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空氣帶有一點點冬天的寒冷,還留有一點點夏日的暑熱。這個時節泥土像詩,雲霧如畫。風中充滿了懷念的味道,透著淡淡的憂鬱氣息,落葉如雨容易令人感傷,多愁善感了!
上班的途中田園又少了幾個區塊,田地裡被填滿了事業廢棄物,髒亂的景象令人厭惡!我知道這塊田地死掉了,再過不久這裡又將蓋起新住宅,日後將寸草不生,泥土將被水泥、柏油永遠的覆蓋,直到天荒地老。
看著一棟棟的洋房華廈拔地而起,內心的感觸越來越深,對於田野自然的渴望也越來越強烈。想起以前住屋旁的芒果園和竹林,那時住家後方還有一個小土坵,約莫二層樓那麼高,佈滿了野生的植物。記得!那時夏日的夜晚不需冷氣電扇,只需將窗戶打開便非常涼爽,夜裡還需要蓋被子才不會著涼。
其實每到秋天這個季節,身體總是不適,眼睛也總是紅紅的,(過敏體質)無解 ?醫生是這麼講的。也只有在非常難過的時候才會去看醫生拿藥吃,然而長久以來一直如此也就習慣了,隨著住家周遭的綠林一一消失,空氣品質明顯變差了,呼吸道也愈加敏感,身體不適更加劇烈了!
清晨空氣缺少了自然的清新,多了些許的油煙味,公園裡幾棵樹木無法遮掩太陽毒辣的光束,上班所經過的路途中,原來的田地幾乎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的透天別墅,千萬元起跳的小別墅!一旁的空地隆起一塊小土坵,正中央豎起一支紅木樁,上面寫著什麼?沙漠預定地「此區生物請另尋棲息地,數日後將寸草不生…這塊土地將死!」。
農人為了金錢一一將土地出售,以換取較高級的物質享受,以目前的價值觀來衡量,是必然的。常想,我若有一塊價值千萬的土地,我能夠經得起金錢的誘惑?我不知道!鄉村變繁榮了,生活更便利了,人生短短的數十年,誰也沒空管千百年以後的事,不是嗎?
只是很感傷,泥土地一塊、一塊的消失,對於生活在當下的我們來講,真的有感覺,幾年前住處旁還是一片綠油油的果子林的時候,清晨的空氣中充滿綠葉的芬芳,帶有淡淡泥土的清香,如今清晨的空氣雖然清新,缺少了綠葉的味道,卻多了些煙硝味,是昨夜疾駛車輛留下的味道,還有冷氣整晚運轉所排放的氣味。偶爾,空氣中充滿二手煙的味道!令人作嘔。
失去的自然會不會令人遺憾!我想如今多數人並不在意,也許不懂,也許認為事不關已,無論好與壞,只要是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你我及所有生命必須一起承擔,我們如今所做的一切,便利與享受…!
很懷念清晨綠葉的芬芳,偶然抓起一把泥土試圖找回昔日的清香。不一樣了!泥土的味道不一樣了。缺少了生命遺留下的足跡,泥土不再是泥土的味道的,消失的味道如何能找回?只有到真正偏僻的鄉野及未經人力開發的山林綠洲才能尋,找到泥土真正的味道,尋回空氣中綠葉的芬芳。
秋天!這感受更加深刻。
- 9樓. 獨孤無劍2015/01/04 21:32同感
這一篇文章娓娓道來,細細讀著,一遍一遍又再一遍,終於垂下頭,合上眼,緊抿著嘴,沉默不語。
寧靜的世界中,依稀聽著有樹林的哭泣,有泥土的哀思,有空氣的呼喚,有微風的低喃,細閱著您用無比沉重的用心,刻劃這每一字每一句又每一段的諍言,好似也為許多獻身投入拯救地球使命者,傾訴著過往草根環保運動的歷程,再次重讀了地球傷痕的故事。
謝謝您。 - 8樓. 台灣人何時才不再幻想包青天2014/10/30 10:05看到田裡被填滿了事業廢棄物該去舉發而不是上媒體當作耍文青的材料。????!!!! 孟生明 於 2014/10/30 22:35回覆
- 7樓. 一畝桑田2014/10/30 09:57泥土的味道
泥土的味道何其芳香,
都市水泥叢林就是缺少泥土味道,
人為破壞無所不在。
- 6樓. Norma2014/10/30 02:14不知道我國是否有些地是受到法令和住民守護的?國外的一些地即便有豐富的能源也不能被財團開發,因為第是屬於印第安原住民的,只要他們堅持拒絕,法律不能改變時,很多地就能被保存下來
- 5樓. 烏拉瑰本尊在此2014/10/27 07:46
這篇文章,讓人無奈。
官商勾結圖利,沒有法律的保障,百姓只能感嘆,看著下沉,殺雞取卵,對不起後代。
- 4樓. cundiff2014/10/23 22:03
回不去的鄉野田園景觀,逐漸惡化的空氣品質。
到底生活便利了是進步還是惡化?確實值得省思。
- 3樓. 獠次郎(劉自仁)2014/10/22 22:41
我記憶中秋天的味道,是秋收後燒稻梗的煙味,
但如今,秋天除了平常道路上廢氣外,還多了更多的塵霾,
秋天,已再也回不去了....
- 2樓. Leafy2014/10/20 20:30``
為了追求夢想中的田園生活
我們也只能放棄城市
往郊區去尋
沒想到郊區也是一棟樓蓋的比一棟高
人們為什麼入此喜愛水泥叢林勝過真的叢林
讓人費解?
- 1樓. WWS2014/10/20 11:20
搬至新居僅僅五年
買屋時貪圖的遠山完全被各式超高摩天樓阻斷
101夜景也在三年間被洋灰水泥遮蔽
喔~~台灣不要再蓋超高大樓了
都市規劃不只是路面 還該包括天空視線 訂出天際線
當然這些法令是緣木求魚
但, 看看京都就在一群保育人士怒吼下強烈抵制超高觀光飯店興建有了成效
謝謝好文分享 深有感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