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Excerpt:《竹取物語》(豐子愷 譯)
2024/02/08 06:02
瀏覽544
迴響0
推薦5
引用0
Excerpt:《竹取物語》(豐子愷 譯)
《竹取物語》是日本最早的一部物語文學作品,與《伊勢物語》同被稱為日本平安時代物語文學的先驅。其後問世的物語文學經典巨作《源氏物語》於書中也指出《竹取物語》是「物語鼻祖」。《竹取物語》出世年代有各種推測,一般說法是十世紀初,作者不詳,多數學者推斷是男性,且具備相當佛典、漢籍的教養,以及和歌的才華。現在流傳下來的版本,雖幾經修改,但整體而言仍保持古代小說的風格。
《竹取物語》又稱《輝夜姬(Kaguyahime)物語》,「竹取」即伐竹之意。……
——賴振南,〈日本物語文學之祖《竹取物語》〉
開始閱讀豐子愷的作品。
除了已經借閱楊牧編選的四冊散文集,同時也找出三本物語,其中一本正是《竹取物語》。
以下摘要分享本書最後一個章節〈天的羽衣〉,試讀看看豐子愷的譯筆吧!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45678
竹取物語:輝夜姬傳奇
作者:豐子愷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2/05/23
本書是日本最早的物語作品,又稱《輝夜姬物語》。作者與創作年代不詳。後人所創作的仙女故事,皆多以此為原型,也曾多次改編為電影、漫畫等。
一般認為此書完成於平安時代前期,但實際年代不明。故事寫了一位伐竹翁在竹林中取到一小女孩,身長三吋,老翁為她起名為「細竹輝夜姬」,意思是夜間也光彩煥發。
羽衣著得升天去,回憶君王事可哀
「輝夜姬」經過三個月,長成亭亭玉立的美少女。各方貴族子弟都想向她求婚,尤以其中五位為最。於是她答應嫁給能尋得她喜愛的寶物的人,結果求婚者無一成功。皇帝聽聞有此美女,想憑藉權勢強娶,也遭到她的拒絕。某天中秋月圓時,輝夜姬在眾茫然失措的凡夫俗子面前,穿上羽衣,乘著飛車升天,奔向滿月而去,成為仙子。而辛苦養大輝夜姬的老爺爺和老奶奶,只好目送她的離開。
從此之後,皇帝下令,距離月亮最近的山為「不死山」,即為今「富士山」。
作者簡介
豐子愷(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
中國浙江崇德(今嘉興桐鄉市崇福鎮)人,散文家、畫家、文學家、美術與音樂教育家,原名潤,又名仁、仍,號子覬,後改為子愷,筆名TK。師從弘一法師(李叔同),以創作漫畫以及散文而著名。
【Excerpt】
〈天的羽衣〉
……這樣那樣地過了一會,已經將近夜半子時。忽然竹取翁家的四周發出光輝,比白晝更亮。這光輝比滿月的光要亮十倍,照得人們的毛孔都看得清楚。這時候,天上的人乘雲下降,離地五尺光景,排列在空中。竹取翁家裡的人,不論在屋外或屋內的,看到了這光景,都好像被魔鬼迷住,茫然失卻知覺,全無戰鬥的勇氣了。有幾個人略有感覺,知道這樣不行,勉強拿起弓箭來發射。然而手臂無力,立刻軟下去。其中有幾個特別強硬的人,提起精神,把箭射了出去,然而方向完全錯誤。因此,誰也不能戰鬥,但覺神志昏迷,只得互相顧視,默默無言。
