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不喜歡能力分班!
2010/09/07 17:47
瀏覽1,899
迴響8
推薦30
引用0

彰化縣陽明國中在這個學年度,因為新校長拒絕家長依照考試成績能力分班的關說,結果有一百八十多位家長拒絕讓孩子報到,而轉往私立學校,而再次引發能力分班與常態編班的爭論,特別是因材施教、有教無類,與成績歧視、好學生定義太過狹隘的點上。

說真的,我個人實在很不喜歡中小學搞這種能力分班,特別是在公立學校,支持能力分班者講了很多能力分班的理想,如因材施教、老師教學方便、程度不同者編在同班很麻煩,或者我覺得很像念書定力不夠的藉口,也就是壞學生讓好學生無法好好念書,有的還認為能力分班應該跟所謂的放牛班被歧視的問題分開談,這個論調我覺得更扯。

說能力分班有助於因材施教、方便教學、避免智愚者同班的課堂困擾等,我都同意,可是說因為旁邊有壞學生影響因此自己也會念不好書、也會被帶壞,我覺得就很像是自己定力不夠的藉口。在我讀國中的時候,班上也有幾個常常會影響班上秩序、念書風氣的同學,不過那些成績好的同學也沒有受到這些所謂壞學生的影響,成績照樣在班上前幾名。

雖說這只是個案,不過我認為念書念得好不好,周圍環境固然重要,可是自己的意志力,以及肯不肯靜下心來念書更重要,常態編班會讓優秀學生變少的說法,我覺得是過度放大環境對個人學業表現的影響,而過度縮小個人因素的影響。總之,我認為縱使是在某些家長認為環境條件不好的常態編班之班級裡,也一樣會有成績好的學生存在。

再說能力分班跟放牛班的歧視問題,儘管在理想上不應該扯在一起,可是台灣社會的現實,就是能力分班制度底下,程度差的班級常常受到學校老師、同學乃至外界的歧視,而有放牛班的形容,而這方面的歧視,其實跟學校、科系的歧視蠻類似的,因為這三者目前主要都是按考試成績來做分類依據的,因此放牛班的歧視,也可說是對成績差者的歧視。

所以,我本身不喜歡中小學搞能力分班,主因也就跟其他反對能力分班者一樣,都是因為不喜歡把智育成績作為評定個人能力的唯一標準,然後去歧視被評定為較差、較低的群體。雖然常態編班也有成績歧視的現象,可是對放牛班的歧視較前者鮮明、強烈得多。


我的噗浪帳號:「天蠍浪子的咖啡杯-噗浪分站」,按此加入我吧

茱莉亞音樂學院第一位華人中提琴博士:趙怡雯的藝享世界

如白居易之詩的法律介紹:《圖解行政法:國家考試的第一本書》

白話之語,發掘生活中的經濟學原理:《庶民經濟學》

生活變化的體認:《學會貧窮:失語稚女單爸網誌》

以物擬人之筆法,探查人心之深處:《尋找幸福的藍眼睛》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教育文化
自訂分類:社會輪廓
迴響(8) :
8樓. 窗外
2010/09/08 18:51
我是放牛班
唉,以前國小的好同學升上國中就去升學班了,之間的友情也就漸行漸遠了。
人格發展階段也就分成「勤奮」「卑賤」的落差了……
也許教育只是維持階級複製的制度而已……。
階級文化的再生產 天蠍浪子2010/09/09 09:53回覆
7樓. 路過
2010/09/08 15:59
資源分配問題

覺得是資源分配問題
比方說:單以智育:
若能力較弱的要上課8小時,
中等七小時,
好的只要六小時,

或是學校評鍵
著重中等以下的升學狀況
公立學校(尤其中小學),本來就要以把孩子帶上來為目標,
假定入學時,評鍵有1/3程度較不好,
畢業時這1/3的孩子的狀況為最大評鑑分數

或是經費補助
資優為1
中等為1.2
再來1.5.....
類似這樣
(學校的資源班也都有不同經費補助)

政府學校有義務把孩子程度拉上來,
而社經地位較好的家長,自行去找更好的資源
會不會較符合社會公義ㄋ

資源分配問題發生之前,可能還有社會心理的因素。 天蠍浪子2010/09/09 09:49回覆
6樓. 蘇信
2010/09/08 07:54
留級制是教師手上最後的一個武器!

留級制是教師手上最後的一個武器!

不只可以將學生的智育分級,最主要的是還可以分級『德育』!

天蠍浪子2010/09/09 09:52回覆
5樓. 喜歡能力分班
2010/09/08 02:57
喜歡能力分班﹐不喜歡老師態度分班

其實

小學六個年級﹐國中三個年級﹐高中三個年級

本身就有能力分級的功能

只要嚴格實施留級﹐就自然分班了﹐學不好的﹐也有機會學好

記得我念高中的時候,好像還有留級制。 天蠍浪子2010/09/09 09:52回覆
4樓. 蘇信
2010/09/07 20:32
沒牙的!已經都資優班了‥‥

沒牙的!已經都資優班了‥‥

還分個鳥班!

不見得吧? 天蠍浪子2010/09/09 09:51回覆
3樓. 羅伯特亞當斯
2010/09/07 20:13
台大沒有能力分班
同門科目,台大都沒有能力分班,照樣可以作育英才,
其他各級學校,教師心態與職能還是影響教學的關鍵吧!


可是有能力分系、能力分所...... 天蠍浪子2010/09/09 09:51回覆
2樓.
2010/09/07 19:00
我覺得還是資源分配的問題

其實

如果教過書,都知道常態分班其實是殘害學生

因為老師不知道怎麼教,就只好照本宣科

結果是不論是智、美、育都無法發揮

大家通通都要下課後到補習班報到

(最近的補教人生戲劇,如果沒有這麼多人補習,還有那麼多戲唱嗎?)

然而現今社會下確不得不然

因為能力分班資源會分配不均

假如在能力分班下所謂不用功或其實努力念書也無法有效果的同學

其所得到的教育資源不會比所謂的升學班小

以現在家長的智慧,我相信會有更多人支持

資源分配問題發生之前,可能還有社會心理的因素。 天蠍浪子2010/09/09 09:49回覆
1樓. 蘇信
2010/09/07 17:54
能力分班並不是壞事!

能力分班並不是壞事!

人本來就有上智下愚,

他不適合讀書並不代表他質錈的事情作不好,

能力分班在台灣被說成這樣,其實是教師的錯!

因為他們放棄了『不會讀書的小孩』!

而這些小孩或許是其他行業的狀元!

PS:台灣實施九年教育太過匆促,

有很多不適任的人就此佔住『教師』這個位置,

許多年後也讓台灣吃足了惡果!

如果去除掉成績歧視這點,我就會考慮支持能力分班。 天蠍浪子2010/09/09 09:50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