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與鑒
2014/03/04 19:51
瀏覽96,470
迴響1
推薦5
引用1
鑑與鑒new
授課時,有同學提問,他寫「請 鑑核」,被長官改成「請 鑒核」,究意「鑑」與「鑒」有何差別?答以:「鑒」是「鑑」的異體字,如同「羣」是「群」的異體字一樣,兩字相通(註一)!
鑑(鑒),形聲字,從金、監聲,本作盛水的大盆。由於水清可以照影,引申為觀察、警戒、區别、請看……等意,例如:鑑賞、鑑戒、鑑別、台鑒……等。「鑑」又與「鏡」音義相近,《廣雅》:「鑑謂之鏡。」唐太宗名言:「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鏡,即引為鑑戒之意。
在職時,看到有人寫「鑑」字時,不會改為「鑒」字;同理,看到有人寫「鑒」字時,也不會改為「鑑」字。但自己製作公文時,還是有所區別。凡作為「期望語」及「提稱語」時,都用「鑒」字,如:鑒核、鑒察、勛鑒、道鑒……等;其餘都用「鑑」字,如:鑑定、鑑於、評鑑、引以為鑑……等。或問:有何根據?本人僅能答以「習慣使然」而已!
曾經看到有人姓「鑑」,也有人的名字有「鑑」字,就如同有人名字有「群」、「峰」、「略」等字時,本人都會詢問是否要寫成「羣」、「峯」、「畧」等字,畢竟人家的姓名,還是要尊重別人的習慣為宜(註二)。
翻閱某訓練機關教材,在期望語-「請 鑒核」的備註中,還特別註明「『鑒』字不可寫成『鑑』」字,個人以為:有些矯枉過正!
註一:參見http://www.zdic.net/z/26/js/9451.htm
註二:以前有位黨國大老張羣,就不同意人家寫成「群」;本人有位同事,名叫「群生」,就不寫成「羣生」。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迴響(1) :
- 1樓. 小魚兒2020/09/16 17:12
鑒、鑑是異體字,二字意思相同、形體有異。因為「鑒」的字體結構是上下組成的,所以在表示尊敬、下對上,用「請鑒核」、「道鑒」。沒有需要表現出下對上、尊敬,就用「鑑」。
(m98350012@gmail.com)你的看法與本文意見一致。鑑與鑒,確實無須分辨用法,視書寫者的習慣,比較重要。 夏老師 於 2020/09/16 21:17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