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狗醫生●「執業」10年 入不敷出要休診●狗醫生的故事》一耳,曾經流浪 擔起街頭救援/Hola,擺脫膽怯 每月出診3次●情緒障礙孩子 因狗醫師打開心窗…
2010/09/29 11:50
瀏覽1,898
迴響0
推薦4
引用0

●WoW●狗醫生》並非『獸醫』喔!
是陪伴復健、輔助治療、經過專業訓練的優秀犬隻●飛鴿傳書!…



狗醫生「執業」10年
入不敷出要休診

10年服務15萬對象 僅2企業短暫贊助
個人捐款少得可憐 不敷每年600萬支出
協會要吹熄燈號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2010.09.23

不少醫院、老人養護、特殊教育中心,偶爾會出現幾隻訓練有素的「狗醫生」,陪伴病人、身心障礙人士度過疼痛
、積極治療;然而成立十年的台灣「狗醫生協會」,因長期入不敷出,準備要吹熄燈號「休診」。

「來!跳一下」,本來腿部無力的劉奶奶,復健時總是苦著一張臉,但遇到可愛的「狗醫生」出診,馬上伸腿、拉高,看著狗兒跳過自己的腿,開心的像孩子,「多跳幾下也沒問題」。罹患自閉症的年輕人,從不願對任何人開口
,也因為遇到了狗醫生,敞開了心胸、主動表示善意。

這就是狗醫生的魔力。在狗醫生與飼主志工的陪伴、互動下,服務對象獲得心靈的關懷,經由動物媒介,接受刺激促成口語對話、心智訓練,也能自發性地進行肢體復健,不少患者因此治療進展加速,疾病也好得快。

台灣狗醫生協會理事長陳秀宜說,協會與護理系、福利機構合作的實證研究也顯示,經由寵物輔助治療的介入,在老年療護、身心障礙兒童、失智老人等成效高,連國外的相關組織也表示印象深刻。

「走了十年,也是漂亮的一役」,陳秀宜說,直到今年,台灣狗醫生已培育了兩百組的狗醫生家庭,服務了十五萬位對象,為超過百間的醫療院所、機構提供輔助治療及歡樂,更重要的是,台灣看待人與動物關係的正向態度也大大提升。

不過,儘管國人對寵物治療、及動物權益的意識提升,狗醫生出診純粹是服務性質,陳秀宜感嘆說,協會每年平均約有六百萬元的支出,但狗醫生到各機構的服務完全免費
,雖然一開始有亞洲動物基金的支持,開展了第一次的狗醫生服務,父親無償提供辦公室空間,但十年間也僅有兩家企業短暫的部分贊助,以及「少得可憐」的個人捐款,而且訓練師、狗訓練課程不斷流失,也讓維繫會務的收入銳減。

陳秀宜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日前理事會已決議,大約年底前、現有資源用盡,將結束台灣狗醫生服務。

【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防洪治水固然重要,治標之外更要治本;     ●不可過度開發土地,水土保持更要加強。
台灣狗醫生創辦人陳秀宜指出,由於狗醫生需要每年健檢、認證,才能取得「執業」的資格,一旦協會關門後,這些散在各家庭的狗醫生,將回歸到家犬的身分。

上文↑《狗醫生「執業」10年 入不敷出要休診》源自【20100923聯合報a3焦點】


●狗醫生的故事●
一耳,曾經流浪
擔起街頭救援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 2010.09.23

●照顧流浪狗的狗醫師「一耳」,看到志工抱著颱風天救起的小小狗,馬上趨前探視。記者修瑞瑩/攝影
照顧流浪狗的狗醫師「一耳」,看到志工抱著颱風天救起的小小狗,馬上趨前探視
。記者修瑞瑩/攝影
台南市有隻只有一個耳朵的狗醫師「一耳」,小時候流浪街頭時,被其他的流浪狗咬掉耳朵
,後來被流浪動物救援志工收養,跟著志工四處救援,協助安撫受傷動物情緒,志工形容一耳「是最佳的流浪動物心理醫師。」

一耳經常跟著救援志工出勤,看到受傷的流浪狗被救上車後,因為害怕發出哀鳴,原本坐在前座陪著志工的一耳,會立刻跳到後座,用右前腿「搭著」傷狗脖子
,還不時用舌頭舔對方,傷狗好像聽得懂,情緒立刻安穩許多,志工們都嘖嘖稱奇。

可愛的一耳也有流浪街頭的過去。兩年前的夏天出生時,剛好遇到大雨,整窩小狗差點都被沖走,還好救援志工發現,拾回交給狗媽媽,後來可能因流浪狗爭搶地盤,小狗被咬得血淋淋,一耳的右耳上半段被咬掉,志工安排愛心人士收養,一耳兄弟姐妹都被抱光,只剩牠因長相不討喜
,由志工收養。

