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師專輯】
擇善固執的教育家辛志平
辛志平繪像,汪士侖繪
辛志平(一九一二年九月十八日-一九八五年六月二十五日),廣東羅定人,畢業於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系。歷任防城縣立鄉村師範、黔江中學教職、訓導主任及中山大學助教。後辭教職投身抗戰行列,直到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奉派接掌新竹中學,治校三十年被譽為「竹中之父」,《天下雜誌》遴選為「最有影響力的教育家」。
一九七0年代某日新竹中學禮堂正舉行著每月一次的動員月會,辛志平校長站在講台上,一位陳姓學生依規定上台報上自己的姓名與學號以示負責,接著就開始「放炮」,以慷慨激昂的聲調說:「我們每次早會遲到,就會被教官抓去罰站寫悔過書,校長最近連續遲到,就在朝會上跟我們說,是他的錶慢啊,一下又說他的三輪車夫來得遲啊。這些表面上聽起來雖然是很有道理,但都是不成理由的理由。我們學生既然遲到要受處罰,那校長跟我們師生是一體,校長遲到照樣要受處罰才可以,怎麼可以我們學生受處罰,校長卻逍遙法外,太不公平了。」
辛志平校長聽到這樣的質詢後並未生氣,平和的回答說:「這是我的錯,我說的那些理由,說起來也真的不成理由啦,我一定改過,以後不會再遲到。」
在幾十年前,「思想」還深受箝制的年代,辛志平校長就有這樣的民主素養,只要學生批評的對,他會坦然接受,若學生講的沒有道理,他也不會打斷學生的發言,等學生說夠了,辛校長才開始反駁幾句:「你們這些小海雞不懂事亂講話啦,真是豈有此理,莫名其妙。」
「小海雞」是辛校長的廣東腔,講學生是小孩子,聽起來就成了小海雞。這幾句有點「恨鐵不成鋼」又像口頭禪似的話語不時從辛校長口中蹦出來,讓每位竹中人印象深刻,在相互取笑之餘,也會在腦海裡咀嚼著其中深意。
蓽路藍縷話當年
「讀教育系的人,首先要有終身奉獻教育的心志,願意過著安貧樂道的生活,不然就該轉系。」這是辛志平就讀中山大學教育系時,系主任莊澤宜所說的一番話。聽在辛志平耳裡,他記住了,更成了他一生奉獻教育遵循的行宜準則。
辛志平於一九一二年即民國元年出生於廣東羅定,一九三四年從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系畢業。歷任防城縣立鄉村師範、黔江中學教職、訓導主任以及重慶私立載英中學教務主任,也曾回母校中山大學擔任助教。時值抗日戰爭末期,形勢日益危迨,慨然以身許國,投筆請纓任第三方面軍總司令部少將銜機要秘書,甚受總司令湯恩伯將軍之倚重。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辛志平於是年十月辦理退伍,十一月即奉派到台灣接掌原新竹州立中學。時台灣剛歷經戰火的摧殘,百廢待舉,辛志平慨然接受派遣,目的在「將日人在台所施行的殖民地教育,改變為中華民國的教育。」
當時學校的情況十分不理想,校舍充作軍營,接收的日軍軍火堆滿了禮堂,幾經多方奔走交涉,才逐步讓軍隊移出校園,還給師生一個清靜的教學場所。
