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老汪搶灘--小說
2025/03/14 13:17
瀏覽769
迴響3
推薦72
引用0



老汪搶灘

汪來順要從海軍陸戰隊退伍了,他的同僚們決定給他一個最特別的送行宴。老汪是個木訥的老軍官,中校位階掛了十多年,已經58歲,肩上兩顆梅花仍紋風未動,同期同學少數幾位這時還在軍中任職的,肩上掛著的都已是星星。若不是窩在這個後勤補給單位,十年前就該被催退了,所以現在在為他退伍送行的同僚,最老的也都是年齡小他十多歲的了。

老汪一向生活方式極簡,謹言慎行。過去曾有過幾次朋友代為撮和相親,約會過幾次對方就覺得這個人索然無趣,以後就不了了之,因此直到退伍前,老汪仍是孤家寡人一個。他是個老好人,高階坐在低階職,少校庫長的職銜掛了10年仍毫無怨言。難得與人有過口角,而且這個人吃虧當吃補,年輕軍官值勤時想去約會就托老汪代班,他少會有回絕。士兵都稱呼他汪叔,偶而借筆小錢,雙方後來都忘了借還之事,這般情況也不在少。

大家都知道多年來老汪從不近粉味,過去很多人都佔過不少他的便宜,現在也該回饋一點了,於是有人提議集資讓老汪開個葷,餞別席設小鎮唯一的一家酒樓,事前還特別交代老汪要穿著得體面些。那晚九條好漢唱著軍歌步入彩燈閃鑠的酒樓,老汪從沒入過此門,被彩燈閃得步履飄搖,兩位同事還摟著他肩膀,老汪才能順利走進包廂。一坐定,一群粉面釵頭鳳很有默契地分別在男人身邊各自坐下。

領軍的士兵小吳雖然二十琅噹歲,已是個熟門熟路的老司機。他揣摩過;太年輕的女人不夠世故,坐老汪的檯是"烏龜吃大麥",不符經濟效益。於是決定讓阿碧來坐老汪的檯。阿碧30又7歲徐娘半老,風韻猶存;是個老江湖,而且她比任何年輕女人更體貼、、更敬業。阿碧豔光四射一坐到老汪身邊,老汪兩眼就發直了,這輩子何曾見過如此漂亮的女人在面前坐過?

酒過半巡,酒量很有限的老汪兩眼有點朦朧龍,微醺中一絲口沫淌在嘴角。阿碧用濕紙巾幫他抹下臉上汗水和口沫,隨即把老汪有點搖晃的腦袋擱在她的粉白雙峰上。同僚還在勸酒,阿碧端起酒杯說︰
「汪大哥已不勝酒力,阿碧做先鋒,要乾的我來!」
「今天是老汪做主角,妳得要讓他硬起來,再乾幾杯才行。」眾人起哄,阿碧說︰
「不知道他還能不能喝?我得要先摸摸他的底。」

阿碧一把手伸下去,然後抬手做個空捏手爪的動作︰
「不行啦!真的已經軟軟了,不能讓他再喝了。」
「汪叔從沒嚐過粉味酒,我們大家說好今晚一定要讓他盡興,最後這杯交杯酒還是得要喝的。」
小吳出了個點子,讓阿碧自己用兩手端起雙峰,往中線擠緊,然後在凹陷處倒下一小杯酒。另一位士官把老汪的腦袋抬到峰前︰「老哥,打起精神來,把最後這一口乾了,兄弟這份心你收下吧!」

四周響起一陣合唱軍歌︰「風雲起,征塵揚,關山飛渡聲勢壯。拖著砲,扛著槍,滿腔熱血赴沙場!看錦繡大地,山高水長。」
老汪吸一口酒,沒吸乾淨,大家又慫恿他舔,老汪舔兩下頭一歪就睡著了。兩位同僚把老汪架著走出酒樓前,阿碧把一張名片塞進老汪口袋中,名片背後還印上了一枚口紅唇印。