……
這時候,以前關閉的門戶,都自動地打開,窗子也都自己敞開了。被老婆婆緊緊地抱著的輝夜姬,此時翩然地走出來。老婆婆想拉住她,無論如何也拉不住,只得仰望而哭泣。老翁無可奈何,只是伏地號啕。
輝夜姬走近老翁身旁,對他說道:「我即使不想回去,也必須回去。現在請您歡送我升天吧。」
老翁說:「我這樣悲慟,怎麼還能歡送?你拋撇了我這老人而升天,叫我怎麼辦呢?還是請你帶了我同去吧。」說罷哭倒在地。輝夜姬煩惱之極,不知怎樣才好。
後來她對老翁說:「那麼,讓我寫一封信留在這裡吧。你想念我的時候,就請拿出這封信來看看。」說罷,便一面啜泣,一面寫信。她的信上寫道:
「我如果是同普通人一樣地生長在這國土裡的人,我一定侍奉雙親直到百年終老,便不會有今日的悲働。然而我不是這樣的人,必須和你們別離,實在萬分遺憾!現在把我脫下來的衣服留在這裡,作為我的紀念物。此後每逢有月亮的晚上,請你們看看月亮。唉!我現在捨棄了你們而升天,心情就像落地一樣。」
於是有一個天人拿一隻箱子來,箱子裡盛著天的羽衣。另有一隻箱子,裡面盛著不死的靈藥。這天人說:「這壺中的藥送給輝夜姬吃。因為她吃了許多地上的穢物,心情定然不快,吃了這藥可以解除。」便把藥送給輝夜姬。輝夜姬略微吃了一點,把餘下的塞進她脫下來的衣服中,想送給老翁。但那天人阻止她,立刻取出那件羽衣來,想給她穿上。
輝夜姬叫道:「請稍等一會!」又說:「穿上了這件衣服,心情也會完全變更。現在我還有些話要說呢。」她就拿起筆來寫信。天人等得不耐煩了,說道:「時候不早了!」輝夜姬答道:「不要說不顧人情的話呀!」便從容不迫地寫信給皇帝。信上寫道:
「承蒙皇帝派遣許多人來挽留我的升天,但是天心不許人意,定要迎接我去,實在無可奈何。我非常悔恨,非常悲働。以前皇帝要我入宮,我不答應,就因為我身有此複雜情節之故,所以不顧皇帝掃興,堅決拒絕。實屬無禮之極,今日回思,不勝惶恐之至。」末了附詩曰:
羽衣著得升天去,
回憶君王事可哀。
她在信中添加壺中的不死之藥,將其交與欽差中將。一個天人便拿去送給中將。中將領受了。同時,這天人把天上的羽衣披在輝夜姬身上。輝夜姬一穿上這件羽衣,便不再想起老翁和悲哀等事。因為穿了這件羽衣能忘記一切憂患。輝夜姬立刻坐上飛車,約有一百個天人拉了這車子,就此升天去了。這裡只留下老公公和老婆婆,悲歎號哭,然而毫無辦法了。旁人把輝夜姬留下的信讀給老翁聽。他說:「我為什麼還要愛惜這條命呢?我們還為誰活在這世間呢?」他生病了,不肯服藥,就此一病不起。
中將率領一班人回到皇宮,把不能對天人作戰和不能挽留輝夜姬的情況詳細奏明,並把不死之藥的壺和輝夜姬的信一併呈上。皇帝看了信,非常悲慟,從此飲食不進,廢止歌舞管弦。
有一天,他召集公卿大臣,問他們:「哪一座山最接近天?」有人答道:「駿河國的山,離京都最近,而且最接近天。」皇帝便寫一首詩:
不能再見輝夜姬,
安用不死之靈藥。
他把這首詩放在輝夜姬送給他的不死之藥的壺中,交給一個使者。這使者名叫月巖笠。皇帝叫他拿了詩和壺走到駿河國的那座山的頂上去。並且吩咐他:到了山頂上,把這首御著的詩和輝夜姬送給他的不死之藥的壺一併燒燬。月巖笠奉了皇命,帶領大隊人馬,登上山頂,依照吩咐辦事。從此之後,這座山就叫做「不死山」,即「富士山」。這山頂上吐出來的煙,直到現在還上升到雲中,到月亮的世界裡。古來的傳說如此。
