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重飛廣播學:機長的嘴,乘客的心
2025/10/27 07:25
瀏覽430
迴響1
推薦23
引用0

在航空這個行業裡,有一個鐵律:凡是非正常情況,最好由機長來廣播。
這點幾乎沒人有異議——畢竟,誰會希望在驚魂未定的時候,聽見駕駛艙裡一個聲音怯怯的副駕用青春期破音喊出:「各位乘客……那個……我們剛剛又飛起來了……」?

問題是:機長什麼時候才要開口?
啊,這就見仁見智了,甚至比「炒飯要不要加鳳梨」更能引發爭論。


駕駛艙裡的修羅場

先說最經典的非正常情況——重飛(Go Around
從乘客的角度來看,重飛是戲劇化的:飛機眼看都要親吻跑道了,忽然引擎咆哮,身體往座椅一壓,飛機又衝上天空。此刻,滿艙心跳聲大概能組成一支交響樂團。

但從駕駛艙的角度來看?不好意思,這不是浪漫,是地獄。

口令一下,立刻忙翻天:

· 

確認 FMA(飛行模式顯示器)進入 Go Around 模式;

· 

· 

收輪子、收襟翼,把飛機外型收乾淨;

· 

· 

PF(主飛行員)調整高度與航向;

· 

· 

PNF(非主飛行員)同時聯絡 ATC,要新的指示;

· 

· 

外加背景音樂是兩人此起彼落的呼喊:「Positive climb! Gear up! Flaps one!

· 

在這幾分鐘裡,駕駛艙就像股市崩盤現場,人人忙到連呼吸都嫌浪費時間。
所以,這個時候機長還能抽空拿麥克風來一段「各位乘客大家好」?開什麼玩笑。


乘客的十分鐘懸疑劇

從決定重飛到飛機重新穩住,差不多要十分鐘。十分鐘啊!對駕駛艙來說,這是手腳並用、腎上腺素狂飆的十分鐘。

但對客艙乘客來說呢?這十分鐘就是 懸疑驚悚片

大家坐在椅子上,眼睛瞪大,心裡七上八下:

· 

剛剛是怎樣?

· 

· 

是不是有鳥打到引擎?

· 

· 

還是跑道上突然冒出一隻牛?

· 

· 

天啊我們會不會墜機?

· 

而空服員呢?她們的笑容此刻大概比蠟像館的還僵硬,因為她們自己其實也不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

所以問題來了:要不要馬上廣播?


廣播的藝術:到底誰來講?

理論上,這種時候機長廣播最有說服力。畢竟,他是全機的最高指揮官,他的話就是「定心丸」。

但現實是,機長當下忙得像八爪魚,實在抽不出空。於是有人建議讓 PNF(副駕)廣播,反正他嘴巴還能動嘛。可是這也有問題:

· 

PNF說的話,乘客會信嗎?

· 

· 

會不會覺得這像「副班長代班長」?

· 

· 

更慘的是萬一 PNF口誤,講出奇怪的字眼(比如「我們剛剛差點出事」),那後果可就精彩了。

· 

有教官就說過:「重飛對我們是日常,對乘客可是人生大事。」
意思是:就算你忙到爆炸,最好還是機長自己開口。因為只有機長的聲音,能讓乘客覺得「哦,至少機長還活著,頭腦還清楚」。


廣播要講什麼?

重飛廣播的內容,其實很像臨時演講比賽:要簡短、要鎮定、要有說服力,還要避免說錯話。

首先,必須交代 重飛的理由
這就棘手了。

原因千奇百怪:

· 

天氣差、能見度不足、風切變,這些都好說;

· 

· 

但如果是因為你自己進場飛得像喝醉酒,速度太快、航向太歪,不得不重飛——那你要怎麼說?「各位乘客,剛才本機長失手,差點摔下去,所以我們再來一次」?這種話,講得出口嗎?

· 


最萬能的理由:推給天氣與航管

於是飛行員學會了幾招萬能理由:

1. 推給天氣:這是百搭藉口。即便天氣晴朗、藍天白雲,也能說:「因為氣流不穩定,我們選擇安全起見重飛。」乘客通常半懂不懂,但安全兩字一出,大家就點頭了。

2. 推給航管:這是進階版。航管是公家單位,乘客不會去問責。你只要說:「因為航管指示,我們必須重飛。」乘客頂多心裡抱怨「政府辦事效率差」,但絕不會懷疑你這個機長。


但是……鬼故事發生了

不過,夜路走多了總會遇鬼。
業界就曾有過經典案例:某公司機長在廣播裡大罵航管,把責任全推給對方。結果某位「乘客中的大人物」不爽了,直接寫信投訴到民航局。

民航局一查錄音,發現根本不是航管害的,而是飛行員自己進場飛爛了,最後不得不自己要求重飛。這下尷尬了——想把鍋丟給航管,反倒被狠狠打臉。

航管也不是吃素的,他們雖然平常表情冷酷,但心裡記仇得很。這次就乾脆把料放給記者,結果新聞出來,雖沒上頭版頭條,但業界一片嘩然。那位機長成了同行之間茶餘飯後的笑柄。

所以說,航管這顆柿子不是軟的,硬得很,砸到自己頭上會痛得要命。推鍋可以,但別推得太過火。


廣播的真正意義

其實,廣播的目的從來不是要把事情解釋清楚。因為三言兩語,根本不可能讓一百多號乘客理解飛行程序。

廣播的真正作用是:

· 

告訴大家我們還活著

· 

· 

讓大家相信我們還在掌控局面

· 

· 

順便安撫一下焦躁的心

· 

換句話說,哪怕只是三句話:「各位乘客,因為天氣原因我們重飛了,現在一切正常,請大家放心。」
乘客聽了,心裡馬上安靜一半。

至於真相?呵呵,真相留給飛行員和民航局就好,乘客知道太多反而睡不著。


機長的嘴,乘客的心

所以,重飛的時候最理想的畫面是:

· 

駕駛艙裡兩人默契十足,像演奏一首快節奏的爵士樂;

· 

· 

忙完後,機長拿起麥克風,用鎮定又帶點磁性的聲音說:「各位乘客,剛剛我們進行了一次重飛,現在一切正常,準備再來一次落地。」

· 

簡單幾句,就能化解滿艙的疑惑與恐懼。
因為乘客要的不是技術細節,而是那種「爸媽牽著我手」的安心感。


結語:老實有時更划算

當然啦,推給天氣、推給航管,這些都是航空界的「經典招式」。
但說到底,最穩的方式其實還是——誠實。

「各位乘客,剛才落地不穩定,我們選擇重飛以確保安全。」
這句話雖然讓機長臉紅,但卻是最不會出事的答案。
因為乘客聽完,不會想「這機長技術差」,而只會想:「幸好他有安全意識。」

安全是唯一真理,面子是浮雲。畢竟,三萬英尺的高空下來,能平安落地比什麼都重要。

有誰推薦more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迴響(1) :
1樓. lillian
2025/10/28 07:22
所以......
每一次平安降落
都心存感激
都想給機長鼓掌!

謝謝機長先生
辛苦了!
說得好, 平安是航空界至高無上的價值!  Jerry @ TPE2025/10/28 07:30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