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左手香」因何得名?
2021/11/02 11:50
瀏覽4,171
迴響2
推薦33
引用0
數年之前,一位朋友問我知不知道有一種香草植物叫做「左手香」?當時我就覺得這個名稱很奇怪,為何左手採摘才會芳香呢?
根據《維基百科》資料,到手香,又名著手香、左手香、過手香、印度琉璃苣、印度薄荷。是一種具有香味的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為在植株上僅淡淡清香,當摘下葉片後,因有傷口散發香氣而得名。
用手去摘下葉片,手上就會殘留香味,這就是為何這種植物的國語名稱會稱為到手香、著手香、過手香。至於台語名稱,則稱為到手芳,而左手香之名 則是「到手芳」的諧音。
根據《閩南語辭典》資料,到手芳,音讀是tò-tshiú-phang。釋義是到手香、左手香。植物名,多年生草本,全株被毛,具濃郁香氣,民間常用作消腫止癢的外用草藥,內服也有解熱止嘔的效果。異用字是倒手芳。
台語倒字與到字同音,音讀皆為tò。
到谷歌做關鍵字搜尋,若輸入"到手香",得5.6萬;若輸入"左手香",得31.7萬;若輸入"著手香",得0.2萬;若輸入"過手香",得0.5萬;若輸入"到手芳",得0.2萬。由搜尋的資料量可知,以使用左手香一詞居絕對多數。國語正寫到手香還有5萬多,至於台語的正寫到手芳,竟然只有少少的2千多筆。
香草植物「到手香」是因為用手採摘而得名稱的,它的國語與台語的多個名稱皆含有個手字,但絕對不是用左手去採才會香,而用右手去採就不香。
[參考資料]
(1)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簡稱為《閩南語辭典》)
(2) 《維基百科》
[相關閱讀]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2) :
- 2樓. 浮生2021/11/06 14:46農地重劃前,我們鄉下到處都有人種植,現在則比較看不到了,它常被用來當成草藥治療傷口的一種功效。歡迎浮生格友回應,阿國住在城市,至今尚未見過此植物,原來它除了芳香,也具有藥效。 王國良(阿國) 於 2021/11/07 16:17回覆
- 1樓. 旭日初昇2021/11/03 11:44
聽聞過此香草名,但沒細究來源。
左手香的確是讓人好奇與不解的名字,
但在富有研究精神的阿國師查證下,終解其因並正名之。
謝謝分享,獲益非淺~
歡迎旭日初昇格友回應,以前初聞左手香之名,覺得不合常理,如今查詢資料,得知果然是取到手香的諧音。 王國良(阿國) 於 2021/11/07 16:18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