《竹取物語》是日本最早的一部物語文學作品,與《伊勢物語》同被稱為日本平安時代物語文學的先驅。其後問世的物語文學經典巨作《源氏物語》於書中也指出《竹取物語》是「物語鼻祖」。《竹取物語》出世年代有各種推測,一般說法是十世紀初,作者不詳,多數學者推斷是男性,且具備相當佛典、漢籍的教養,以及和歌的才華。現在流傳下來的版本,雖幾經修改,但整體而言仍保持古代小說的風格。
《竹取物語》又稱《輝夜姬(Kaguyahime)物語》,「竹取」即伐竹之意。……
——賴振南,〈日本物語文學之祖《竹取物語》〉
開始閱讀豐子愷的作品。
除了已經借閱楊牧編選的四冊散文集,同時也找出三本物語,其中一本正是《竹取物語》。
以下摘要分享本書最後一個章節〈天的羽衣〉,試讀看看豐子愷的譯筆吧!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45678
竹取物語:輝夜姬傳奇
作者:豐子愷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2/05/23
本書是日本最早的物語作品,又稱《輝夜姬物語》。作者與創作年代不詳。後人所創作的仙女故事,皆多以此為原型,也曾多次改編為電影、漫畫等。
一般認為此書完成於平安時代前期,但實際年代不明。故事寫了一位伐竹翁在竹林中取到一小女孩,身長三吋,老翁為她起名為「細竹輝夜姬」,意思是夜間也光彩煥發。
羽衣著得升天去,回憶君王事可哀
「輝夜姬」經過三個月,長成亭亭玉立的美少女。各方貴族子弟都想向她求婚,尤以其中五位為最。於是她答應嫁給能尋得她喜愛的寶物的人,結果求婚者無一成功。皇帝聽聞有此美女,想憑藉權勢強娶,也遭到她的拒絕。某天中秋月圓時,輝夜姬在眾茫然失措的凡夫俗子面前,穿上羽衣,乘著飛車升天,奔向滿月而去,成為仙子。而辛苦養大輝夜姬的老爺爺和老奶奶,只好目送她的離開。
從此之後,皇帝下令,距離月亮最近的山為「不死山」,即為今「富士山」。
作者簡介
豐子愷(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
中國浙江崇德(今嘉興桐鄉市崇福鎮)人,散文家、畫家、文學家、美術與音樂教育家,原名潤,又名仁、仍,號子覬,後改為子愷,筆名TK。師從弘一法師(李叔同),以創作漫畫以及散文而著名。
【Excerpt】
〈天的羽衣〉
……這樣那樣地過了一會,已經將近夜半子時。忽然竹取翁家的四周發出光輝,比白晝更亮。這光輝比滿月的光要亮十倍,照得人們的毛孔都看得清楚。這時候,天上的人乘雲下降,離地五尺光景,排列在空中。竹取翁家裡的人,不論在屋外或屋內的,看到了這光景,都好像被魔鬼迷住,茫然失卻知覺,全無戰鬥的勇氣了。有幾個人略有感覺,知道這樣不行,勉強拿起弓箭來發射。然而手臂無力,立刻軟下去。其中有幾個特別強硬的人,提起精神,把箭射了出去,然而方向完全錯誤。因此,誰也不能戰鬥,但覺神志昏迷,只得互相顧視,默默無言。
……
這時候,以前關閉的門戶,都自動地打開,窗子也都自己敞開了。被老婆婆緊緊地抱著的輝夜姬,此時翩然地走出來。老婆婆想拉住她,無論如何也拉不住,只得仰望而哭泣。老翁無可奈何,只是伏地號啕。
