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樂觀主義者, 也是個按部就班、按表操課的非激進份子, 因此我一直用”船到橋頭自然直”來安慰自己, 時間到了, 答案自然揭曉, 太多擔憂及煩惱是無益的。這句”船到橋頭自然直”包含了三個項目: 船、河流及橋, 缺了其中一項, 這話就不成立了, 因此雖然是樂觀的心態, 可不是坐享其成或無所為而為的被動喔!
(1) 船
“船”代表著自己, 這是自己可以掌控的部分, 我們都是自己的掌舵者, 不論外界環境如何, 終究是自己為自己做下選擇的。然而時間並不等人, 所以船一定會漂動, 因此我們必須有個方向及目標, 按著天時地利人和來操作這艘船。
在商場上, 我們得決定技術、產品、行銷等事項, 象徵性地決定該取那個河道及支流, 以及依天候水文判斷啟航時機, 這樣可以提高”船自然直”的機率, 所以我總是謀定而後動, 然後按著tempo進行, 建立起”樂觀”的本錢。
(2) 河流
"河流”代表著環境, 這是我們不易掌握的部份, 大自然造就了河道及水流, 也經常一夕之間改變了河道及水流, 已經在江上行船了, 但計畫通常趕不上變化, 這就是為何需要掌舵的原因, 總不能隨波逐流或者擱淺翻船了吧!
在江湖上, 常會有身不由己的感嘆, 技術的演變、競爭對手的手段、商業模式的突變等, 常會讓我們原以為的美好前景大打折扣, 甚至還沒到橋頭就翻船了。當今各式顛覆性的商業手法, 以及取代性的技術發展, 使得河道上更是驚險萬分, 要到橋頭的困難度大增, “老先角”如果想靠過往經驗行船, 恐遭滅頂。
(3) 橋
“橋”代表著市場及客戶, 這是杵在那兒的目的地, 河流載著船漂到橋頭, 如果順著勢, 就直直地通過了橋墩, 順利的過橋; 如果河流湍急, 難不免直接撞毀在橋墩上, 剩下殘骸過橋; 也有可能這船就在橋的遠方轉啊轉啊, 就是到不了橋頭。
在商場上, 如果順著趨勢, 了解局勢, 掌握好方向, 操作好工具, 讓船往橋的方向駛去, 要順利過橋就非難事。然而越接近橋, 河流越急, 寬度也變得狹窄, 如果此時緊張慌亂了, 反而容易直不起來, “決戰時刻”就在客戶購買時的決定, 就在ODM award時的開獎名單, 越近橋頭越是慌亂不得。
我還是很樂觀的等待”船到橋頭自然直”, 如果不要越近橋頭越慌亂, 那早早就得準備妥善, 水在流動風在吹, 躲不掉, 憂愁煩惱也無用。接近橋頭時, 可以緊張, 不可以慌亂, 守住船槳, 就可以直直的過橋了!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