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楊世敏:練對氣功導引,才能開啟自癒力(下) ---- 康健雜誌
2025/03/12 17:30
瀏覽48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2015-10-01 中醫師,著有《致中和》、《祛濕寒百病消,調養即治療》

罹癌後練氣,觀呼氣不觀吸氣

但是,在剛做完化放療後,練氣時應把注意力放在觀察呼氣,吸氣則任意自然不理它,臨床上觀察這樣的輕柔吸呼輕瀉法,可有效地減輕化放療的副作用,尤其是對化放療後的噁心、肢體末梢循環差、胃口差等副作用有改善效果。但如果是原本體力就差、化放療後狀況更差,大多只能維持或坐或臥的姿勢時,應該把注意力放在輕柔的「吸氣」過程(補法),而讓呼氣自然不理它,等體力恢復到可站久一點或慢步時,則開始觀呼氣、不觀吸氣。一些癌友在適當「補、瀉」練習後,體力不僅恢復得快,西醫回診檢查,癌指數長期維持正常,讓辛苦的化放療有代價。

A小姐,近40歲,修長勻稱的身形,說明她平時對身材與健康有相當的注意。然而蒼白的臉色、未語淚先流的神情,意味她可能病得不輕。果真問診得知,她兩側乳房有好幾個硬塊,其中右乳最大的一顆還有化膿滲血現象,求診的西醫極力建議手術切除,並在病理報告出來後安排後續治療。但A小姐試圖尋求其他診治建議,經友人介紹南下尋醫。 「醫師,為什麼我會得到這個病?我很注重養生的……」她的語氣充滿迷惑與焦慮。詳細診脈後,我嘆了一口氣回答:「你的心下部橫膈區有嚴重的氣機阻塞,這是乳房之所以長腫塊的病因。從脈勢判斷,應當是有走不出來的情緒糾結。雖有運動養生,但胸口膻中區並不通暢,小腹關元區也有氣滯的情形,所以讓橫膈區積滯的氣息無法往上或往下疏泄,日子久了就會沿經絡上攻乳房或肺部造成腫塊。到底在發現腫瘤前半年到一年間,出了什麼跨不過的情關,讓身體產生消不去的病結?」 「我以為我已經淡忘了那件事,沒想到……」A小姐隨即崩潰似地在診間放聲大哭10多分鐘,我和跟診醫師只能靜靜遞上面紙。 想哭就應該大聲地哭,否則憂鬱情結再加上腫瘤惡化所帶來面對死亡的恐懼感,會讓原本膠著的病情更形惡化,願意毫不掩飾地大哭出來,是很有舒暢氣機效果的。

女人太好,癌症難逃

我一直強調,女性因為女性荷爾蒙作用,在身體的覺受與感情的處理上,明顯都比男性細膩,正因為太細膩,就容易有較多的生活細節無法跨越。一旦情緒有了明顯的糾結,便容易在身體造成氣血鬱滯,形成日後的重大疾病。A小姐聽完後表示:「我多年來一直用瑜伽和韻律舞蹈維持體能和紓壓,在覺察乳房病變後,更再加強核心肌群的訓練,同時增加氣機導引的練習,難道還不能舒展氣血、打開鬱結嗎?」 我回答:理論上可以,但具體操作方法取決於她所練的導引,能否達到舒展筋膜肌肉、帶動氣機的效果。舉例來說,如果體質是偏陽氣虛弱的女性,身形比較容易出現小腹鬆軟胖大、臀圍較寬、小腿腿型較圓短的外形。此時如果採用瑜伽的初步呼吸訓練—平躺時腹部內凹收縮,感覺下背部緊貼床板,然後停留3~5個緩慢的深呼吸,再放鬆腹部,如此慢慢做,便可有效地將能量導入腹部核心肌群,尤其使早已鬆垮的表層(腹內外斜肌)、中層(腹直肌)、底層(腹橫肌)恢復彈性。如此一來,不僅腹部得以緊縮,減輕腰痠、下背痛,避免駝背,更可使任督二脈通暢,讓上焦的心肺氣與下焦的肝腎氣相通,而達到心腎相交的效果。 然而,像A小姐原本身材好,肌肉小而緊實,如果再採取同樣的方法,甚至加強核心肌群的強度,反而容易讓小腹丹田區的氣機過於滯緊(於是下焦不通),此時若更急著追求運動練功效果,膻中區的氣也一定不開(於是上焦不通),如此一來,難怪A小姐心下橫膈區的病氣無法從上下釋放,反而愈練愈塞。

所以像A小姐的體質,應該由手腳末梢,以旋轉、伸展、開闔的方式,由肢體的筋膜牽動軀幹前後的筋膜,進而鬆動滯礙的關節,而創造出氣機流暢的空間,才能練氣入骨,使上下氣機通暢,達到養生祛病功效。

身心調和,靈魂自美

A小姐在初診後便接受我的建議,除了按時服藥,也改變修練身體的模式,更找了身心內科的專業醫師門診深談(聽她說,每去一次,就大哭一次),在如此身心調和的過程中,乳房的腫瘤奇蹟式地膿退、腫塊消,西醫雖直呼不可思議,卻也滿心地祝福她能繼續維持健康。爾後一年多來,A小姐的笑容總像陽光一樣,一次次照亮診間,也照亮和她分享生命經驗的朋友們……。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