多項菜餚加以佐食。 反觀吃麵花樣不多,頂多來個過橋。 若要節省開銷,又不想委屈自己的五臟廟,捨麵食外還有誰,哪一樁生意有如此划算?
江南一向不是麥子產區,更晃論上海,古來蘇州揚州為有權有勢之人的享樂天堂,這享樂文化由上而下,使的庶民對於一碗簡單的湯麵,也有其獨到與精緻。 而上海菜飲食文化源於蘇錫浙寧,麵食習慣傳也傳承於蘇錫,對於麵食的精緻要求自然不在話下。
如大多數人都知道,上海招牌麵以陽春麵為首,用豬油當主調,上撒著少許蔥花,曰:「青龍白虎麵」。 另一著名為大排麵,大排就是大里肌,作法類似蔥燒大排。 另味香齋以麻醬拌麵、冷麵著稱;小資與名流最愛泰和麵館(阿娘麵店) 以黃魚麵走紅、亦有咸菜、素雞等…….不過聽說無預警歇業了?
而蘇式麵館參與上海庶民飲食亦是頗有歷史,朱洪興,洪長興,滄浪亭,吳越人家(新蘇式),德興麵館(無錫)燜蹄麵,爆魚麵,燜肉麵….琳瑯滿目,族繁不及備載。 以上所說大都是上海老麵館,少則十來年,多則上百年。
所謂的鯽魚背 /滄浪亭 三蝦麵
愛吃麵來上海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原因不外乎麵食於蘇滬的精緻與多樣化。 無怪乎有一說法,言道日本國的拉麵,是源自於二戰期間滯留上海的日本人,受上海各式麵食的啟發,回到日本再創造的國民麵食,雖這說法我無從考究。
各大小麵館就以味香齋是最讓我念茲再茲,是一位老上海介紹的,算是上海人的私房麵館,鮮為觀光客所知曉真。 於我它可謂:聞香下馬來,一試成主顧。 其位於淮海中路上交於雁蕩路口,離吳越人家以及滄浪亭,皆約末五分鐘以內的腳程,要是想要吃麵又要麵變化口味,這個點可是方便得很。
味香齋門口不大,約十來個位子,佔地小,顯的有點擁擠,坐在裡邊,桌面僅容擺碗,想放個相機卻有些為難,用捉襟見肘,僅容旋馬來形容也不過份。 該店以麻醬麵堪稱一絕,
可那麻醬麵有什麼獨到之處?
味香齋 菜單價目
話說:南方麵重湯,北式麵重麵。 那味香齋就雙管齊下,一碗好麵那麵條要勁道,麵心偏硬,是一定必須,吃到最後一口也不會回軟。 麵碼兒以及麻醬沒有北京芝麻麵來的講就,既沒有芥末醬,也沒小黃瓜及水蘿蔔。 但有著是麻醬混許些花生醬,麻醬很濃稠,拌起來很費勁,醬內摻和著花椒味辣椒油相輔相成,這是不經麻的上海人少許例外。 再灑上台灣少見的細香蔥末,口味屬於上海人的習慣的微甜,麻醬香,花椒麻,辣椒辣,還有細香蔥的辛香適時提味,還是熱著吃,噴香撲鼻,即便是揮汗如雨,還是讓人百吃不膩。 口乾了,配上一口,有著濃郁薑黃味系的小牛清湯(似乎有孜然?)味覺再次清醒,再續一碗似乎是意料中的事情了~ 我掂量一下軟囊羞澀,想想還是作罷,畢竟”七分腹滿最味上”,下次相遇會更美吧?
客倌您瞧瞧,這麵說有多筋道就多有筋道!可別說我瞎矇您啦
小牛湯
自古大多佳餚美食多源於庶民飲食文化之中,這也是我經常尋覓於庶民而樂此不疲,而較少涉足觀光客青睞之處。然而即使簡單如麻醬麵這類街邊解饞粗食,往往都凝聚著幾輩人的心思琢磨,與有錢人家的玉盤珍饈,同樣做的別有情趣,畢竟庶民文化這才是食文化的根源。
想這多年數次踏過這廣大異鄉,雖無浪跡天涯,但總是會留下足跡,帶走生活的感悟,有著新的人生態度,在這裡,我卻不經意帶走這意外的鄉愁~
上海火車站 看到台灣製造公共電話 倍感親切
庚寅年 壬午月 庚寅日
- 6樓. Daju2010/06/21 11:21吃麵
麵放的整齊又漂亮我是一直很想吃那麼一碗面 - 5樓. 蘇鐵2010/06/17 13:05就是這個麵
就是這個麵,就是這個醬! (歡呼~~~)
洛杉磯雖然什麼都有,可是想吃到一碗"道地"的麵條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一碗麵七元,這算是貴還是便宜?
黃魚麵~~好吃.
素什巾麵是啥東東?
記得以前去大陸,不管是麵還是餃子,大餅都是論兩賣的,曾幾何時已"進化"成克了.
喵在招手,請光臨妖精打鐵舖
素什巾冷面= 素什錦冷麵
就不知七元是什麼幣值? 人民幣還可以,美金就貴了。
其實目前上海麵館,論兩賣得還是頗為普遍,一般麵條
是以三兩二兩的居大宗,論公克賣得還是算少數。
他們一市兩為50g,所以三兩為150g,換單位而已,重量沒變。
stec 於 2010/06/17 14:35回覆 - 4樓. JamieChao2010/06/14 00:48繁體字?
味香齋價格表上用繁體字,這在大陸尋常百姓上的館子還不多見哩!嗯~ 您不說我還沒發現,那個麵字就是繁體字的用法,
不過仔細看還是有混雜簡體字,一些強調傳統的老店也
是頗喜歡用些繁體字的。我總覺的稱呼為"古漢字"比較恰當。
stec 於 2010/06/14 18:55回覆 - 3樓. 馬丁諾2010/06/10 14:06麻醬麵灑蔥花?
自小就吃麻醬麵,吃到現在也沒聽說哪地方的,怎樣做法最為道地,看來麻醬麵是隨人喜好。
不過麻醬麵上灑蔥花倒是第一次見到。
- 2樓. scubagolfer2010/06/10 12:54麵條「碼」得整齊
滄浪亭那碗麵的麵條「碼」得整整齊齊、真好,江浙麵點就是這份細膩。台北鼎泰豐也如是 - 1樓. 狂想家2010/06/10 08:26
哈~ 可以啊~ 把行程改到上海就有的吃了~ ^^
stec 於 2010/06/10 13:39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