第二天老汪酒醒後,昨晚大部分的事都不記得了,只有那對肉色雙峰在腦袋裡縈迴不去。以往隨著晨昏,每天一樣的上班工作,固定的起居,下班後吃完便當就坐在電視機前,獨自坐到快打瞌睡時,洗個澡就上床睡覺,多年如一日成了習慣。退伍後閒著的第一天卻是特別難過!一個人在附近小公園裡繞著園邊信步走了一上午,下午又騎機車到營區外,繞著營區外圍走了一下午。晚上坐在電視機前,電視裡演些什麼不知道,腦袋裡盡是阿碧巧笑盼兮的容顏。

這樣過了三天,老汪的思想裡忽然冒出一個念想,這是他幾十年來;就連一點輕煙都從沒冒過的爆發突想。我老汪多年來奉公守法,循規蹈矩,不涉聲色,50多年老老實實做人,到此仍是一事無成,孑然一身。現在一下子領了一百多萬元退伍金,也該燒包一下了?從來生活循規蹈矩的老汪,第一件想到的事竟是想要嚐鮮。這晚他又回到小鎮的那家酒樓見到阿碧,老汪希望出資10萬元包養阿碧一個月,經不住阿碧追問,老汪老實說出自己最近剛退伍領到退伍金的事,阿碧因此一口氣加價到20萬元,幾經阿碧在耳根邊搔弄,老汪終究還是答應了。

阿碧是個敬業的老江湖,她知道老男人經不住狂風急雨,到老汪家的第一夜,就像個很體貼的老婆,先摟著老汪逛街吃過晚餐,回家後照顧他洗好澡,再循序漸進讓老汪鑽進溫柔鄉。晨起,阿碧做好美味早餐喚醒老汪用餐,老汪又性起"還要",阿碧還來不急脫衣服,老汪探進阿碧胸口的手忽然一緊,把阿碧上衣前襟拽了下來,然後就左手摀胸,豆大汗珠淌了下來。阿碧去壁櫃取了硝化甘油給老汪服下,但仍未完全紓解老汪的心絞痛。於是阿碧電話就近連絡到附近診所的老涂來宅急診。

老涂以前是附近陸軍部隊的老軍醫,退伍後在小鎮開了間小診所,已經60多歲,也是條破襠老光棍,單身一人沒請護理師協助。來就診的多半是附近部隊裡的人,軍人不收掛號費,藥費也比其他診所便宜,所以慘淡掛診仍可維持。老涂得知老汪偶有心絞痛的問題,就給老汪打了一針抗凝血劑,老汪抽緊的肢體這才鬆緩下來。打完針;老涂的兩眼卻盯在阿碧挺起的車燈上,阿碧這才警覺地拉攏剛才被老汪病急扯下的前襟領口。

阿碧送老涂到二樓的梯口,老涂忽然轉身抵住阿碧,一隻手就探進了阿碧的內衣。阿碧大叫︰「快停手,你在幹甚麼?」老涂說︰「反正妳已經被很多人摸過,讓我摸一下也沒差。」老涂性子已著火,又把嘴對了上去,一股和著菸臭、酒臭的氣味撲鼻而來,阿碧差點吐了出來,手腳一起用力把老涂推出去。老涂一個踉蹌就往梯階跌了下去,然後一直滾到樓下梯口,抽動兩下後就不動了。阿碧下樓摸他鼻息沒了!再驚慌地上樓想告知老汪出狀況了,卻又見老汪癱軟地躺著沒動,鼻孔淌出血來。阿碧驚慌地電話聯繫到醫院急診室,並且提醒對方︰「請盡快來急救!是兩個人。」

阿碧守在醫院急診室病榻旁時,警察和法醫正在老汪的小閣樓上採證。由於死的兩個人都是軍中退伍的單身老榮民,榮民服務處的一組人也立刻趕去,迅速查封老汪遺產。當警察回過頭來到醫院找阿碧問案時,老汪已經斷氣。往後一週時間,警方還有疑問需要阿碧幾次去警局釐清,榮民服務處繼續追問老汪是否還有其他財物在阿碧手中?阿碧心情糟透也沒精神去上班了。

法醫鑑定老汪是因老涂的抗凝血針劑過量;造成顱內大出血,死因腦溢血。老涂不慎失足跌下樓梯,頸骨折斷而亡,兩造都無他殺嫌疑。榮民服務處為老汪辦了一場很簡單的告別式,老汪沒有其他家人和後代,阿碧很夠意思地表示願意扮演"未亡人",在靈堂一側跪謝公祭來人。來參加公祭的都是老汪過去的部隊同僚,有人發現靈堂上的老汪遺照有兩滴水珠掛在臉上,於是有人說︰「老汪最後花的這筆錢值得!還賺得個"未亡人"。」至於老涂在紙棺材推進焚化爐前,都沒有人來關心一下。