志工表示,一耳會成為照顧流浪動物的狗醫師,開始只是好玩,外出救援就帶著一耳,後來發現一耳特別關心被救援的動物,一耳常能有效安撫牠們。

有次救隻被橡皮筋勒得脖子都快見骨的狗,原本以吹箭迷昏,一耳陪著到動物醫院,傷狗轉醒可能驚嚇過度,奪門而出,一耳跟著追出,隨後在巷子裡發現一耳陪著傷狗。

上文↑《狗醫生故事/一耳,曾經流浪 擔起街頭救援》源自【20100923聯合報a3焦點】


●狗醫生的故事●
Hola,擺脫膽怯
每月出診三次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2010.09.23

●兩歲的Hola,擔任狗醫生已經九個月了,是安養中心不少爺爺奶奶最想見的「醫生」。記者劉惠敏/攝影
兩歲的Hola,擔任狗醫生已經九個月了,是安養中心不少爺爺奶奶最想見的「醫生
」。記者劉惠敏/攝影
不少狗醫生本來是飼主眼中的頭痛角色,而在台灣狗醫生的訓練課程中,不但變得乖巧、親人,也越來越有「醫生
」架式。

古代牧羊犬 Junbo,就是台灣現有狗醫生之一
。牠的飼主蘇芯霈本來只是想治狗兒的「調皮搗蛋」,接受狗醫生協會的訓練,如今他成為協會的工作人員。

他說,除了家犬,也有些本來是流浪犬,經協會挑選、訓練,搖身一變成為狗醫生,也很快就找到主人。

兩歲多的Hola是喜樂蒂牧羊犬,飼主溫政峰說,其實Hola小時候「超不乖」,本來只是想帶非常敏感、膽怯的牠去上課,學習如何與人快樂相處,沒想到通過了初、中、高級訓練,順利取得狗醫生資格,因此他在休假時也樂於陪「醫生」走訪,當老人家的開心果。

已經「執業」九個月Hola,每個月至少三次到安養機構、醫院「出診」,溫政峰說,即便是手抖得厲害的患者,看到Hola一造訪,都會手舞足蹈,而Hola則會乖乖地把頭伸出來,讓患者一次次的把塑膠圈往牠頭上套,無形中也做了好幾次復健。


上文↑《Hola, 擺脫膽怯 每月出診3次》源自【20100923聯合報a3焦點】


情緒障礙孩子
因狗醫師打開心窗

【聯合報╱記者張念慈、吳淑玲/連線報導】 2010.09.23

●經由狗醫生的陪伴,許多病人、身心障礙者都能因此忘卻疼痛,積極接受治療、復健,但隨著狗醫生協會即將關門,「狗醫生」出診的情景可能不再。照片提供/台灣狗醫生協會
經由狗醫生的陪伴,許多病人、身心障礙者都能因此忘卻疼痛,積極接受治療、復健,但隨著狗醫生協會即將關門,「狗醫生」出診的情景可能不再。照片提供/台灣狗醫生協會

「不要下課啦,香蕉你不要走…」新竹市晨曦發展中心每逢狗醫師「香蕉」出診,就會出現這樣的哀求畫面。

希望香蕉留下的,是中心裡一群情緒障礙的孩子。兩年來
,香蕉每周一次出診,成為孩子心靈醫師。

香蕉成功和孩子互動的經驗,讓牠名氣漸響,香蕉原本是流浪狗,四年前,被清大博士班學生張維庭收養,發現牠性情溫和,送往協會訓練成為狗醫師。

現在香蕉已成為「主治醫師」,每周出診時,身邊都會有「見習狗」跟著,學習如何和病患互動。

張維庭說,其實香蕉也有情緒障礙,但只要一跟人群接觸
,就變得開朗活潑,「香蕉和這些孩子們是相互治療。」孩子們和香蕉一起散步、奔跑,當香蕉鑽過呼拉圈、走過獨木橋、跳過繩索時,孩子也學著努力通過重重關卡。

在台南縣玉井鄉德蘭啟智中心的狗醫師「米格」,是隻曾受傷癱瘓的流浪狗,經獸醫師搶救,不必靠著輪椅也能活蹦亂跳。

上文↑《情緒障礙孩子 因狗醫師打開心窗》源自【20100923聯合報a3焦點】



《相關→網站》●WoW●台灣狗醫生協會



以下↓是書生我●自訂文章分類●↓歡迎點選閱覽…        Thanks for Browsing my Blog... Have a Nice Day!!自訂文章分類』歡迎點選閱覽…
Thanks for Browsing my Blog... Have a Nice Day!!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寵物生活
自訂分類:動物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