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房 arttiaobooks.blogspot.com
花園 tiaoart.blogspot.com
(凡走過的必留痕跡 :)
-
2025/04/26 11:22讀譯進度: 2025/4/28, 卷三 P.284刁卿蕙 於 2025/04/28 09:14 回覆
-
2025/04/25 21:02
今天音樂會是鋼琴與長笛合奏。其中伯恩(Francois Borne,1840-1920)所編寫的「卡門」長笛幻想曲(Carmen Fantasy),如長笛家洪敬婷所言,是首長笛炫技曲,包含了歌劇《卡門》曲式結構的菁華,長逾十分鐘,自是精彩絢麗。
鋼琴家楊千瑩演奏前,簡介了巴哈的平均律。我知道十二平均律曲集在西方向來被喻為鋼琴曲目舊約聖經,但對於“賦格”這個深奥的名詞,從來就没搞懂過。聽了楊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和示範,我好像摸到一點兒邊。回到家繼續Google, 卻讓我大吃一驚:
十二平均律的發明者是朱載堉(音玉)。 是明代著名律學家、歷學家、音樂家。 他不僅創建十二平均律,還製作了世界上第一架定音樂器。 所以,十二平均律是中國的文化產物。
今天可真是長知識了!
(WiKi)"西方真正掌握十二平均律,並非斯特芬,而是梅森,比朱載堉(1536—1611)晚了數十年".
德國物理學家赫爾曼·馮·亥姆霍茲(1821-1894)在所著的《論音感》一書中寫道:「中國有一位王子名叫載堉,力排眾議,創導七聲音階。而將八度分成十二個半音的方法,也是這個富有天才和智巧的國家發明的」。李約瑟說:「朱載堉的平均律公式可以被公正地看做是中國兩千年來聲學試驗與研究的最高成就......第一個使平均律數學上公式化的榮譽確實應當歸之中國」
---------
我相信赫爾曼·馮·亥姆霍茲這位德國的嚴謹科學家之言。是朱載堉首創,經由當時的耶稣會傳教士帶回西方。這解釋了時間落差。
至於批評者,如美國學者弗里茲·庫特納(Fritz A. Kuttner (1903-1991)並不具專業訓練及背景。
刁卿蕙 於 2025/04/26 08:45 回覆 -
2025/04/25 10:23
今日她最靓!刁卿蕙 於 2025/04/25 10:24 回覆 -
2025/04/23 19:15
4/23/2025, 老地方下午茶。好新聞沒有,卻有個令我齒冷的壞消息:這餐廳的盤子變小了!
-
2025/04/22 09:42今晨4/22/2025, 獻上茉莉馨香5朵,祈禱主幫忙再選出位好教宗。
-
2025/04/21 18:45
今外食,餐桌旁有個“動物園”,擺拍甜點,像辦家家酒,感覺更好吃了。
我們辦桌,水果一定要用最大盤的啦!
這裏的浪浪被照顧得很好,對人友善。經過時,牠常會主動蹭到我們脚邊。
另一隻躲貓貓,毛色很像,精神也飽滿!
-
2025/04/16 20:13
今上山踏青,在步道看到一隻美呆了的蜥蜴,真是又美又呆!
燦燦晨光下,牠渾身閃金,身形流線,穠纖合度,
呆在原地讓我們欣賞個够。
-
2025/04/16 07:12
-
2025/04/13 21:33
4/13/2025 三國群英會,道不盡千古英雄故事,當然還有聰明反被聰明誤。從蔣幹過江、盜書、曹操中計斬二將、孔明草船借箭,到周瑜打黃蓋,壯别....上下兩場逾三小時,復興劇校的青年藝術家,出相入將,複刻三國演義中的經典,個個唱作俱佳。飾演魯肅和孔明的張玲菱,尤其唱功繁重,韻味十足!另,飾演黄蓋老英雄的竟是位大一小男生,台風穩健,可圈可點!
王璽傑飾演周瑜 ; 于銘賢飾演黃蓋
-
2025/04/11 21:03
(4/11 /2025)看到會場史坦威三角大鋼琴旁擺放的小古筝,對這場「中西合璧」的演出,老實說一開始有些擔心,這個扁長的小音箱,要如何與那個大塊頭爭鳴?
聽完《雲裳訴》(周煜國作曲),這才了解我小觑了中國這個有2500年歷史的古筝。錦瑟無端僅5音21弦,其雷霆萬鈞處,其飄然翔雲之姿,竟令88個黑白鍵相形見絀!以馭駕凌虛之虹勢,一弦一柱競逐大唐華年!
這得歸功於演奏古筝的蕭匡妤實在太出色,是她賦予了這樂器、這首曲子,磅礴之氣場!
鋼琴家陳相瑜老師在演奏前簡介中國古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