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從掀起在野黨區域立法委員大罷免潮開始,賴清德、曹興誠、八炯、閩南狼及民主進步黨,還有側翼網軍,每天在臺灣內部毫無具體事證地到處給人貼共匪、共諜、中共同路人的標籤。
直到大罷免結束後至今,這些人或團體仍繼續自己或委請美國、日本、韓國、英國或法國的部分新聞工作者或學者(如小笠原欣幸、矢板明夫、徐佳青的美籍老公),抹紅大罷免活動7月26日當天票投不同意罷免中國國民黨現任區域立法委員的民眾,暗批做此選擇的民眾都是:中共同路人、被中共勢力滲透、臺美關係破壞者。
衛生福利部政務次長更在社群網站發文,暗指目前中國國民黨、臺灣民眾黨的人,還有反對民主進步黨,而支持中國國民黨或臺灣民眾黨的人,都是必須剿滅的共匪。
我就問:「單純因不滿、反對民主進步黨亂搞臺灣政治、經濟、教育,撕裂臺灣社會,而票投不同意罷免中國國民黨立法委員,這樣不行嗎?妨害投票自由啊?」臺北市松山信義選區議員許淑華說,賴清德就獨裁給社會大眾看,真是狐狸的尾巴全都露出來了!
這種動輒對不同意識形態的人恐嚇威脅、人身攻擊,或以中共同路人來獵巫、道德綁架的作法,不僅是邪教作風,也讓我越來越覺得,臺灣境內也有美國幾十年前盛行於一時,出自於對共產黨之恐懼的麥卡錫主義。
經查詢相關資料,麥卡錫主義英文稱為McCarthyism,是美國在1950年代,基於反共主義,對於支持左派的個人與團體,進行政治迫害的一系列政治行為,源自於1950年代以美國共和黨參議員約瑟夫·雷蒙德·麥卡錫為代表的一種政治風潮。
在1940年代至1950年代,美國出現多起蘇聯間諜案件,在冷戰氣氛下,造成美國公眾對於蘇聯以及共產主義擴張侵入美國的恐懼情緒,形成第二次紅色恐慌(Second Red Scare),在這個時代背景下,美國出現了麥卡錫主義,因此這時期也被稱為麥卡錫時代(McCarthy Era)。
麥卡錫認為共產黨滲透了美國政府的一些部門以及其他機構。他用大規模的宣傳和不加以區分的指責,製造了一系列的調查和聽證去曝光這些滲透。雖然當時被指控者很多是無辜的,但因為這些指控而被列入了黑名單甚至失去了工作。
在麥卡錫時代,不少美國人被指為共產黨人或同情共產主義者,被迫在政府或私營部門、委員會等地接受不恰當的調查和審問,被懷疑的主要對象是政府雇員、好萊塢娛樂界從業人士、教育界、工會成員。
雖然沒有足夠證據能證明任何事實,但嫌疑人依然被定罪,而個人的真實或可疑的左派組織或信仰都被大肆誇張,許多人因此失去工作,事業遭到了毀滅性打擊,有人甚至被監禁。
絕大多數被定罪者,事後經由美國聯邦法院得到了平反,法案被判違憲,解職令被判非法或准許申訴。
麥卡錫主義最著名的例子包括:麥卡錫自己的演講、調查和聽證;好萊塢黑名單,以及眾議院非美調查委員會HUAC;以及約翰·埃德加·胡佛領導的聯邦調查局FBI所做的形形色色反共運動。麥卡錫主義造成了廣泛的社會和文化影響,觸及了社會各個層面,成為美國大摩擦和大爭論的來源之一。
而從1950年代中期起,麥卡錫主義逐漸衰敗,主要原因包括公眾支持度的下降、麥卡錫本人在1957年逝世、以及第14任美國首席大法官厄爾·華倫領導的美國最高法院的反對。其中,華倫法院作出的一系列重要判決協助終結了麥卡錫主義。
之後,麥卡錫主義成了家喻戶曉的詞彙,並被廣泛使用,舉凡有侵略性地質詢他人的愛國情操,在缺乏證據的情況下進行指控,使用對他人不忠的攻擊來脅迫對方,排斥異己,使用國家安全為理由褻瀆人權,以及各種煽動性、蠱惑人心的行為,都稱為「麥卡錫主義」。
麥卡錫主義目前也是獵巫、集體歇斯底里和道德恐慌的同義詞。美國歷史學家理察·霍夫施塔特的著作《美國政治中的偏妄之風》指明,美國極端右翼久盛不衰的偏妄之風,「政治舞台上,陰謀論盛行,被害妄想症不時發作」,麥卡錫主義只不過是其中之一。
然而在我看來,賴清德及其他民主進步黨政治人物、側翼網軍、青鳥、大罷免罷團、曹興誠、閩南狼、八炯、民主進步黨或大罷免支持者群眾等,對於麥卡錫主義的實踐,從新聞媒體對相關大型活動的報導、社群網站相關貼文的留言互動,還有大罷免投票前夕的臺灣公眾人物表態挺罷潮看來,又有一種宗教團體佈道大會、直銷大會,抑或夜店派對、豪奢宴會般的「集體歡騰」景象。
