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馬內利
馬太福音1﹕18-25
聖誕節快到了。我發現台灣這個不是基督教的國家,聖誕節的氣氛也不比美國少。幾個大城市熱鬧的地方也豎立了大型的聖誕樹,比看看誰的比較高,比較漂亮。還有點燈的儀式。當然這些都是商業的行為,不再有任何宗教的意義。對他們來說,聖誕節的意義並不重要。
今天我要從馬太福音這段記載,來和大家再次的思想兩個名字(耶穌,以馬內利)的意義。一般說來,西方人的名字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只要好聽就好,像Michael, Jennifer 等等都是很多人喜歡取的名字。但是東方人,包括猶太人對取名字就比較講究。很多時候你可以從一個人的名字猜出一些這個人的資料。我有兩個朋友名字都叫「台生」,其中一個是我的準親家。從這個名字,你至少可以知道三件事。第一,他一定是在台灣出生的;第二,他的父母一定來自中國大陸;第三,他的年齡大概差不多66,67歲左右。在聖經裏,猶太人的名字也是有意義的。例如,亞當的意思是泥土,挪亞是得安慰,亞伯拉罕是多國之父,摩西是從從水裏上來。此外,西伯來文的神是el,耶和華的名字叫Yahweh。很多猶太人的名字不是在後面加上el,例如Daniel, Joel, Samuel,就是在前面加上Ye,例如Yeshua。就是繼承摩西帶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的耶書亞。耶書亞這個名字的意思就是耶和華拯救。上帝非常看重名字(第三誡)。以色列人要認識上帝,要先從祂的名字開始。
很多人除了父母給的正名以外,還有綽號。綽號常常是別人給你取的。我們讀書的時候大概都有被同學取綽號的經驗。綽號常常是與一個人的外貌,性格,或所做的事情有關。你們有沒有被取過綽號呢?
今天在慶祝聖誕節的時候,我們要從所讀的這段聖經來認識耶穌的兩個名字。我認為這是很有意義的事。當然聖經裏面給耶穌的稱號很多,例如﹕上帝的兒子,人子,萬王之王等等,但今天我們只要看耶穌和以馬內利這兩個名字。耶穌是上帝藉著天使給他取的名字。21節天使對耶穌的父親約瑟說,「她(馬利亞)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取名叫耶穌。」以馬內利是耶穌的綽號,23節說,「人要稱他的名為以馬內利。」
首先,我們來看耶穌這個名字。其實耶穌的原文就是約書亞,是同一個名字。它的意思是耶和華拯救。拯救什麼?拯救誰?在21節裏,天使已經給了我們這些問題的答案。他說,「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裏救出來。」我認為這是聖經裏很重要的一句話,卻常常被忽略。這句話把耶穌的工作,救贖的目標定下一個範圍。這是耶穌誕生在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作。他為此而生,他的名字為此而取,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裏救出來。
所以,我們要認識耶穌這個名字必須從這句話下手。這裏我們需要先定義兩個名詞,一個動詞。兩個名詞是「自己的百姓」和「罪惡」;一個動詞是「救」。我們要弄清楚這裏所說的自己的百姓是誰?為什麼這些人在罪惡裏?是什麼罪惡讓他們必須被拯救?不救出來會有什麼後果?那麼耶穌要如何救他們呢?為什麼只有耶穌才能夠救他們呢?光是這麼一句短短的話就能夠衍生出那麼多的問題。這些問題是基督教信仰最基本的問題。所有的基督徒必須有很清楚的答案,否則我們的信就會有偏差。
其實,這句話出現在新約的第一章,它把舊約與新約整個連起來。舊約聖經要告訴我們什麼?整個舊約讓我們看見的是一個陷在罪的捆綁卻無法自我掙脫的世界。罪是什麼?聖經裏面的罪當然包括違背道德,違背良心的罪行;但這些罪行的根本來源卻是人背叛離棄創造他們的上帝。詩篇14篇說,「愚頑人心裏說,沒有上帝,他們都是邪惡,行了可憎惡的事,沒有一個尋求上帝,沒有一個行善,連一個也沒有。」
很多人不喜歡讀舊約,為什麼,因為到處都是殺來殺去。他們認為既然是聖經,裏面應該是充滿上帝的愛,鼓勵和平的故事和事跡。罪的題目一直是人不喜歡談的題目。今天很多教會,很多新派的牧師是不講罪的問題,害怕把人嚇跑。好像只要不講罪,罪就不存在了。我們最好多講愛,多講大家喜歡聽的話,聽起來會讓人的耳根比較舒服。這個世界的人喜歡偽裝,把自己的罪遮蓋起來,就像亞當與夏娃犯罪以後,用樹葉編成裙子給自己穿上,遮蓋內心的羞恥。越是所謂文明的人越懂得包裝自己。就像我今天穿這件很體面的西裝,使你們看不到隱藏在我裏面各樣污穢骯髒的念頭。(電影Blood Diamond,內心的貪婪 vs. 外面赤裸裸的撕殺)
整個舊約是人類離開上帝以後的犯罪史。為什麼上帝要藉著那麼多的先知不厭其煩的記載這些事?唯一的原因是,雖然人離棄上帝,但上帝並沒有放棄他們。上帝藉著以色列人的歷史,向人顯明祂拯救的心意與計劃。上帝揀選以色列不是祂最終的目的。整個以色列的故事不過讓我們知道,若不是藉著一種極端的手術,人的罪無法得到解決,無法滿足上帝聖潔與公義的要求。法律的規範,道德的勸說,都無法拴住人犯罪的心。這是一個已經無藥可救的心。好像除了換心,沒有其他的辦法。
那麼上帝的心意與拯救的計劃是什麼?上帝要下什麼猛藥?用什麼極端的手術?上帝如何更換人的心?上帝藉著祂的眾先知,在先知書裏不斷的,隱隱約約透露這樣的信息。人自己無法躲避上帝憤怒的審判;但上帝要為一群祂的百姓設立一條拯救的道路;最後整個世界要回到一個新天新地,全新的創造裏。例如,我們今天所背誦的以賽亞書9﹕6,「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的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上帝,永在的父,和平的君。」這個嬰孩是誰?他什麼時候來到?但是來到以賽亞書53章,我們卻看到另外一番景像。這裏又出現一個人,「他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我們卻以為他受責罰,被上帝擊打苦待了;那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他身上。」這個人又是誰呢?
