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Excerpt:《獨處的人:蒙田隨筆》
2025/10/05 05:41
瀏覽58
迴響0
推薦4
引用0
Excerpt:《獨處的人:蒙田隨筆》

個人大概是在2020年第一次閱讀蒙田的《隨筆集》,之後則是陸續收集各種譯本,同時也多方閱讀與蒙田相關的書籍。

其中,蒙田的「博覽羣書,但是閱後即忘」的閱讀方式,特別深得我心,以下就來複習及摘要分享〈論書籍〉這篇文章。


書名:獨處的人:蒙田隨筆
作者:米歇爾··蒙田
譯者:全志鋼等
出版社:萬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4/03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CN11958617
內容簡介
《獨處的人:蒙田隨筆》從《蒙田隨筆全集》中精選精譯文章,具體包括《論獨處》《論想象的力量》《論書籍》《論良心》等眾多關涉困擾人生的重要議題,篇篇皆是蒙田智慧人生的精髓,展示了作為文學大師和思想大師的蒙田對人生和人性的哲思以及全新的生活哲學理念:沒有人能使你變得強大,所以應該花更多時間在自己身上。他以智者的眼光,在隨筆中考察大千世界的眾生相,肯定人的價值和慾望,主張打破古典權威,字字皆閃爍着人性自由的光輝。

Excerpt
〈論書籍〉

毋庸置疑,我所談論的許多事情,相關領域的專家肯定能談得更好、更透徹。我寫作此文,憑借的不過是我天生的能力,而非習得的知識。所以若有人斥責我無知,我也毫不介意,因為要是我所闡述的東西連我自己都不信服、都不滿意,我就很難拿它去說服別人。只想求索知識的人,還是到別處去求索吧;至於我,沒有什麼能令我在我要做的事情上退縮。我寫作此文,要做的就是闡述我的想法;而且我闡述這些想法,目的並不在於讓人們認識事實,而是讓人們認識我。未來或有一天,我會真正瞭解我在此文中提及的對象,但也有可能我過去曾在機緣巧合之下真正瞭解過它們,只不過我記不得了。

我雖然讀過一些書,可我總是記不住。
所以,我能做的,就是讓大家瞭解一下,我此時此刻在認識自我的道路上前進到了哪一步。除此之外,我什麼都不能向大家保證。希望你們不要糾結於我提及的對象,而應該把注意力放在我對待它們的方法上。
…ma peu porter sur les lieux où elles estoient esclaircies. Mais il ne men souvient plus. Et si je suis homme de quelque leçon, je suis homme de nulle retention. Ainsi je ne pleuvy aucune certitude, si ce nest de faire connoistre jusques à quel poinct monte, pour cette heure, la connoissance que jen ay. Quon ne sattende pas aux matieres, mais à la façon que jy donne.

…and if I am a man of some reading, I am a man of no retention; so that I can promise no certainty, more than to make known to what point the knowledge I now have has risen. Therefore, let none lay stress upon the matter I write, but upon my method in writing it.


希望大家透過我在文中引用的材料,去評判我所選擇的這些材料對於其餘部分是否起到了良好的烘托和支撐作用,而那其餘的部分才是真正屬於我的東西。囿於語言的匱乏、智慧的貧瘠,我之後要借他人之口來說我自己想說而說不好的東西。我對於引用的東西並不追求數量,而是加以權衡考量。若是在乎引文數量,那我引用的東西完全可能再多兩倍。這些引文,除去極個別例外,皆出自毋庸贅言大家也耳熟能詳的古代名家。我在推理、比較和論證中,把它們移栽到自己的田地裡,把它們和我的思想混栽在一起,有時還刻意隱去它們的作者的姓名,為的是以此嚇阻那些操之過急的魯莽非議。如今,對各類作品進行非議已經形成風氣;對於近期的作品,對於依然在世的作者用當下的通俗語言寫就的作品尤其如此:此類作品因為語言通俗,就使得每個人都能對其加以評論,這似乎就令一些人覺得,該類作品的構思和意旨也同樣平庸。我就是要讓這些人在把非議的矛頭指向我的鼻子時,突然發現自己指著的其實是……普魯塔克的鼻子!讓他們自以為在侮辱我的時候,實際上侮辱的卻是塞涅卡,讓他們出盡洋相。我力量薄弱,所以只好躲在這些名人身後來掩護自己。
我希望有人能憑著明睿的判斷力,辨察語句的力與美,就把躲在名人身後的我給揪出來。因為我雖然記憶力不好,從來記不清哪句話出自誰人之口,但我對於自己的能力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並不羞於承認綻放在我這塊地上的富麗花朵絕不是我這貧瘠的土壤能夠滋養出來的,我自己培養出來的所有成果加在一起也無法與之媲美。
我必須請求諒解的是,我的論述時而會失落方寸,言辭時而會流於虛浮,而我自己對此卻毫無察覺,甚至在別人向我指出後仍然不明所以。這是因為有許多錯誤是我們自己看不見的:但當別人向我們指出後,如果我們還是看不見,這就意味著我們的判斷力存在缺陷了。有的人有學識、懂真理,但不一定有判斷力;也有的人有判斷力,但沒有學識、不懂真理。懂得承認自己的無知著實是我能想到的,能證明自己擁有判斷力的最明白、最確鑿的一項證據。我在整理自己的思想碎片時,唯一依靠的就是運氣。在想法產生的同時,我就把它們堆積起來;有時它們會蜂擁而至、亂作一團,有時也會魚貫而出、有條不紊。我希望大家理解,我的步伐雖然顯得異常凌亂,但這就是它本來的樣子;我確是在以適合我的節奏行進。何況,我在此談論的並不是什麼非知道不可的話題,也不是什麼不能隨意輕易討論的話題。
我希望提高對事物的理解力,但不願為此付出代價。我想要的,是安安靜靜地,而非辛辛苦苦地,度過我的餘生。沒有什麼值得我為之絞盡腦汁,就算是再重要的學問也不值得我那麼做。我在書本中尋求的,是純粹的消遣,是從中獲取快樂。就算我鑽研某書,也只是為了從中尋求能幫助我認識自我、教我好好生活、好好死去的知識。