法國社會學者艾彌爾.涂爾幹(Émile Durkheim)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書寫道:「當許多的個人聚在一起,他們彼此的親近就會產生一種電能,迅速將他們帶到一種極致的高度,每種表達出來的情感都會毫無阻力進入其他對外及其開放的腦海之中,群體中的每人都會彼此感知、呼應,最初的那股情緒脈動將會隨著這種相互響應而逐漸擴大,就像一場雪崩,越滾,力量越大。而如此強烈,不受控制的激情,必然會尋求外在的表達管道,於是就會出現各種誇張的姿態、喊叫,甚至是嚎叫,各種震耳欲聾的聲音從四面八方傳來,更強化了他們所傳達出的那種狀態。」
上面這段話,被美國社會學者艾希莉.米爾斯(Ashley Mears)在《當女孩成為貨幣:一位社會學家的全球超富階級社交圈臥底報告,揭開以性別、財富與階級不平等打造的派對勞動產業赤裸真相》一書中引用,用來類比她聚焦研究的夜店派對、誇富宴,還有順帶列舉的體育場館、抗議遊行、嘉年華、火人祭或返校大遊行等場合。
我則覺得,臺灣總統副總統或其他公職人員選舉、公投造勢或政治宣講場合,也可以用這段話來形容參與群眾的表現,此情此景,我認為也就是達到所謂的「心流」;不過「心流」也可以用來形容單一個人做某件事,達到超脫一切、忘我境界的心理狀態。
而發起、支持大罷免的人們,目前我看來,大概從區域立法委員罷免成案數,是「中國國民黨:民主進步黨」為31:0的結果出來之後,就集體歡騰直到7月26日投票結果底定之前。
這段期間這群人,似乎是張牙舞爪、青面獠牙地以中共同路人、共匪之類的標籤到處出征不同意見者,出征得樂此不疲。
大罷免結果出來後的一段時間,大罷免支持群眾則如同電影《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最後失去大師父九宮真人的白蓮教徒一般,集體情緒崩潰、捶胸頓足、痛哭流涕,不過當中共滲透說、不滿沒普發一萬說、剿匪不光剿一次說、我們沒有輸說等有自我安慰之成分的說法出來之後,似乎又有了集體歡騰的景象,活脫是一個宗教信仰鞏固、遭打擊,旋即再鞏固的過程。
既然是一種感性的宗教信仰,則大罷免支持群眾出現過濾氣泡、同溫層現象,把與自己信仰、意識形態適得其反的資訊都加以忽視或駁回,犯下「確認偏誤」以致身處「資訊繭房」之狀況也是可想而知的,往後泛綠支持群眾在這共產黨標籤獵巫的,麥卡錫主義的實踐行動中達到集體歡騰的景象,應該是會持續不斷地上演。
這樣一來,臺灣社會將持續混亂、撕裂下去,難以和諧。
- 2樓. 上大人-館長的大觀園遊記2025/07/30 22:23很好的分析
民進黨卻不是什麼麥卡錫主義﹐他們賺中共的錢可多呢。因為他們絕不能失去政權﹐不然所有利益就會成空﹐弊案全給揭發一堆人會坐牢﹐政敵亦會給平反﹐這是滅黨的大事﹐有關各綠人的生死存亡也。 但因為沒有什麼正當理由去打擊對手﹐只有反共才能號召跟隨的喪屍來行動﹐就是指那些基本盤了。 這些人給綠媒每天洗腦﹐外面的事實都不聽也不管﹐在街上見到的從老到少都已是腦殘狀態﹐所以現在隨便拍照都可能被查問。 這種群體發瘋現像亦因政府的默許而變本加厲﹐從當年紅衛兵到老蔣滿街找匪諜同是一樣的可怕。
所以不要夢想有什麼和解﹐台灣現在只有你死或我亡而已。
我覺得民主進步黨現在骨子裡真心信奉的,就是極端功利主義。
而表面上,民主進步黨則採用類似福佬沙文主義、納粹主義、法西斯主義或麥卡錫主義的一些論述及手段,來對付政敵、選舉對手,並洗腦群眾。
結果,有些人也真被洗腦得變成有上述這些恐怖思想。
天蠍浪子 於 2025/07/30 23:00回覆 - 1樓. 安心2025/07/30 13:24現在不只繼續偏執的歡騰,而且民進黨的民代還在添油煽風點火加柴火,竟然在各縣市掀起加碼退稅於免,把未執行的預算款列為應退款給民眾,或要求地方超徵稅額退還給民眾。這些綠民代難道是法盲嗎?只會造謠抹黑搞烏賊戰,就算是上年度未執行預算,要嘛繳回國庫,重編預算延入下年度繼續執行,哪裡能挪用普發紅包,另外,各縣市超徵的稅金還是要排除中央支配額度,還要併入歲出規劃及中央補助款,哪裡能隨便切開普發現金的,民進黨仍然不脫造反作亂黨性,這反而更像土匪哩!
公庫法第十九條
會計年度結束時,各機關未支用之分配預算餘額,除法律另有規定或經依法核准保留者外,應即停止支付。
各機關依第十四條第一項規定自行保管依法支用之各款支出,於會計年度結束時,其有未支付餘額,應依前項規定,停止支付,[並即繳交各該公庫存款戶]。中央主管機關透過其計畫核撥給縣市政府的經費,若縣市政府尚存沒執行的經費,在會計年度結束之時,是還要繳回給計畫的中央主管機關呢! 天蠍浪子 於 2025/07/30 22:44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