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Macau私人食事#26:利苑酒家
2018/05/17 12:35
瀏覽506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Macau私人食事#26: 利苑酒家

今天的主角是這幾片白糕。我很愛這種點心,了解它的身世,十分非常開心。傳奇的利苑酒家,雖然是吃到白糖糕的地點,今天也只是配角。

先交待配角。澳門利苑酒家在威尼斯人酒店,而且位在大運河商場裡。從入口大廳上去,很容易找。以前去威尼斯人,總是不知道要吃什麼? 注意到利苑在這裡,好像得到拯救。與樓下「喜粵」相比,利苑親和多了;和另一家「帝王點心」相較,就口味而言,我更偏向利苑。利苑酒家在港澳地區可是大有勢力,2018的米其林(米芝蓮)榜單,港澳地區的粵菜餐廳一共92家上榜,利苑酒家同名「兄弟」上榜就有8家之多;其中三家獲得一顆星、五家得到餐盤推薦,實在非常爭氣的一門豪傑。澳門這家利苑酒家是餐盤推薦,口味自然也不用我評比,已經具有相當水準。

再來說正事,為什麼讓利苑成了配角呢?就是這不起眼的白糖糕。

小時候跟大人在台北逛街,很喜歡吃一種「倫教糕」;記得最早只有西門町的蜂大咖啡有賣(不一定是蜂大自己做的),擺在朝向成都路的玻璃櫃,在日光燈打照之下白白亮亮,好看又好吃;這是我小時候最愛吃的點心。後來發現世運麵包也有倫教糕,而且到現在還有在賣;我經常光顧世運,就是為了倫教糕。

在愛戀倫教糕的過程中,發現有些店裡,它的名字叫「倫敦糕」,它和London 有什麼關係?在沒有Google的年代,它成了無解的問題。後來在香港偶遇,知道它就是廣港澳地區的「白糖糕」。只是說來奇怪,既然源自廣東但即使港點店裡,也不常看到。甚至問港澳朋友,似乎大家都知道,但也不普遍。

那天在利苑看到白糖糕,立刻點來試。話說,專家點評會要求好的倫教糕要做到「豬糕面,橫直眼」;意思是,面如豬油糕般光滑(豬油糕是一種曾經普遍的廣式零食,香港幾乎絕跡,但澳門還可以看到),內裡要充滿橫橫直直的氣孔;意思是,面白滑內鬆軟。

如果這樣比起來,今天利苑吃到的,就顯得緊實了,看不出來「橫直眼」;反而台北世運的倫教糕比較膨鬆。這裡也要分享一個心得,蒸倫教糕的方法會有影響,在世運的倫教糕上格久看得清楚。世運蒸出來是一大塊方形,再切塊賣;中間部分會比較膨鬆,但周邊部分就會比較緊實。我通常都是買周邊比較結實的部分,這就是個人偏好了。所以利苑的白糖糕偏硬一些,也能接受。另外,傳說倫教地方「歡姐」的正宗白糖糕是甜而不酸;魯迅寫白糖糕也說「味甜冽而清香」,都沒有說到我在台灣吃到的微酸;而利苑的也不酸。到底如何才是,下回直奔順德倫教去嘗了。

最近朋友提供一分素材,才知道倫教糕真正的背景。原來「倫教」是廣東順德的一處地名;而且歷史沿革清楚,而且十分有趣。倫教人梁禮成,清朝咸豐年間在當地經營粥店,一日夫妻吵架,扔下剩粥不管了;隔日當然粥發了酸,不能吃。梁老闆一時奇想,拿粥去蒸,這就發明了倫教糕;那是發生在 1855年的軼事了。當然,如今的倫教糕不用酸粥去蒸,早已經過改良,用材也十分講究。只是做工複雜,如今港澳地區有賣的店也不多了。

話說梁禮成發明倫教糕,改良後成為暢銷產品,到了兒子和孫子,在倫教地方開了倫教糕專門店;只是一家單傳,中間難免起落。這幾年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對文化相對重視,梁家第四代傳人梁桂歡重新振作家傳手藝,做出名號;地方稱「歡姐」的梁桂歡製作倫教糕技法,已經是中國訂定同類食品的安全標準,更在2013年被指定為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歷經百年傳承,這幾塊不起眼的白糖糕,被讚譽為「嶺南第一糕」。

倫教糕傳人梁桂歡,目前在廣東順德開了工廠和專賣店,而且契作有機米保證產品材料來源。除了倫教糕,還有馬拉糕、紅棗糕等食品,廣泛供應順德一帶食店。從一酸粥到如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原來我從小喜歡的倫教糕,身世如此傳奇。

說明了主角倫教糕,配角利苑酒家還有點戲要唱。利苑的點心很有特色,但不是一些店裡做出讓人捨不得吃的可愛造型,這裡點心頗「務實」。我不愛炸物,但這裡的蘿蔔絲酥餅要稱讚一下,一層一層的皮費了工夫,口味也好。另外,腸粉、叉燒酥,都值得一試;還有一道「芹香魚崧水晶餃」有特色,可以一試。港點必試燒賣、蝦餃等丸丸餃餃,看心情隨便點,總之都能盡興,又絕不致於看到帳單停止吸呼。

有誰推薦more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