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從隨波逐流、逆流而上、我命由我不由天、明心見性、減法的五種認知價值,簡述「罷免運動」乙案利弊。
2025/02/07 19:24
瀏覽1,084
迴響1
推薦15
引用0

從基督信仰論隨波逐流、逆流而上、我命由我不由天、明心見性、減法的五種認知價值,簡述「罷免運動」乙案利弊。

一、 最低層級認知:隨波逐流

  1. 核心特徵:思維受限,這一層級的人,人窮志短,認為這是命運無法改變。受到現實困境的束縛只關心眼前溫飽,缺乏長遠目標和進取心。
  2. 無法獨立判斷:此層級的選民通常不會主動參與政治討論或投票選擇,對大罷免案的支持與否多半取決於外部環境、媒體報導或他人意見。
  3. 情感驅動的選擇:選民的決策大多基於當下情緒或群體氛圍,對罷免案的支持與否可能僅僅是對某一位政治人物的不滿情緒的反應,並非基於對政策或政績的理性評價。
  4. 臺灣民主的負面影響:民主過程中的低理性和隨波逐流,可能使選民容易被操控或誤導,從而導致不理性決策,對選舉結果的穩定性和政策的深度討論產生負面影響。
  5. 民主運作的不穩定性:當選民的選擇缺乏深入思考時,民主機制可能被政黨和媒體利用,造成不穩定或情緒化的政治氛圍。

例子:某些人因為出身貧困,便認為自己沒有翻身的機會,甚至抗拒學習與成長,最終陷入惡性循環。

Ω 約翰福音 832節: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只有認識真理,我們才能擺脫被媒體、政黨操控的困境,做出獨立正確的判斷。

二、第二層級認知:逆流而上

  1. 核心特徵:積極尋求變革,這一層級的選民雖然處於積極奮鬥的狀態,但他們對政治事件的看法往往會受到自身利益、政黨立場或價值觀的強烈影響。在罷免案中,他們會基於不滿現狀的動機,積極支持罷免,推動政治變革。
  2. 具體表現:選民對執政黨或在野黨的某些政治人物不再只有抱怨,而是認為罷免是一種改變、糾正政治錯誤的手段。
  3. 臺灣民主的正面影響:選民積極參與政治,行使自己選舉和監督權利,對政治人物的行為和政策產生影響,從而加強了民主制度的監督機制。
  4. 臺灣民主的負面影響:若選民的支持基於情感驅動而非理性評估,可能會導致政治過程中的情緒化與對立,進而加劇政黨間的對抗和社會分裂,削弱民主的理性討論與合作精神。

例子:許多成功企業家年輕時家境貧寒,但憑藉堅定的信念與努力,最終實現財富自由,如王永慶等。

Ω 羅馬書 12:2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這提醒我們,基督徒不應該盲目跟隨群眾或社會風氣,而是要尋求神的真理,做出符合神旨意的選擇。就像積極參與政治變革的選民,他們不只是順從現狀,而是尋求更好的社會

三、 第三層級認知:我命由我不由天

  1. 核心特徵:這一層級的人,不再遵循社會既定的框架,而是相信自己能夠成為「超人」,打破傳統束縛,塑造自己的命運。
  2. 具體表現:不再盲目相信傳統價值觀,而是思考真正適合自己的道路。不甘平庸願意冒險、不受社會規則限制、嘗試顛覆性的選擇,相信個體意志力可以創造奇蹟。
  3. 認知特徵:此層級的選民不再將政治變革視為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深信自己有能力影響政治局勢,並且能夠理性分析每一場罷免運動的利弊。會深入探討罷免案的動機、目的及其後果。
  4. 臺灣民主的正面影響:理性選民的支持能促進民主的發展,通過對政治人物行為的細致監督,推動政府對民意的回應。這樣的認知層級有助於防止政治操弄和過度極端的行為。
  5. 臺灣民主的負面影響:如果過度強調自我掌控,可能會導致一部分選民對政黨鬥爭和政治操作有過高期望,從而忽略了民主過程中的合作精神與包容性,形成政治孤立。

例子1:尼采哲學中的「超人」概念,強者不被傳統道德束縛,而是創造屬於自己的價值觀。

例子2:企業家馬斯克,挑戰傳統汽車產業,打造電動車與太空探索產業,成為改變世界的超人。

四、第四層級認知:明心見性

  1. 核心特徵:這一層級的人開始尋求終極智慧,不再執著個人利益,而是追求「道」的境界,認為個體的生死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理解宇宙、人生的本質、意義。
  2. 認知特徵:選民深度思考與內省,不僅關心罷免行動是否能改變某個政治人物,還會從長遠角度考量此類政治運動對民主運作和國家發展的影響。他們理解政治變革需要智慧和全局觀,並對其可能引發的後果有深刻認識。
  3. 體制健全性:這些選民會關注罷免案是否符合民主基本原則,是否有助於民主體制的運作,關心是否能夠達到短期的政治目標。
  4. 臺灣民主的正面影響:選民的高度理性和智慧使得民主過程能夠避免過度情緒化或極端化,進一步促進理性辯論和多元意見的碰撞,對臺灣民主的發展和體制的健全有積極作用。
  5. 臺灣民主的負面影響:過於關注體制和長期效應可能會讓選民忽略當前的政治問題和選民的直接需求,從而形成與現實脫節的情況,甚至可能導致政治冷漠。

