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炎熱的天氣,吃大魚大肉還真不如吃碗麵來的舒服!我是北京人生長在眷村,愛小吃麵,更加擅長做麵,燴麵、打滷麵、義大利麵.....各種麵食我都能讓一週不重樣,說起炸醬麵,第一印象想到的就是老北京的炸醬麵,說句實在話,在從小到大也沒少吃炸醬麵,去北京多次,在北京不管是作客或上餐館都沒少吃炸醬麵,但是總是感覺每家都有自己特別的味道,但還是覺得自己吃的炸醬麵好吃,索性就自己摸索了一下,沒想到做出來的炸醬麵深受家人和朋友的喜愛,這裡就給大家分享一下炸醬麵的家庭版做法!
生鮮的青蔬,在這道菜中,實在就是配角,真正的主角是這碗炸醬,黑黑的炸醬貌不驚人,炸醬其實也不難,是我們常備的一種麵食,炸醬時根本可以不用油,炸時用少許肥豬內會自然的分泌出油質,如果怕麻煩坊間販售的甜麵醬或不放醬直接加點醬油亦可替代。

炸醬麵如何選醬料
做炸醬麵的時候,咱們用到的主要食材無非有兩大類,肉類和醬類,炸醬麵好吃與否,與醬料的調製息息相關,有的朋友喜歡用豆瓣醬,有的朋友喜歡用甜麵醬,其實要想炸醬麵好吃,單純用一種醬料是不行的,建議大家用至少二種的組合醬料,這樣子做出來的炸醬才好吃!
炸醬麵我從小吃到大,爸、媽、老弟、我,都炸的一手好醬,但口味也不相同,炸醬的過程看似容易,但也是慢工出細活的,豬肉肥、瘦要分開切,切成肉丁,要油熱後先炒肥肉,逼出油質,再炒瘦肉,炒到肉丁變色,加入醬後在鍋裡用鍋鏟,不停的翻炒,而且鍋鏟要不停地緊貼鍋底翻炒,這個過程就是功夫,也就是火候,其實這些步驟我也知道,如何炸出醇香的炸醬,火候的掌握是個關鍵,最後才加入蔥、薑末,把醬香整個提上來,再翻炒幾下,起鍋,其實炒到醬、油分離也就行了,北京炸醬麵是吃其醬香,這個火候,除了言傳以外還要加上自己的會意。
食材:豆瓣醬、肥一點的梅花肉、甜麵醬、豆豉辣醬、蔥花、薑、香菜、八角。
菜碼:黃瓜絲,綠豆芽,胡蘿蔔絲,蛋皮絲,毛豆。
作法步驟:
一、準備原料:豆瓣醬,肥一點的梅花肉,甜麵醬。
二、準備配菜:蔥花、薑、八角,鍋中倒入適量的橄欖油,油溫微熱放入梅花肉,小火煸出油和香味。
三、煸出油後的五花肉變色,此時放入二顆八角,和薑炒香。

四、炒香後放入香菜葉,加入香菜的醬非常香,如果不習慣吃香菜,這步可以省略(香菜產量少難買我省略)。
五、放入需要量的豆瓣醬。

六、加入甜麵醬,使炸醬增加甜度,柔和豆瓣醬本身的鹹度。

七、喜歡吃辣的朋友,可以適當加一些辣椒醬增加複合味道。
八、所有醬都放好後,用鏟子炒勻,加入少許的清水,慢慢熬炸。
九、熬炸粘稠後,起、起鍋關火前放入蔥花,一點糖,和味精炒勻即可出鍋。

十、水開後,下入麵條。不要煮的過久,否則吃起來就會很沒口感,但一定要煮熟。

豐富的菜碼,黃瓜絲,胡蘿蔔絲,毛豆,綠豆芽,也可隨意加入萵筍絲,豆乾絲,白菜絲,韭菜、芹菜、蘿蔔、甜玉米粒、四季豆.....。

放上菜碼,淋上炸醬,撒上一點蒜醋....開吃;一樣不可少的黃瓜,單說黃瓜,一根黃瓜可切出黃瓜丁、黃瓜絲、黃瓜條(拿來蘸醬吃更有獨道的味道)、黃瓜段,別看這配菜的種類多,各取一點放在碗中,這就是吃的一個豐富,菜碼不能多過碗裡的麵,否則會搶了麵的風頭。菜碼只是個配角而已。

這個炸醬麵的麵,那一定是吃有勁道的手擀麵,有嚼勁,做炸醬麵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是只加肉類和醬料,但是也有加上幾片香豆乾,把豆乾切成小丁放進去,一塊煸炒,這樣子也能中和裡邊的油脂和鹹味,但這炸醬是南方口味的炸醬吃起來我比較不習慣。

麵條煮好之後,放在涼開水之中,過涼一下,這樣在吃炸醬麵的時候才不會感覺特別黏口,而且更加有食慾,最後,在煮好的麵條上邊放上一些菜碼佐料,然後澆上一大匙炸醬,攪拌均勻就可以開始享用了,我習慣配幾瓣大蒜,這樣吃醬香味兒濃郁特別好吃。

炸醬麵是家常的傳統特色麵食之一,去麵館吃上一碗炸醬麵,不一定合自己口味,與其去外餐館吃,不如學習一下炸醬麵的家庭版做法,關於炸醬麵的做法,網友還有什麼技巧呢?歡迎留言討論哦!

家常的簡單吃法,用豆瓣醬配點五花肉肉丁炒出來的醬配點黃瓜絲,加幾瓣大蒜,也是一種別有風味的家常炸醬麵,這個碗乾炸的技術要熟能生巧,醬配一麵不鹹不淡剛剛好,這絕對是一種經驗,俺吃麵條的習慣仍然保留著,吃完那就二個字「舒服」現如今醬的品種越來越豐富,製作的過程也會隨著不同的口味和不同的醬來改進製作的過程,今天分享北京炸醬麵的作法,就是用不同的醬,相同的手法製作味道絕對豐富有滋味的炸醬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