另外還面臨師資短缺的問題,日籍老師即將遣返,靠本省朋友推介聘用幾位省籍老師,辛志平向大陸發出十幾份聘書,只來了兩位,不得以暫時繼續徵用日籍老師,以免絃歌中輟。日籍老師教的限於數理、英文、體育等科目,國文、史地、公民則由本國籍老師來教。辛志平博學多聞,自己常代學校老師的課,除了數學及自然學科外,什麼課都能教。除了師資短缺還面臨教材缺乏的問題,光復之初,因為大陸各書局尚未完全復員,要買課本十分不易。再者日籍老師不懂中文,省籍學生中文程度均差,因此教材只有自己編,如歷史教材是用辛校長親自編寫的《台灣的淪陷與光復》,數學教材則由隨辛校長來台擔任訓導主任的彭商育老師負責編撰。彭老師是數學高手,在竹中培育出許多高材生,獲得諾貝爾獎的李遠哲即是其高足,他編的教材也獲得全省許多中學沿用。
初期語言溝通也是一大問題,因為當時大家都不會講國語,辛校長又講一口廣東腔調的國語,一站上講台說話,師生全都傻眼,有如鴨聽雷。幸好時任教務主任的客籍羅富生老師,曾在日本中央大學選修過「第二外語」學習過中文,所以他成了辛校長的即席翻譯,才逐漸解決這個「雞同鴨講」的尷尬問題。加上學生的學習及適應能力較強,一年後就讓教學步上正軌了。
二二八師生情篤
一九四七年台灣發生嚴重的省籍衝突事件,亦即二二八事件。此事件原發生在台北,卻慢慢擴及全省,新竹地區亦難倖免。當時一些青年學生也積極參加所謂「清算貪官汙吏」的行列,掃蕩的範圍包括東門辛校長宿舍的住宅區。
他們一進入辛校長的宿舍,看到辛校長一臉驚慌,同學就跟校長說,他們是來清算貪官汙吏,但校長是教育家,請他不必害怕,他們是來保護校長一家人。辛校長知道學生的來意後才放心,把躲在天花板上面的七歲兒子,以及時任新竹女中教師的校長夫人攙扶下來。不過同學也擔心如果激怒的的群眾不了解辛校長是教育家,一起把他當作貪官汙吏來處理的話就麻煩了,所以就決定把辛校長一家護送到一兩公里外,新竹中學校園內日據時代稱為「學寮」的學生宿舍由學生保護。辛志平校長的兒子由幾位同學輪流揹著,步行至十八尖山下新竹中學的學生宿舍,住在學校附近住宅區不少大陸籍教師也到此避難。
不久,政府軍隊開始採取鎮壓行動,四處通緝「活躍份子」,部分省籍老師遭到通緝,曾受學生保護的辛校長也設法掩護,辛校長先將老師們藏在家裡,再派人護送到台北親戚家避難。事件趨於平靜後,還為無辜涉案師生大力開脫,甚至甘冒時諱,挺身而出為被株連的師生擔保,不少師生因而逃過一劫。這段二二八患難師生情,成為當年竹中師生情篤的一段佳話。
五育並重力抗升學主義歪風
初掌經過戰火蹂躪的新竹中學,面對硬體設備嚴重不足及師資缺乏,辛校長仍悉心闢劃,手訂「誠慧健毅」為校訓,德智體群美諸育並重為目標,堅持高中為通才教育之理念,注重學業之餘,也要講求身心均衡發展,因此視體育、音樂、美術與國英數等主科同等重要,不及格也會被留級。
依此準則,游泳必須游過廿五公尺,否則不得畢業;跨越十八尖山的越野賽跑,按組別或年級必須跑完四千至六千公尺,無論水上或陸上運動會,每人須至少參加一項,每次游泳比賽辛校長都親自以「跳水式」揭開水上運動會的序幕。
美育方面,上音樂及美術課也常成為竹中生的「夢魘」,早年美術老師李宴芳都要求要帶水彩、調色板和圖釘四顆,缺一不可,否則就這裡「拿(扣)」掉一分那裡拿掉一分,被扣分的學生向辛校長抱怨,校長則說這是對的,這是一種「人格教育」。音樂方面,學生一聽到蘇森墉老師也會「嚇破膽」,他嚴格要求學生要會看譜視唱,要懂樂理及懂得音樂欣賞。在這種氛圍陶鑄下,新竹中學的管樂隊及合唱團成績斐然,合唱團曾十度蟬聯全省高中組合唱比賽冠軍。
凡此,當時竹中學生引以為苦,如今卻津津樂道。曾任新竹市長的許明財不諱言因某些學科不及格被留級,他卻毫無怨言,他認為在好校長好老師教導下沒學好,自己要檢討,並不覺得委屈。事實上,辛志平主掌竹中時期,大學聯招錄取率只有百分之十幾,竹中畢業生考取台大的差不多佔百分之七十,一九五七年台灣省公私立高級中學學生畢業會考,竹中榮獲全省第一。可見竹中人不只術科成績傲人,學業成績也極具口碑。
