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約談藝術:從面紅耳赤到黑咖啡
2025/11/10 06:45
瀏覽30
迴響0
推薦6
引用0

國籍航空公司任職的那些年,我發現一件事:
飛行員的養成,不僅要會開飛機,還要會「被約談」。

有時候三不五時就會接到通知:「某某機長,機隊辦公室請你上來一趟。」
久而久之,大家都練成了被約談的老江湖。
甚至有人說,不會被約談的機師,不夠職業。


約談這回事,其實也有門道。

如果長官開宗明義問的是技術性問題,像:
「你這次的PC(模擬機檢定)不太順啊?」
「最近飛行表現有點不理想喔?」

那就千萬別廢話。

因為這種時候,他手上早就有資料、有錄影、有簽名紀錄。
你要是敢硬拗,只會讓他懷疑你連人品都有問題。
什麼「那天感冒啦」、「教官針對我啦」這種話,講了只會讓人嫌你更沒風度。

最聰明的做法是——立刻低頭認錯,誠懇地說:
「長官,謝謝指導!我一定檢討、一定改進!」

這一招叫「空頭保證真情版」。
長官聽了心裡暖暖的:
「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多半也就放你一馬,順便在心裡加一句:這小子還不錯,會做人。


但如果長官開口問的是私人問題,那就要小心。

像是:
「聽說你最近女朋友換得有點頻繁?」
「太太是不是對你有些不滿?」

這時千萬別誤會長官在關心你。
他不是心理醫師,也不是兄弟,
他只是聽到風聲,來確認要不要先把你停飛

所以千萬別被那句「我們只是聊聊」騙了。
你要是感動得一股腦兒傾訴:「長官,其實我也很苦啊
那就等著第二天看到「暫時下線」的飛行公告吧。

正確做法是挺胸抬頭、眼神堅定,像《壯志凌雲》裡的Tom Cruise
「報告長官!個人狀況一切正常,飛行表現不受影響!」
最好再加一句:「我對公司充滿感恩與熱情!」
這樣不僅能全身而退,還能多加五分忠誠分數。


這套遊戲,大家都心知肚明。

長官有上級壓力,要做出「我已關心部屬」的官樣文章;
我們這些下屬,也得配合演出,讓他能向上交代。

戲法人人會變,重點在於——別演得太真。
太真會傷人,太假又惹嫌,最好就是「演得剛剛好」。
在航空公司待久了,這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技能,
就像手冊裡那條:「落地後保持中線。」


後來我來到外國航空公司工作。
兩年下來,居然一次都沒被約談過。

剛開始還覺得自在,
後來竟有種說不出的失落——
好像少了點什麼,
生活突然少了那份「被關心的溫度」。

有一天,我去總公司辦點公事,想起總機師的辦公室就在隔壁,
心血來潮,打算重溫舊夢,自己走上去「被約談」一下。


總機師是個德國人。
我心想糟了,這下要碰冰山了。
德國人最講程序、最怕浪費時間,
我這突如其來的一訪,
恐怕會被他一個眼神請出門去。

沒想到——他竟然笑得像春天一樣,
立刻放下手裡的文件,熱情邀我坐下,
甚至親自去泡了咖啡。

我愣在那裡,一時間還沒從文化衝擊中回神。


總機師說:「你知道嗎?
平常來找我的人,不是飛機壞了,就是人生壞了。
要嘛抱怨宿舍漏水,要嘛嫌派遣表太難看。
像你這樣沒事打招呼的,我還真是第一次遇到!」

我聽了滿臉尷尬——
不是被約談,反而變成我「主動約談」總機師。
真是歷史性的一刻。

為了不讓氣氛太冷,我只好絞盡腦汁,努力想個「問題」給他。

我說:「呃……其實也沒什麼大事。只是最近飛得太少,閒得發慌。能不能多派我一點班?」

他一聽,皺了皺眉,一臉歉意地說:
「啊,抱歉。目前人力剛好,不缺班。等明年新飛機進來再說吧。」

那語氣真誠得像在拒絕朋友的晚餐邀約。

我一時之間還真不知道該說什麼,只好喝完那杯比心情還苦的咖啡,起身告辭。

總機師竟還依依不捨地送我到門口,
那神情彷彿在說:
「你確定沒有什麼煩惱要跟我聊聊嗎?」


走出辦公室,我回頭看那扇門,心裡五味雜陳。
這到底是誰約談誰啊?

過去的老規矩,應該是長官約談我。
結果我自投羅網,
變成一場無預約、無內容、無成果的「友情拜訪」。

想想真是好笑——
在台灣,約談是一場心理戰,講錯一句就可能飛不成;
到了外國,約談變成泡咖啡聊天,
講對一句還可能被邀去參加公司烤肉。


那天回到家,我突然明白:
這世界上沒有哪個制度完美。
東方太多「形式」,西方太多「程序」;
前者讓人累,後者讓人空。

但如果非要選一個——
我寧可被那位德國總機師請喝咖啡,
也不想再面對那些「關心你,但順便停你飛」的長官。

畢竟,誰都知道,
在航空界,最危險的亂流,不在天上,
是在辦公室裡那張椅子對面。

有誰推薦more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