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1/15 13:22
˙後期(真心)阿賴耶識 前期阿賴耶識是妄心唯識論,認為人要去除阿賴耶識的兩個妄性才能恢復到純淨阿賴耶識的圓成實性,但後期受到如來藏清淨本性——佛性思想影響,轉而強調阿賴耶識原本自性清淨,所以人人都可以...
瀏覽:98迴響:0推薦:9 - 2025/11/11 09:43
˙前期(妄心)阿賴耶識 就印度佛教哲學發展史來說,唯識論是兩大主流之一,另一個是中觀學派,如來藏只是思想。簡單來說,前期的唯識論將六識推到第七識(末那耶識,自我意識),進而推到第八識(阿賴耶識)的存在...
瀏覽:303迴響:0推薦:16 - 2025/11/06 16:48
《易林:易經占卦標準範本(附10分鐘學會易經4096條占法)》 博客來 至11月8日 66折!目前售畢緊急進貨中! 花10分鐘學會4096條易經卦法,即可翻書查辭,優游易占世界! 網購網址 htt...
瀏覽:241迴響:0推薦:13 - 2025/11/04 10:49
˙阿賴耶識、如來藏概說 「心」提供了後來創造阿賴耶識和如來藏的學說基礎,《華嚴經》:「如是甚深阿賴耶識行相微細究竟邊際。」「行相微細究竟邊際」便頗有「一味蘊」細微意識之意涵。關於識藏學說試說明如下。 ...
瀏覽:243迴響:0推薦:8 - 2025/10/29 17:24
很多人應該都非常想知道我和宇宙是怎麼來的?如果推給上帝或梵天是最簡單的,但佛教否認有一位造物主。如果推給自然法則也很方便,法爾如是嘛,但自然是唯物的,而宗教當然就在它對立的唯心面。佛陀在世時並不談這些...
瀏覽:181迴響:0推薦:7 - 2025/10/19 16:21
◎受想行識基本定義 受想行識是指一系列「神經/精神活動」(註一),佛陀並未明說,如果沒有一個真我,那是誰在完成這個活動?後世認為意根或心或阿賴耶識是進行認知的主體。 1、依阿含原意,受想行識是以六根完...
瀏覽:298迴響:0推薦:7 - 2025/10/13 16:35
在基礎佛學定義上,何謂「色受想行識」也是比較眾說紛歧的,它們在阿含裡重複出現,稱之五(受)陰,因為五陰是當時印度常用的分析法,所以佛陀並未對它們有清楚的解釋,因而造成後世說法紛歧。 ◎現代科學的說法 ...
瀏覽:215迴響:0推薦:5 - 2025/09/27 14:30
目前一般將「意根」解釋為「產生意念的器官」,但如前文所言,這樣嚴重忽略「意根是接受法塵的器官」之基本定義,而且如此一來,又等同認為意根是對「色」產生「受想行識」的器官,似有不通。 •佛陀未明說「誰」產...
瀏覽:302迴響:0推薦:5 - 2025/09/21 18:14
般若經是指一個經系,而非一本經,其中又以《金剛經》、《心經》最為人所熟知、念誦,而且大部分人也當將其當成是講空的經,不過事實可能並非如此。 ●般若的空指現象界 首先,空者,並非甚麼都沒有,在佛陀時代是...
瀏覽:295迴響:0推薦:7 - 2025/09/17 09:19
二)有義傾向 大乘佛教都否認現象為有,但除中觀外,都承認實相為有。所謂「有」,非指有一個實體、實地、實界,而是指有一個實在的根本性質(本性,如來藏),或根本意識(唯識,阿賴耶識),或心(唯心,本心)。...
瀏覽:294迴響:0推薦: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