例子1孔子的「朝聞道,夕死可矣」。

例子2佛陀、老子,不執著個人得失,而是尋找宇宙與生命本質。

例子3蘇格拉底,即使面對死亡,仍然選擇堅守自己的哲學信念。

五、 第五層級認知:減法認知

  1. 核心認知:最終的智慧並非「增加」,而是「減少」。在獲得大量知識與經驗後,開始「減法」,只保留真正有價值的東西。
  2. 具體表現:

極簡主義思維,放下對外在的執著,如金錢、名利、地位,不再追求複雜,而是回歸簡單,專注於最核心的價值。

無為而治,去繁從簡的政治態度,不再刻意干預,而是順應自然規律,與世界和諧共處。

  1. 認知特徵:此層級選民對罷免行動的關注並不執著於具體的細節或爭鬥,反而強調的是政治的簡化、民主機制的純粹與高效。他們會考慮是否有必要讓政治過程變得更加精簡,不讓無意義的政黨鬥爭妨礙公共事務的正常運行。
  2. 關注民主與治理的核心:選民更加注重的是民主的基本運行,關心的是選舉和罷免制度是否健康,而非政黨之間的鬥爭。
  3. 臺灣民主的正面影響:這一層級的認知能夠幫助民主保持清晰、簡潔與高效,避免無謂的政治爭鬥,並集中力量解決實際的社會問題。
  4. 臺灣民主的負面影響:若過度強調極簡政治,可能會忽視政治多元性和民主的繁雜性,導致對政黨鬥爭和多元選擇的必要性缺乏認識,從而削弱政治討論的深度與多樣性。

例子1:老子《道德經》:「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例子2:喬布斯,蘋果的設計理念以「極簡」為核心。

當真正理解 「減法認知」,就能超越一切執著,達到真正的自由與解脫

認知比較:

認知層級

核心特徵

正面影響

負面影響

隨波逐流

被動接受外界影響,情緒驅動選擇。

迅速適應變化,順應潮流。

政治決策不理性,民主運作脆弱,可能受操控或誤導。

逆流而上

主動尋求變革,基於不滿現狀進行政治參與。

激發選民參與,民主監督強化。

政治過程情緒化,分裂加劇,可能產生極端行為與對立。

天命由我

以理性思考與自我負責為基礎,深度評估罷免行動。

理性選擇,促進民主健康發展,防止政治操弄。

若過度自信,可能忽視合作精神,導致政治孤立。

明心見性

深入思考政治與民主核心,理解長遠影響。

理性與智慧推動民主進步,強化多元討論與理性辯論。

可能過於理想化,與現實脫節,導致選民冷漠或疏離。

減法

強調簡化政治過程,關注民主機制的高效與純粹。

保持民主運作的高效與清晰,避免無意義的爭鬥。

可能忽視政治的多樣性與必要性,導致對現實政治問題的關注不足。

 結論–以基督教信仰角度歸結與反思

1.聖經鼓勵信徒參與社會治理,但以公義、憐憫和愛為核心。(彌迦書 68  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

在民主社會中,基督徒應避免「隨波逐流」的盲從,而是要如「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層級,理性思考政治議題,不被情緒操控,也不以個人利益為唯一標準。同時,基督教強調「愛鄰舍」與「和平使者」(馬太福音 59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這提醒我們避免極端對立,尋求社會的整合與和諧。

2.聖經教導我們要順服在上掌權者(羅馬書 131節至2節),但同時也鼓勵我們以真理與公義來監督權力,防止濫權與不義(以賽亞書 117  學習行善,尋求公平,解救受欺壓的。)。這與「明心見性」層級的理性思考、超越個人得失的精神相呼應。我們不該只關注政治鬥爭,而應該思考更長遠的社會影響與價值。

3.基督徒在政治參與上應該避免盲從與情緒化,而是透過禱告、聖經的智慧來做決策,並以公義影響社會,使民主發展更加成熟穩定。

最後,臺灣民主的發展與大罷免案的推動,不同層級的認知價值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多元民主體制的「理性」與「情感」、「合作」與「對立」的張力與平衡。隨著選民認知提升,願臺灣的民主逐漸走向更加成熟和穩定的方向

參考資料:

踏上大罷免艱難路 賴清德得正面迎戰 | 雲論 | ETtoday新聞雲

有誰推薦more
迴響(1) :
1樓. 府城古意廣衡藝術郭老師
2025/02/08 19:59
讚讚好好的!
讚啦感謝您與我都有欣賞 所以我也祝福您萬事如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