辛校長另一項執著就是學生品德的養成,眾所週知新竹中學有三大鐵律:不准作弊、不准偷竊、不准打架,凡觸犯這三大鐵條者一律勒令退學,絕不講情面。不過對於被退學的學生,辛校長也不會不顧其前途,他會多方為學生另找「出路」。如前新竹市長施性忠違規被退學,其父帶著孩子來向校長求情,辛校長說:「新竹中學依規不能破例,但是你想轉往哪所學校,我可以幫你寫介紹信。如果喜歡以後也可以考插班回來。」施性忠順利轉到高雄中學。辛校長說:「我很不願意將學生退學,會這樣表示竹中這個環境與我的教育方式對這個小孩雞(子)不適合,但也不能因此犧牲他受教育的權利,所以我願意幫助他們換個環境。」
有人謂辛志平以「斯巴達精神」在鍛鑄竹中人,從上面他所訂的種種嚴厲校規看似言之有理,但從他對退學生的處理方式,也可看到辛校長鐵漢柔情慈悲的一面,為了落實他的教育理念,不得不擇善固執。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將諾貝爾獎官方核可副本送給竹中,足見奠立其一生學問視野的基礎是「高中」而非「大學」,正可與辛校長的治校理念相互輝映。
校園民主自由先鋒
前面提到辛校長在動員月會上允許學生公開批評校政,他也虛心接納對的批評,可說是倡導校園民主自由之先鋒,在那個威權當道的年代,的確是需要極具前瞻性的勇氣與智慧才辦得到。
辛志平自身為國民黨員,忠黨愛國之熱忱時人共睹,每屆高三學生,都獲贈親筆簽名之「中華民國憲法」小冊一本,且於三民主義課程或集會中,就憲法內容及精神詳加講解,使學生瞭解國家根本大法之重要,進而產生愛國之心。但他認為學校為學術機構,並不鼓勵學生參加黨團活動,亦不主張學生集體入黨,絕對尊重學生個人意願,強調人格、知識成長,摒棄積習成風的教條灌輸。學校教學活動力求正常化,不因某些要員蒞臨而有所變動,除扶輪社外,他本人也從不參加非關教育文化之會議與活動。竹中圖書館可以找到《自由中國》雜誌及不少被當年列為禁書的二三十年代大陸作家的書籍,更大膽起用被情治單位列為「思想」有問題但教學能力強的教師,他認為他只是「為國留才」,可謂膽識過人。如此自由學風,造就不少檯面上的人物如鄭愁予、劉家昌、張系國、李遠哲,苦苓,蔡詩萍,許信良、林濁水等,也是竹中人今之台北市長柯文哲提到辛志平校長,在白色恐怖時代無懼威權,身體力行倡導思想自由開放,對他一生影響甚深。
辛志平治校成績有目共睹,曾有數次升遷機會,他都一一婉拒。一九七五年,辛校長在竹中服務滿三十年屆齡退休,歷屆校友及在校師生曾擬多項歡送計劃,均遭拒絕,僅許以設置「辛志平獎學金」基金會,以嘉惠學子。
辛志平曾自評一生功績:「我一生中只做兩件事,一個是參加抗日戰爭,另一件事就是當新竹中學的校長」。
辛校長退休後,居室蕭然,恬逸自適。一九八三年赴美宣慰海外學人及校友,不意在歡迎席上突然發病,送醫急救後轉回台大醫院治療,逐漸康復。惟從此體力漸差,一九八五年夏,終因突發急性心肌梗塞症不治去世,享年七十三歲。
辛志平為新竹中學光復後第一任校長,一做三十年,竹中人尊他是「竹中之父」。前教育廳長陳雪屏特別送給辛校長一幅字:「倚闌發長嘯,援筆記舊遊,想見同來者,俱非第二流。」辛校長勤儉篤實,待人以誠,不畏權勢,不受金錢誘惑,堅持凡事合情、合理、合法,信守公平、公正、公開的三大原則,被《天下雜誌》遴選為全台六十位風雲人物之一,譽為當今最有影響力的教育家。以上諸美譽,想來也是對這位具哲人思維的教育家最終以及最真切的肯定。
