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民無信不立
2025/04/05 22:12
瀏覽329
迴響0
推薦8
引用0
民無信不立

        「民無信不立」出自《論語》〈顏淵篇〉。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信」在整部《論語》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除前述一段話之外,在〈子路篇〉也有一段話。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意思就是:子張問為人處世之道,孔子說:「說話真誠守信,做事厚道謹慎,即使到了落後野蠻的國家也能行得通;如果說話不真誠守信,做事不厚道謹慎,即使在本鄉本地,難道能行得通嗎?」從這兩段話,說明孔子教育學生,無論為政或處世,「誠信」最為重要。

        美國開國元勳富蘭克林說:「誠實是最好的政策。」(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所以,「誠信」可謂為普世價值。可嘆,台灣自從普選總統以來,檯面上的政治人物為了騙取選票,講話不算話、不守誠信、雙重標準的例子,多如牛毛。其中,跟大家生活密切相關的,莫過於蔡英文首次競選總統所說的:「台灣不缺電,而且十年內不漲電價。」蔡政府上任之後,大停電就有四次(註一),小停電不計其數;近四年來,即使用預算撥補台電三千億,電價也漲了五次(註二),這就是天大的騙術,也是「誠信」最負面的例證。

        為了進行「大罷免」,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還比去年多,行政院各部會卻以各種騙術欺瞞民眾。為政者重在講「誠信」,欺騙也許可以一時得逞,一旦民眾深受其害之後,最終必然會自食惡果,大家拭目以待!


註一:參見【維基百科台灣大停電列表】

註二:參見https://udn.com/news/story/7238/8629131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檔案分享
自訂分類:不分類
下一則: 五根手指頭的啟示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