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聊齋志異—蘇仙
2025/02/08 11:08
瀏覽240
迴響0
推薦24
引用0

聊齋志異—蘇仙

        自古以來,桃是仙家的果實,也是福壽吉祥的象徵,故稱為「仙桃」,特別是陜西郴州的紅心桃最為著名,被稱為「天下第一果」。《聊齋》〈蘇仙〉即敘述彬州蘇姓女子,不婚生子,獨力養育,死後其子在墓前種兩棵桃樹,年年枝葉繁茂,碩果累累,成為官員餽贈親友的禮物。

        〈蘇仙〉故事略以:彬州蘇姓女子在河邊洗衣,突有一縷青苔,纒繞女子腳下後而去。蘇女返家,肚子逐漸長大,不久產下一名男孩,她不忍心拋棄,但因不婚生子,怕人物議,便把他養在櫃子裡,長到七歲,從不讓他出來見人。某日,兒子對母親說:我要走了!我不是人種,將騰雲上天。問何時回來?回答說:待母親歸天時,會回來盡孝。此後需要什麼,打開櫃子就有,說完便無影無蹤。蘇女一直未嫁,與母親相依為命,只是日子越發艱困,想到兒子臨走之叮嚀,於是打開櫃子有米有麵,後來缺什麼,打開櫃子就有。三年後,母親過世,一切費用及喪葬用品,都取自櫃中。此後三十年,蘇女從未接近男人,直到年老。某日,鄰婦來訪,見她穿著華麗,端坐屋內,已無氣息。鄰人為她辦喪事,突有一位英俊男子,替她守喪安葬,墓前還栽了兩棵桃樹,隨即腳踏祥雲而去。後來,這兩棵桃樹年年枝葉繁茂,碩果累累,果實甘甜味美,當地人都叫它「蘇仙桃樹」。

        當男孩離開母親時,有一段對話,原文如下:兒忽謂母曰:「兒漸長,幽禁何可長也?去之,不為母累。」問所之。曰:「我非人種,行將騰霄昂壑耳。」女泣詢歸期。答曰:「待母屬纊,兒始來。去後,倘有所需,可啟藏兒櫝索之,必能如願。」該藏男孩的櫃子,後來變成家裡的聚寶盆,要什麼有什麼;值得稱道的是,蘇女並未需索無度,只求必要之所需,這也是蘇女被譽為「蘇仙」的原因。

    《聊齋》有許多超現實想像,〈雲蘿公主〉請人代為生產,於作者所處年代,實為天方夜談;惟至今日,因醫術進步,「代孕」在國外已行之有年(註一)。另有一篇〈鳳仙〉,為了讓丈夫好好讀書,送他一面鏡子,用功時鏡裡鳳仙會「盈盈欲笑」,偷懶時「慘然若涕」,像極了「遠程監控系統」(註二)。至於本篇的藏兒櫃,猶如今天的販賣機及提款機,四百多年前都是難以想像的東西。

        二十年前,與朋友一起遊絲路,曾在西安嚐過郴州的紅心桃,果肉細緻多汁、甘甜味美,而且價格不貴,至今對這種「蘇仙桃」,依然印象深刻,可惜我們無法進口大陸水果,無緣品嚐其美味。

註一:參閱【聊齋志異—雲蘿公主】乙文。

註二:參閱【聊齋志異—鳳仙】乙文。

《聊齋》有篇〈蘇仙〉,敘述彬州蘇姓女子,不婚生子,獨力養育,死後其子在墓前種兩棵桃樹,年年枝葉繁茂,碩果累累,成為官員餽贈親友的禮物。(註:照片翻拍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Y9ocjp6vx0

〈蘇仙〉故事略以:彬州蘇姓女子在河邊洗衣,突有一縷青苔,纒繞女子腳下後而去。(註:照片翻拍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Y9ocjp6vx0

蘇女返家,肚子逐漸長大,不久產下一名男孩。(註:照片翻拍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Y9ocjp6vx0

蘇女不忍心拋棄,但因不婚生子,怕人物議,便把他養在櫃子裡。(註:照片翻拍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Y9ocjp6vx0

男孩長到七歲,從不讓他出來見人。某日,兒子對母親說:我要走了!我不是人種,將騰雲上天。(註:照片翻拍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Y9ocjp6vx0

蘇女問何時回來?回答說:待母親歸天時,會回來盡孝。此後需要什麼,打開櫃子就有,說完便無影無蹤。(註:照片翻拍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Y9ocjp6vx0

蘇女一直未嫁,與母親相依為命,只是日子越發艱困,想到兒子臨走之叮嚀,於是打開櫃子有米有麵。(註:照片翻拍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Y9ocjp6vx0

三年後,母親過世,一切費用及喪葬用品,都取自櫃中。但蘇女並未需索無度,只求必要之所需。(註:照片翻拍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Y9ocjp6vx0

此後三十年,蘇女從未接近男人,直到她年老,只盼望見兒子一面。(註:照片翻拍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Y9ocjp6vx0

某日,鄰婦來訪,見她穿著華麗,端坐屋內,已無氣息。(註:照片翻拍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Y9ocjp6vx0

鄰人為她辦喪事,突有一位英俊男子,替她守喪安葬。(註:照片翻拍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Y9ocjp6vx0

安葬蘇女完畢,男子在母親墓前栽了兩棵桃樹,隨即腳踏祥雲而去。(註:照片翻拍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Y9ocjp6vx0

後來,這兩棵桃樹年年枝葉繁茂,碩果累累,果實甘甜味美,當地人都叫它「蘇仙桃樹」。(註:照片翻拍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Y9ocjp6vx0

二十年前,與朋友一起遊絲路,曾在西安嚐過郴州的紅心桃,果肉細緻多汁、甘甜味美,而且價格不貴,至今對這種「蘇仙桃」,依然印象深刻。(註:照片翻拍自網路影片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其他
自訂分類:聊齋
上一則: 聊齋志異—新郎
下一則: 聊齋志異—海公子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