這才是值得我策馬奔騰的目標。
(出自普羅佩提烏斯的《獻給卿蒂婭的愛情哀歌》)

若在閱讀中遇到難點,我也不會急得抓耳撓腮:我會努力嘗試一兩遍,之後便會把它們擱在一邊。要是我糾結於此,就會迷失方向、浪費時間;這是因為我的個性喜歡一蹴而就,第一遍看不懂的東西,執著下去只會更加看不懂。我做事情從來講究快樂,頑固的執著和過度的壓力只會使我的判斷力遭受打擊,令它不悅,最終垮掉。屆時,我的視線就會模糊,陷入迷茫。於是,我就必須把視線轉向別處,讓它漸漸得以恢復。這和在鑒賞光澤鮮艷的紅綢時,行家會建議你反復移動目光、間或讓它休息幾次,是一個道理。
要是一本書令我感到無趣,我就會換一本來讀,而且除非閒極無聊,我是絕不會再碰它了。我對於今人的書不太感興趣,因為覺得古人的書更扎實、更實在;我對希臘人的書也不太感興趣,因為我對希臘文的理解力只有孩童和學徒的水平,根本無從施展我的判斷力。
純粹消遣的書籍中,我覺得現代人薄伽丘的《十日談》、拉伯雷的作品,以及約翰內斯·塞孔杜斯的《吻》(若可歸入此類的話)都值得一讀。至於《高盧的阿瑪迪斯》之類的書,我從小就不感興趣。我還想斗胆冒昧地說一句:我這顆老邁沈重的心靈已經不再是阿里奧斯托 所能撩動的了,連正直的奧維德 也不能再令我心動了。奧維德的行雲流水和精妙創意曾令我迷戀,如今卻再難令我產生共鳴了。
我在所有的事情上都是自由地發表觀點,即便有些事情超乎我的認知,還有些事情遠非我所長。我就這類事情發表觀點,是為了展現自己視野的廣博,而不是為了對它們做出評判。我在讀柏拉圖的《阿克西奧庫斯》時覺得非常掃興,因為我覺得對於這樣一位作者來說,這部作品太過蒼白無力了,我甚至對自己的判斷力產生了懷疑:在面對諸多被它敬為師長的古聖先賢的觀點之時,我的判斷力不夠堅定,不敢反抗權威,反而寧願將錯就錯……我也只能責怪自己,責怪自己流於事物的表面而不能深入根本,或者責怪自己看問題的角度不對。只要不身陷於困惑和極端,所謂的判斷力便感到滿足了;至於本身的弱點,我也樂於承認和懺悔。我也想要按照自身判斷來對表象做出正確的解讀,但奈何能力太過薄弱,不夠完善。比如,伊索的大多數寓言都具有多重意義和可供解讀的視角。把它們當作神話看的讀者都會選擇從契合寓言的視角加以解讀,但對其中大多數寓言而言,那僅僅是一個初步的、膚淺的認識,它們還具有更為生動、更為本質、更為深刻的內涵,但那些讀者卻不能深入領悟。而我所做的,也和他們一樣。
還是沿著我的思路繼續說吧。我一直覺得,在詩歌領域,維吉爾、盧克萊修、卡圖盧斯和賀拉斯都是遙遙領先於其他人的一流詩人。尤其是維吉爾的《農事詩》在我看來是最完美的詩作;將《埃涅阿斯紀》與之比較不難看出,他若是有時間,一定會對後者再做一些潤色。我認為《埃涅阿斯紀》的第五卷是最成功的。我也喜歡盧坎,非常樂意讀他的作品,不僅喜歡他的文筆,更喜歡他本身的價值觀、中肯的觀點和敏銳的判斷。
而中正的泰倫提烏斯盡得拉丁語的細膩優雅之妙,我欽佩他刻畫心靈活動和描繪人物特徵的手法,每每看到人們的日常舉止就禁不住聯想到他。他的書,我讀多少遍都不會厭,總能從他的作品中讀出新的美好和優雅。維吉爾時代的人們常常抱怨有人把維吉爾與盧克萊修相提並論。我也認為這樣的比較是不公正的。但當我浸淫在盧克萊修最美好的詩篇中時,就很難認同他們的觀點了……如果他們對這樣的比較都表示憤怒,那他們要是知道今天的人們還把阿里奧斯托和維吉爾相比又會做何反應?阿里奧斯托本人對此又會做何感想?

噢,這個粗鄙而又缺乏品位的時代!
(出自卡圖盧斯的《短歌集》)

……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隨堂筆記
自訂分類:Selected & Extracts
下一則: Excerpt:《蒙田自傳》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