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深圳我是維持晨運習慣的,更喜歡在綠意中尋找生活鬆弛感的綠地公園,
在無意間發現蛇口文體公園,而且剛完成開放使用,這絕對是我不可錯過在深圳晨運的寶地,
這裡不僅是南山區首個大型綜合文體公園,以「開放、活力、生態」為核心,
將競技運動、文化體驗、社區休閒完美融合,成為在家門口」的高顏值生活休閑空間,
從奧運級游泳館到智能健身步道,到廣場附設的咖啡屋再到屋頂花園的落日景,
這裡能滿足在深圳旅遊對健康生活的所有想像!
蛇口文體公園的建築設計,以「多重地面」理念打破傳統體場館的封閉感,將公園景觀與建築空間無縫銜接,在運動、休閑時仿佛置身一座立體園林中。
蛇口首個大型綜合文體設施,服務周邊的居民,填補區域空白也緩解公共空間不足問題,這樣的規劃是一座大都市的成熟表現讓我羨慕。
建築設計有特色,利用多重空間理念,建築採用層疊的多重設計,模糊室內外界限,將城市與公園的公共空間延伸至建築內部,形成多層次的立體活動區域。
通過不同標高的平臺和連廊,串聯起運動、文化、休閒功能,使建築在高層林立的蛇口以完全開放的姿態呈現。
體現建築美學,功能分區的運動和休閒佈局, 建築三層按結構分佈,分別承載運動、文化、運動功能,地下室設有停車場、跆拳道館、壁球館,地上一層爲游泳館有奧運冠軍王柳懿、王芊懿加持的特色館、衝浪館;地上二層有舞蹈中心、圖書館、書畫空間;地上三層則是劇場、多功能體育館。
*休閒的健身步道有衝浪模擬池、滑板區,兒童友好的跑棧道、攀爬設施及親子活動區。
景觀設計自然與社區的共生,蜿蜒步道與草地,公園以起伏的草地、蜿蜒步道和遮蔽廣場構成,溫柔近人的社區場景,滿足散步、晨運、親子活動等需求。
蛇口文體公園,光影與綠意的視覺盛宴,攝影愛好者的寶藏打卡地!
如果你是一名攝影愛好者,或是喜歡用鏡頭記錄城市之美的探索者,深圳蛇口文體公園絕對是你不可錯過的創作天堂!
這裡不僅是一座運動場館,更是一座光影與自然交織的藝術品,從建築切割陽光的詩意線條,到綠意盎然的生態景觀,每一個角落都藏著令人驚豔的畫面。
無論是晨光微露時的溫柔剪影,還是夜幕降臨後的璀璨燈光,這裡都能讓你按下快門的手停不下來!
拍攝亮點,以草坪為前景,建築幾何線條為背景,可輕鬆拍攝出清新風格人像。
綠意與建築的共生:四季皆景的生態畫卷,公園綠地與建築的融合設計,不僅為市民提供休閒空間,更打造出移步換景的立體畫框,讓攝影愛好者隨手一拍就是大片!
在屋頂固定手機,拍攝全景,搭配四週建築更添美感。
俯拍視角,登上高層,用長焦鏡頭俯拍花園全景,晨間的暖色調光線與綠地碰撞,畫面層次豐富。
花園如綠洲的景觀特色,廣場美的像光影森林的景觀特色,廣場兩側種植竹林與喬木,陽光透過枝葉灑在透水混凝土路面上,形成斑駁樹影。
籃球場上的燈光美,更是設計特色,建築鋼構與功能性結合,充滿陽剛感。
挑簷與格柵的設計特色=, 建築外立面的遮陽挑簷和金屬格柵,隨著太陽角度變化,在地面投下規律的光影線條,形成天然的幾何圖案。
立體綠化的走廊花園,建築屋頂和陽台設計融入綠化景觀,緩和周邊高密度住宅形成視覺衝突。
玻璃幕牆有如天空之鏡的設計特色,建築局部採用高透玻璃幕牆,晴天時反射藍天白雲,雨天則映出水墨般的氤氳天色,形成虛實交錯的鏡面效果。
奧運級場館的游泳館由花式游泳奧運冠軍參與設計,配備專業訓練設施,同時面向公眾開放。
拍攝採低機位構圖,貼近地面拍攝樹影與行人腳步,突出縱深感和自然紋理,如在深秋時落葉鋪滿路面,搭配暖陽可拍出油畫質感。
蜿蜒步道的綠意長廊,跑道穿行於起伏草地與灌木叢中,步道兩側設置休憩涼亭,框景式設計如天然取景器,利用跑道曲線引導視線至遠處建築,增強畫面縱深感。
24小時開放空,部分區域全天候開放,成為居民日常社交與休閒的理想場所。
傳統與現代的融合,建築外觀借鑒傳統樓閣的輕盈姿態,結合現代的簡潔框架,通過坡屋頂、懸挑平臺與景觀路徑的配合,形成移步異景的園林式體驗,賦予現代建築地域文化屬性。
種植耐旱植物,四季色彩變幻,春日粉黛草搖曳,秋日狼尾草金黃,冬季綠植依舊蒼翠。
開放後迅速成為熱門打卡地,市民讚譽其高顏值、多功能,尤其是智慧設施與生態設計備受青睞。
蛇口文體公園所在的地區本身就是一個出片率極高的潮流地標,
晨運結束後順路打卡,無論你是追求極致構圖的專業攝影師,
還是用手機記錄生活的日常玩家,
這裡的光影變幻與綠意交織都能滿足你的創作欲,
更重要的是,按下快門的那一刻,你不僅定格了建築與自然的美,
更留住了這座城市的活力與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