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義大利餐館眾多,但老友點名想嚐這家義大利境外第一家三星義菜,於是一夥人又到《Otto e Mezzo Bombana》午餐。本已懶得再述「X 訪」,但午間品嘗套餐(Degustation 8-1/2)菜色配得不錯、又「習慣性」地拍了照,就來簡單記錄一下吧。
麵包仍好,用的橄欖油、香醋繼續一流
炙鮪魚的醬汁是番茄、香橙濃汁,用了義大利菜之外少見的小茴香花(由於太細碎、也常被稱為小茴香花粉 fennel pollen)、又添了產自義大利(養殖)的 Calvisiu 魚子醬
對這裡的海鮮手工 Cavatelli 麵印象很好,果然又出現在品嘗菜單裡,這次沒加海膽,改搭配貝肉、雞油菌菇(黃菇、酒杯菇)
焗烤藍龍蝦不是北美的藍色小螯蝦,而是義大利常見的歐洲龍蝦;加了牛肝菌菇,醬汁是磨菇龍蝦味
羔羊排進口自美國科羅拉多州,在台沒遇過,黑橄欖羊肉汁、附朝鮮薊泥
甜點看起來像法式千層派 Millefeuille,在義大利館、就叫 Millefoglie 了,但不像有的義大利版中間再加一層海綿蛋糕。這一碟很豐盛,加了可可粉包覆的香草冰淇淋,再附新鮮及醃漬莓類
以上品嘗套餐連甜點照舊一共五道,還是高水準、吃得巧亦飽。再看看一桌人還點了些什麼其他菜:
熱天中午吃這一大碟有機沙拉很清爽
沒想到義大利菜名店竟不用 Prosciutto di Parma、San Daniele 火腿而主打西班牙貨,2010 的 Iberico de Bellota 陳(48 個月)火腿已經冠上了 Gran Reserva 頭銜,蜜瓜則還是義大利 Lorenzini 產品
吃火腿吃得興起,乾脆再切一碟西班牙伊比利可火腿(但不是 Gran Reserva 級數了),與酸度略高的白酒很配。一位朋友再接再厲、又來一碗火腿蜜瓜冷湯,義菜午餐頓時變成了西班牙風
Wine Note:來自北義的 2013 Terlan Winkl Sauvignon Terlano 酸度略高、礦石味明顯,清爽。紅酒先來 Piemond 的 2005 Giacomo Conterno Francia Barolo,接著換 2007 的 Casanova di Neri Brunello di Montalcino,葡萄品種從 Sauvignon Blanc 到 Nebbiolo、再到 Sangiovese,都是有道理、有所值的推薦
招牌海鮮扁麵還是豐富,鞋形(Scarpetta)對切的小卷、龍蝦段滿滿一碟
烤青甘魚配的是甜菜頭香橙汁,附櫛瓜、薯丁
澳洲和牛肩肉配的是典型紅酒汁與烤蔬菜
巧克力三重奏是溫巧克力瑪奇朵、巧克力塔及冰淇淋。以檸檬酒(Limoncello)做的舒芙蕾(Souffle)實在太引人,大家餐前就先點好了兩份
最後當然還有餐後的 Petit fours 小點
Otto e Mezzo Bombana 又一餐,水準依然高;沒因為生意好,忙著開(上海、澳門)分店、拉長了戰線而退步,仍是在香港想吃義大利菜時的安全上選。餐後照例跟次次見到的 Bombana 主廚聊幾句,主廚聽到在座竟有人吃過他一度掌廚的洛杉磯《Rex II》,瞪大了眼睛:"That was a long, long, long time ago..." 連三 long、大家都笑了。
2015 • 04(pictures taken by author, all rights reserved)
延伸閱讀
紐約 - 義式海鮮新風潮《Marea》
紐約 - Up-selling 功力深《Del Posto》
名古屋 -《Enoteca Pinchiorri》何日「星」才來?
香港 -「加冕」之後 《Otto e Mezzo Bombana》
香港 -「加冕」在即 《Otto e Mezzo Bombana》
酒後不開車 • 未成年不喝酒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樓. 意樵2015/04/08 20:13拿破崙派
中間加入蛋糕的是拿破崙派.
看你的圖片.是做法接近拿破崙派的千層派.
都是很好吃的點心.不甜不膩.
謝謝說明。不太喜吃甜食,卻從小愛吃「拿破崙」(當然是台版的),後來也吃了不少 Mille-feuille、都沒(海綿)蛋糕層,而有的 Millefoglie 則有,大概是看地域、也看店家吧。比較想吃鹹味的 Millefeuille,但在台還沒遇過 scubagolfer 於 2015/04/08 22:44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