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Macau私人食事#20:譽瓏軒
2018/02/13 22:41
瀏覽221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Macau 私人食事#20:譽瓏軒

真是令人驚豔的一餐。

這樣等級的餐廳,米其林二星,不用我來說好說壞;雖然口味因人而異,米其林推薦也未必人人喜歡。何況我並非遍嘗美食,亦非美食達人,只是偶而興起,挑戰自己的口味體驗。

但譽瓏軒這餐,的確教我領悟一些事。

品味這件事,需要有累積。出生成長在小康家庭,我和大多數同世代朋友一樣,沒有太多機會在豪華餐廳享受美食。等到就業、有收入,常有應酬需要,好餐廳、好菜、好酒、好茶,的確有機會接觸一些。坦白說,缺乏經驗累積的味覺,常常隨著旁人說好,但心下納悶,好在哪裡?卻也說不上來。

大約十年前,有一次請教美食作家。他告訴我,每個人天賦條件不同,但品味可以學習。方法就是,不斷嘗試比較,建立自己的參考系統。

幾句話讓我恍然大悟。後來再念杜威哲學,了解「經驗」的作用,更明白美食作家指導的方法,其中奧義何在。這幾年,學習用心品嘗,相信吃到好的東西,一定會有感覺;除了好不好吃的直覺反應之外,稍微深究,逐漸累積經驗和知識,就能愈吃愈有味。

其實,這和藝術欣賞,或是美感學習,是同樣道理。只有「體驗」還不夠,要能累積成為「經驗」,才能建立心得。至於體驗和經驗的差別,就是另話了。

剛來澳門,免不了「追星」,慕名造訪米其林推薦餐廳;但又為了省錢,只選套餐或點心。想來有些可惜了,坦白說,也不是每次都真心滿意。這次來譽瓏軒,因為晚上不供應點心,順理成章大膽投資。當然,高貴食材如魚翅鮑魚燕窩不碰,菜單上還是有許多大廚推薦的經典菜式,相當物美實惠。

第一回去譽瓏軒,曾經嘗了點心。這次用餐前,再三翻閱菜單,預想如何配菜。也還好先看了菜單,服務人員周到,和客人多方討論選擇與搭配。最近過敏不能吃鴨,點了這裡著名的譽瓏軒炒飯,服務人員主動提及,會請大廚將配料的鴨絲換成叉燒肉。

當然有精彩的前菜和涼菜,略去不談。「花雕蛋白蒸斑球」是菜單上的推薦菜,微煎魚片再進籠蒸,碗裡下層墊著蛋白,中間一層結成膠狀的的花雕,香味撲鼻。酒味和蛋汁融和,襯著魚鮮,非常精彩的一道菜。

譽瓏軒入口處有一座木柴烤爐,荔枝木燒烤是這裡的重點。這天也試了「梅頭叉燒」,上桌就聞到隱隱木香;肉質柔嫩多汁,表皮甜潤帶著一點焦脆。唉,只能說,曾經滄海難為水,以後再吃叉燒,大概很多只能當成豬肉乾。

除了荔枝木柴烤叉燒,譽瓏軒的燒鵝也很出名;可惜近日健康因素謝絕鵝和鴨,錯失美味。孰知,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墊檔的「松露走地雞」意外美味。烤得香脆雞肉,下方藏著松露麵糊醬,盛在炸蝦片上同食,滋味美妙。

甜點的重要,在於美食大餐之後,為飽足感畫上幸福的句點;自然甜點除了美味,視覺效也重要;多半此時味口已足,吃不了太多,眼到口到即使份量不多,依舊是美麗的終章。譽瓏軒和一些高級餐廳同樣,原本就附贈甜點;三隻小甜筒冰淇淋插在一只墊著乾茶的陶壺裡,口味不一;另外還有四樣八件的小點。今天我們又加了烤布丁,以及薑汁燉奶;兩者都點著金箔,精巧討喜。

品嘗甜點時,服務員遞來一封精美卡片,打開看,其中是毛筆手書的祝福感謝,和今天的菜單。這真是個驚喜,讓今天的愉快用餐經驗,因為這張卡片而得長久保鮮。這也是餐廳經營用心的地方,比廚藝,大師名廚各有擅場,難分軒輊;但是比用心和體貼,也可以為餐廳贏得人心。

譽瓏軒裝潢高雅氣派,服務周到;餐廳安排了茶師,為客人挑選和搭配合適的茶飲。寬闊的用餐環境,讓吃飯過程沒有壓力。雖然譽瓏軒近幾年才從一星升到二星,但許多懂食的澳門朋友會認為,譽瓏軒非但沒有過譽,更有挑戰三星的潛力。但是呢,廚藝也是藝術,可以被更多人品嘗、讚賞,對許多廚者而,重要性不下於得到推薦指南的肯定。

當然,這也教我了解,到傑出餐廳用餐,應該細心品味與體會,充實自己的五感經驗;即使因為米其林的推薦而去,如果心中只有米其林,也可能失去了品味的自在。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