新竹中學一景
新竹中學辛志平校長故居
辛志平的座右銘:誠、慧、健、毅。西諺「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
參考資料及書目:維基百科、新竹中學校史館、黃春木編撰《無私與大愛-辛志平校長的故事》、辛志平校長口述歷史。
(原載2025年廣東文獻七月號)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0樓. 刁卿蕙2025/10/09 09:35
六月說的對極了!從一件那麽勇的小小泳褲,真的就反應出辛校長的人品,以及治校的風格。
竹中的辛校長紀念館若要收藏,我會勸他割愛。
- 9樓. 刁卿蕙2025/10/07 18:06
六月好,趁妳po了新文,來訪這篇的人較少了,我請吾家的“竹中小海雞“找出珍藏一甲子,随他游遍五湖四海的那條泳褲,給有興趣的人瞧瞧(由他本人穿着示範喔)。
- 8樓. 府城古意廣衡藝術郭老師2025/10/01 21:25讚讚好好的!
感謝您與我都欣賞也有按讚了
謝謝!* 六月 * 於 2025/10/01 21:32回覆
- 7樓. 刁卿蕙2025/10/01 08:14Hahaha...對,他們最惜的就是老妻哈哈哈!
* 六月 * 於 2025/10/01 21:31回覆
- 6樓. 刁卿蕙2025/09/26 17:44
六月好,吾家的竹中小海雞讀了貴文,他說高三當然是要游50公尺,不是25公尺。高一入學游不到20公尺,就要進丙組加強班。
辛校長一向大公無私,入學時的純黑布棉質
緊身泳褲使用至今仍完整合身,只是泛白。
- 5樓. 雲明2025/09/25 08:49辛志平校長故居是新竹中學舊有教職宿舍,現在是市定古蹟,內有餐廳經營。
一牆之隔,外頭是繁忙的市區與高樓,走入門庭,恍若到了另一時空。 - 4樓. Ryder2025/09/25 04:10—
我的一個同學恰好是數學老師彭商育先生的女兒。彭老師的女兒整天笑嘻嘻,非常好相處。可見其家教之好。彭老師是數學高手,在竹中培育出許多高材生,獲得諾貝爾獎的李遠哲即是其高足,真是不簡單,女兒一定深以其父為榮。* 六月 * 於 2025/09/25 08:29回覆
- 3樓. 刁卿蕙2025/09/24 07:16
謝謝六月的回覆,如沐春風。
不過,一樣米飼百樣人。有的小海雞長大後,變得“毋ㆬ˫成ㄐㄧㆩˊ猴ㄍㄠˊ”
- 2樓. 小彩的美加台生活2025/09/24 03:42這就是風骨.我一個同學就是竹中畢業.每每提到他是竹中畢業就有一份驕傲感.因為他曾被辛校長教過.
- 1樓. 刁卿蕙2025/09/23 11:24
吾家先生就是辛校長治下的其中一隻“誠毅健慧”小海雞。
他對辛校長感念甚深,有次返台遇颱風天,他還拉着我到竹中校園辛校長的紀念碑前,風雨中,兩人深深三鞠躬。
貴文提及的體育、音樂以及美術嚴師們的名字如雷貫耳,每回聽都令我興味盎然。先生到今天還珍藏着那件竹中游泳褲呢,竟還合腰圍!
沒錯,辛校長的教育宗旨就是得德智體群美兼具,他自己也在學習,被學生這樣當眾羞辱,他也完全接受並自我改進,放眼當今教育家,多少人有這樣的胸襟器度?妳先生有幸成為辛校長口中的「小海雞」真的很幸運。
* 六月 * 於 2025/09/23 23:12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