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的「白腹仔」等同「闊腹」嗎?
2021/10/21 12:51
瀏覽10,615
迴響3
推薦23
引用0
最近在查看《閩南語辭典》,看到「白腹仔」與「闊腹」都解釋為臺灣馬加鰆。但其實「白腹仔」與「闊腹」是兩種不同的馬加魚,您有興趣知道嗎?
《閩南語辭典》對於「白腹仔」與「闊腹」詞條分別解釋如下:
(1) 白腹仔:音讀是pe̍h-pak-á。釋義是臺灣馬加鰆。魚類。體型長而扁,魚腹部位呈銀白色,魚身長大約三十至四十公分左右,是一種經濟價值高的食用魚。近義詞是闊腹。
(2) 闊腹:音讀是khuah-pak。釋義是魚類。臺灣馬加鰆,鯖科,體延長,側扁,中央脊長而高。背鰭前半部為黑色,後面為白色有黑緣。本島各地皆有產,以西部沿岸較多,是經濟價值高的食用魚。近義詞是白腹仔、白腹。
根據中研院的《魚類資料庫》,白腹仔是臺灣馬加鰆沒錯,但是闊腹卻是高麗馬加鰆,可見得《閩南語辭典》的解釋有錯。
台語的白腹仔是因這種魚的腹部位呈銀白色而得名,但是台語的白北仔卻只是跟白腹仔同音而已。可是在谷歌做關鍵字搜尋,若輸入「白腹仔」得 2,150筆,若輸入「白北仔」得3,450筆。也就是說,正寫「白腹仔」的資料量反而比「白北仔」還少。
至於闊腹因何得名呢?經查辭典與資料庫都沒說,但是資料庫有說,臺灣馬加鰆的最大體長是76公分,而高麗馬加鰆的最大體長是150公分。由於高麗馬加鰆的體長比臺灣馬加鰆多了一倍,其腹部自然也是比較寬大,故台語將高麗馬加鰆稱為闊腹。
台語的「白腹仔」是指臺灣馬加鰆,而「闊腹」則是指高麗馬加鰆。「白腹仔」與「闊腹」都是馬加魚,但這兩種魚只能說是近似,絕非等同。
[參考資料]
(1)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簡稱為《閩南語辭典》)
(2) 中央研究院/《魚類資料庫》
[相關閱讀]
(1) 白腹仔圖片
(2) 闊腹圖片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3) :
- 3樓. 浮生2021/10/23 21:08謝謝阿國老師用心整理分享,我住家靠近海濱,您所提到的魚種我常食用,但對於其區辨,我今天在您這裡可長了知識。歡迎浮生格友回應,根據《魚類資料庫》的介紹,這兩種魚台灣都有出產。這兩種魚的腹部都是銀白色的,但一個叫白腹仔,一個叫闊腹。 王國良(阿國) 於 2021/10/26 22:35回覆
- 2樓. 天涯孤鴻···花窗2021/10/23 01:25謝謝分享
去看了圖片,好像以前吃過,原來我一直把土“?”魚(抱歉找不到),做魚羹很好吃。想成鯰魚了,也算一舉兩得,搞清楚Catfish的中文名。
歡迎孤鴻格友回應,catfish是鮎魚、鯰魚,與馬加魚不同,但這兩種魚都很好吃。 王國良(阿國) 於 2021/10/23 16:28回覆 - 1樓. 旭日初昇2021/10/22 10:09
原來白腹仔是馬家鰆科,闊腹是鯖魚科,
既然不同科就不會是同種魚了。
民間常將外表類似的生物視為同物,難免會指鹿為馬。
謝謝阿國師分享,來此一趟又滿載而歸了!!!
歡迎旭日初昇格友回應,白腹仔與闊腹皆為鯖科,闊腹是高麗馬加鰆,但《閩南語辭典》卻誤為臺灣馬加鰆,這是應改正之處。 王國良(阿國) 於 2021/10/23 16:27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