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佳煤礦路線走讀-游素娟老師導覽解說
山佳原名「山仔腳」因地處「龜崙嶺山麓」而得名,二戰後正式改名為「山佳」。因產煤且煤礦的質量佳,為了運煤故興建了山佳火車站。
山佳火車站的特色之一是,保留了百年(1928至今)的舊火車站及民國一百年新建的火車站,是少有的新舊並立的火車站。
中國神話中龍生九子,其中「螭吻」(擁有龍頭魚身的造型)牠的特點是擅咬吞,口中冒水潤嗓,依附在建築物上有防火辟邪的作用。切角頂上就立著三隻「螭吻」。這也是山佳火車站的特色之一。
山佳站前廣場,原本是市集,攤販、商店雲集,導致車站不醒目,市民代表們費了一番心思於西元2000年將商店、攤販遷移他處,才有今日的廣場。
山佳火車站因具有以上特色,且站內還陳列了退役的調動車和煤斗車,而不僅站內還是廣場都有很多可愛的動物偶,如長頸鹿、斑馬、綿羊、白熊、熊寶寶、蝴蝶椅等,故成為軌道旅遊、婚紗攝影、走讀煤礦等三大景點。
山佳火車站有兩個月台:一個是靠近站房的岸式月台,另一個是島式月台(位於鐵軌的中央)。 岸式月台供南下列車搭乘,而島式月台則供北上列車使用,兩個月台都是新闢的月台,月台側線約在2012年啟用。 (AI)
原本鐵道是S型,挖了燧道後就截彎取直,也比較安全。而多出來的地就改造成「鐵道地景公園」。
世界標準的鐵軌是十分車,也就是1435mm,是屬於寬軌,而台灣因為山多、彎道多且路窄,所以就採用窄軌,鐵軌寬度只有1067mm,也就是七分車。另外還有台糖的五分車(762mm)及烏來台車的三分車(610mm)和高鐵和捷運的十分車。(有興趣可以仔細觀察喔~)
「鐵道地景公園」斥資八百萬元建了一面充滿山佳火車站意象的七彩馬賽克拼貼,因而吸引了很多的觀光客前來遊覽。
地景公園內的兩輛火車,一輛是「調動車」,若要將火車移至他處,就要使用調動車在前面拉,後面的火車頭就會跟著它跑。編號「DI-1044」其中DI是調動車之意,10表示10噸,44是號碼。最大可拉重達150公噸車子。原本位於新豐車站,製造於民國75年,105年退役後,捐給新北市政府,新北市政府就移至山佳鐵道地景公園來展示。另一輛是「煤斗車」編號「35H-1304,空16,重42」即35噸的煤斗車,空車重16噸,可載重42噸。
在眾多動物偶中,長頸鹿是彩色的,主要是為了標榜「性別平等」。
在前往煤礦區「大豐一號坑」的路上,沿途有陶瓷立體的浮雕,是山佳社區委員會精心製作的。如舊時的甘仔店、跳格子、尪仔標…等等,頓時回到了兒時年代。
「君子巷」又名摸乳巷,意即巷道很窄只能容納一人通過,若兩人硬擠,就會…所以號稱摸乳巷。
「大豐一號坑」在德和街
一開始男女都入坑,但因礦坑內高溫達40度以上,不得已都會脫光衣服,蔣宋美齡女士1964年視察時覺得不妥,故規定女生只能在坑外做運煤、洗煤的工作。
「大豐一號坑」在1984年封坑,因當時有很多坑都連續發生災變,死了277人。蔣經國總統下令將所有的礦坑封閉,免得再發生更多死傷。
「樹林樂山市民活動中心」以前是礦坑(中坑煤礦),造型是模仿礦坑建造的。
96年完成發包,98年正式落成啟用。全部工程費約為新台幣肆仟壹佰柒拾萬元。由樹林焚化廠回餽金支應36300000元,中化回餽金挹注3600000元,不足1800000元由市公所另籌經費補足。可見工程建設資金來源還是非常需要企業金主的大力支持才能順利完成。
#內容豐富,不及備載,若有疏漏請見諒!
#土城社區大學114秋季班熱烈招生中…
#報名專線:(02)2273-6818 / (02) 2273-6819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