輝夜姬走近老翁身旁,對他說道:「我即使不想回去,也必須回去。現在請您歡送我升天吧。」
老翁說:「我這樣悲慟,怎麼還能歡送?你拋撇了我這老人而升天,叫我怎麼辦呢?還是請你帶了我同去吧。」說罷哭倒在地。輝夜姬煩惱之極,不知怎樣才好。
後來她對老翁說:「那麼,讓我寫一封信留在這裡吧。你想念我的時候,就請拿出這封信來看看。」說罷,便一面啜泣,一面寫信。她的信上寫道:
「我如果是同普通人一樣地生長在這國土裡的人,我一定侍奉雙親直到百年終老,便不會有今日的悲働。然而我不是這樣的人,必須和你們別離,實在萬分遺憾!現在把我脫下來的衣服留在這裡,作為我的紀念物。此後每逢有月亮的晚上,請你們看看月亮。唉!我現在捨棄了你們而升天,心情就像落地一樣。」
於是有一個天人拿一隻箱子來,箱子裡盛著天的羽衣。另有一隻箱子,裡面盛著不死的靈藥。這天人說:「這壺中的藥送給輝夜姬吃。因為她吃了許多地上的穢物,心情定然不快,吃了這藥可以解除。」便把藥送給輝夜姬。輝夜姬略微吃了一點,把餘下的塞進她脫下來的衣服中,想送給老翁。但那天人阻止她,立刻取出那件羽衣來,想給她穿上。
輝夜姬叫道:「請稍等一會!」又說:「穿上了這件衣服,心情也會完全變更。現在我還有些話要說呢。」她就拿起筆來寫信。天人等得不耐煩了,說道:「時候不早了!」輝夜姬答道:「不要說不顧人情的話呀!」便從容不迫地寫信給皇帝。信上寫道:
「承蒙皇帝派遣許多人來挽留我的升天,但是天心不許人意,定要迎接我去,實在無可奈何。我非常悔恨,非常悲働。以前皇帝要我入宮,我不答應,就因為我身有此複雜情節之故,所以不顧皇帝掃興,堅決拒絕。實屬無禮之極,今日回思,不勝惶恐之至。」末了附詩曰:
羽衣著得升天去,
回憶君王事可哀。
她在信中添加壺中的不死之藥,將其交與欽差中將。一個天人便拿去送給中將。中將領受了。同時,這天人把天上的羽衣披在輝夜姬身上。輝夜姬一穿上這件羽衣,便不再想起老翁和悲哀等事。因為穿了這件羽衣能忘記一切憂患。輝夜姬立刻坐上飛車,約有一百個天人拉了這車子,就此升天去了。這裡只留下老公公和老婆婆,悲歎號哭,然而毫無辦法了。旁人把輝夜姬留下的信讀給老翁聽。他說:「我為什麼還要愛惜這條命呢?我們還為誰活在這世間呢?」他生病了,不肯服藥,就此一病不起。
中將率領一班人回到皇宮,把不能對天人作戰和不能挽留輝夜姬的情況詳細奏明,並把不死之藥的壺和輝夜姬的信一併呈上。皇帝看了信,非常悲慟,從此飲食不進,廢止歌舞管弦。
有一天,他召集公卿大臣,問他們:「哪一座山最接近天?」有人答道:「駿河國的山,離京都最近,而且最接近天。」皇帝便寫一首詩:
不能再見輝夜姬,
安用不死之靈藥。
他把這首詩放在輝夜姬送給他的不死之藥的壺中,交給一個使者。這使者名叫月巖笠。皇帝叫他拿了詩和壺走到駿河國的那座山的頂上去。並且吩咐他:到了山頂上,把這首御著的詩和輝夜姬送給他的不死之藥的壺一併燒燬。月巖笠奉了皇命,帶領大隊人馬,登上山頂,依照吩咐辦事。從此之後,這座山就叫做「不死山」,即「富士山」。這山頂上吐出來的煙,直到現在還上升到雲中,到月亮的世界裡。古來的傳說如此。
自訂分類:Selected & Extracts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