這樣的預言著實困擾許多舊約時代的人,包括那些說預言的先知。彼得前書1﹕10說,「論到這救恩,那預先說你們要得救恩的眾先知,早已詳細得尋求考察,就是考察在他們心裏基督的靈,預先證明基督受苦難,後來得榮耀,是指著什麼時候,並怎樣的時候。」
以賽亞書前後所說的嬰孩和受苦的僕人,其實就是同一位。今天,我們藉著新約聖經,我們知道這個嬰孩是耶穌,這個受苦難的基督也是耶穌。這位嬰孩是全能的上帝自己,是三位一體上帝裏的聖子上帝。祂卻自己從天上來到地上,降生為嬰孩,不單這樣,腓立比書說,「祂本有上帝的形像,卻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式,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為什麼?為了要擔當世人的罪孽,成全上帝的公義,也顯明上帝的慈愛。唯有這樣,上帝的憤怒才被止住。聖經告訴我們,耶穌成了我們的挽回祭。這是什麼意思?挽回什麼?就是挽回上帝的憤怒,使祂的憤怒不傾倒在一切信祂的人身上,甚至能夠與上帝回復和好的關係,重新成為神的兒女。天使對約瑟說,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裏救出來。這是耶穌這個名字的意義。這也是福音的起頭。
今天傳福音,傳耶穌,如果不讓人明白信耶穌真正的目的,不讓人真正明白我本是一個抵擋上帝,生活在罪惡之中的罪人,不讓人明白只有藉著耶穌我的罪才能夠得到赦免的話,那麼我們所傳的福音不是聖經裏的福音。如果我們所傳的只是告訴人,耶穌有多好多好,你信耶穌可以有這個有那個經驗,可以得到你想要的東西,那麼你所傳的耶穌不是馬太福音裏說的那位耶穌。(今天人如何慶祝聖誕節呢?)
其次,我們要認識耶穌的綽號﹕以馬內利Emmanuel。你們注意到沒有?後面的字尾也是el 。23節說,以馬內利翻出來就是上帝與我們同在。這是我們信仰裏最深沉的所在。(小時候的作文,被老師笑)這個名字真的很重要。如果沒有這個名字,耶穌的拯救就不完全了。這個名字代表一個親密的關係。如果耶穌將我們從撒旦手中搶過來後就走開了,那麼我們還是沒有盼望,因為撒旦隨時會再把我們拉回去。(這是很多人的想法,耶穌拯救了我,感謝耶穌,但從現在起,我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耶穌的拯救不是這樣。凡她所救的,祂必拯救到底。整個馬太福音以上帝的同在開始,也以上帝的同在結束。馬太福音的最後一節,耶穌對門徒說:「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這是何等重要的一句話。今天基督徒知道上帝與我們同在,不是因為我們經驗到什麼神蹟,或是我們的禱告好像應驗了,或是我們自己的感覺。都不是。基督徒知道上帝與祂的兒女同在,就是這句話,就是這個以馬內利。對一個明白真理的基督徒來說,什麼是上帝同在的保證呢?就是耶穌基督的道成肉身。約翰福音1:14說:「道成肉身,住在我們當中,充充滿滿有恩典有真理。」
我們必須常常記得,若不是耶穌的道成肉身,並且完成了上帝救贖的計劃,上帝的同在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今天我們渴望有上帝的同在,唯一的辦法就是躲在基督裡面,知道與神同在這件事,只有藉著耶穌基督才能得到。不是靠我們努力的靈修;不是靠我們努力的行善;不是靠我們努力的參加各種聚會,不是追求雅各的經歷(創28章),都不是。我們所有的好處都在耶穌基督裡。我們的平安,喜樂,生活的力量都來自耶穌基督的身上。我不是說我們不需要靈修,不需要遵行上帝的律法,不需要聚會。但我們要知道,我們作這些事的目的都是為了讓我們更認識基督。我們讀經禱告,聚會,不是為了讓自己更屬靈,使上帝更愛我,而是讓我們更認識耶穌。所以保羅這樣說,「我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為我以認識我主耶穌基督為至寶。」基督呼召我作傳道人,原不是要用世上的學問或方法來幫助人(原文:原不是傳自己),乃是用諸般的智慧,勸誡各人,教導個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的引到上帝面前。(歌羅西書1:28)我們一定要把這件事弄得很清楚。
今天我在你們當中傳道,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讓你們真正認識耶穌。如果我不能做到這點,我就是一個失敗的傳道人。一個真正認識耶穌的人(這也是聖靈的工作,人的眼睛被打開),他的人生必定是光明的,他知道如何生活在這個黑暗的世界裡,他清楚他的方向和目標。這是真實基督徒的生命,以馬內利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