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鮮知先贏》哺乳類靠聽覺 躲過恐龍威脅…
2009/10/27 11:00
瀏覽828
迴響0
推薦4
引用0
哺乳類靠聽覺 躲過恐龍威脅 【20091026聯合報╱林沿瑜/輯譯】
,且和下顎分離,這讓哺乳類動物擁有所有生物中最敏銳的聽力 。 科學家在10月出刊分的「科學」Science 期刊中就指出,若非這敏銳的聽力,哺乳類動物很難在早期與恐龍共存。 一般人很難體會中耳與下顎分離的好處,不過如果人的耳朵和爬蟲類的蜥蜴一樣與下顎相連,那麼人不但無法邊吃東西邊講話,甚至無法邊吃東西邊聽人家講話。 這意味著,當所有的哺乳類動物都演化出了與下顎分離的中耳之後,牠注定成了生物界中聽力最敏銳的動物。 當然,不同哺乳類動物的聽力仍然有別,像蝙蝠、海豚可以偵測到壓力波pressure waves、超音波,大象和座頭鯨可以聽到數公里外同伴發出的低頻率聲波,這些都是人類做不到的。 科學家表示,在已知約5400種哺乳類中,每一種都有獨立於下顎的中耳,其中耳也都由三個聽小骨—錘骨、砧骨、鐙骨所組成。 聽小骨雖然都只有一個淡水珍珠般大小,但在演化中占有重大的意義,解釋了何以哺乳類動物擁有敏銳和多樣化的聽覺模式。 研究人員在期刊中指出,哺乳類動物的中耳是一項偉大的演化成果,以致於一旦演化成功後即無可替代,成為哺乳類的動物特徵。不過,科學家也在中國東北發現一個1.23億年前的哺乳類化石竟然有發育不全的中耳。 研究人員認為,這個哺乳類動物化石顯示出了該動物在聽覺功能上的退化。
但科學家也說,演化的過程總會再度發現哺乳類中耳特徵的優點,這種退化終究會在哺乳類動物身上消失,所以用不著擔心 。 資料來源/紐約時報 上文↑《鮮知先贏/哺乳類靠聽覺 躲過恐龍威脅》源自【20091026聯合報aa3新聞中的科學】 ![]() ![]() 遠離噪音、保護聽力 ●耳不要你管/猛清耳垢 耳朵挖出大毛病 ●聲音怎麼來/耳朵傳導聲音 聽覺要靠大腦 ●老年人聽障/再說大聲點 聽力退化影響社交 以下↓是書生我 |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