處理完老汪後事後,榮民服務處和阿碧間還有官司要打,老汪和阿碧商議"包養一個月"時是有立紙上合約的。阿碧事先已取得前金10萬元,但還未到一個月老汪就嗝屁,這未及履約的後金10萬元就成了懸案。榮民服務處懷疑,這筆合約可能涉及不法交易?而且當事人已不在世,應無繼續履約的必要。但法院判決;合約是在當事人有自由意志時所立,而且合約中並未載明是何事由,可推論為合法贈與或信貸。因此榮民服務處須從查封的老汪遺產中;撥付尾款10萬元交付阿碧。

兩名老芋頭一下子就從阿碧身邊魂斷峰頂,小鎮民間給阿碧取了個渾號「滅絕師太」,阿碧的坐檯因而冷清了不少。老汪的部隊同僚酒聚時,有人說︰「老汪這最後一程終於"搶灘"成功,老來入花叢,做鬼也風流!」大夥兒言談笑中有淚。又有人提及︰「阿碧最近的檯邊颳秋風,生活吃緊。咱們老兄弟老汪的"未亡人"是否也該給她點照顧吧」?於是一群人轉向阿碧上班的那家酒樓。

他們此後就成了一群朋友,在卑微浮世中討生活,現實情況往往是冷酷的,有些事雖然看來不那麼高尚或光鮮,但市井小人物間仍有一些情份是可貴的。

此生無憾--张碧晨(电影哪吒2主题曲)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創作 小說
自訂分類:小說
下一則: 窮得只剩下錢--小說
迴響(3) :
3樓. 旭日初昇
2025/03/16 14:02
--

臨老入花叢情竇初開,始嘗性福美滋味,怎奈魂斷庸醫手裡?

雖是煙花女,倒也有義氣,送君最後一程!!!

我是不嗜酒味的人,酒聚對我而言其實是件苦差事,這輩子喝過最多的酒卻是在海陸時。當年如果我堅持不喝酒,是不可能帶得動那些海陸兄弟的。不過酒聚也有好處,在那個場合人的真性情都現形了。
郁勝2025/03/18 21:54回覆
2樓. vivi 之東張西望
2025/03/15 21:27

江老少小離家,終生無有親人,孤單的一生與遭遇,讓我心酸傷感。

除了長久平靜的日子外,

老天好像沒打算讓老汪過點別人都輕易過得上的日子,

花點錢,或享受一點有個女人的日子。

才有眉目就將他取了去。

人生真的不必以別人的講究來比評和委曲自己能有的,

不能講究的無奈,才能讓人更容易了解自身所能享受的,

是一點也不輸人,是多麼的不易和讓人感恩。

不過,人真的應該脫離人總以為的、非那樣不可的,才算幸福的刻板標準。

有時人生促不及防的終點,是上天給予人最大的幸運,

是為了除卻、避開後來可怕的劫難。

這真的難說。

老汪這最後一場"狂歡",和以下這個故事中的"少華"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一杯濁酒盡餘歡) https://blog.udn.com/PAESI15/179649644
而老汪舊袍澤們去點阿碧坐檯;那種心情也與"我"去點"芷涵"坐檯,藉以懷念少華的的交情,其心情是差不多的。我很不認同這種"自毀式"的短暫狂歡,但我能理解當事者背後難以言喻的心結。
是非由人說,只有那片"真"點滴在心頭。現在這個社會愈來愈缺的就是"真心"!
郁勝2025/03/15 22:34回覆
1樓. 米若絲
2025/03/14 19:55
老汪搶灘成功,走得痛快。
底層的人相互間比較能共情,沒有什麼道理,不需要什麼顧慮。
這是1990年代聽來的故事,只有曾在那種環境生活過的人;才更能體會到其中酸甜苦辣。
阿碧正在走向"人老珠黃",能靠這行吃飯的時日已無多。老汪的部隊同僚們都比他年輕得多,在老汪離世後紛紛去酒樓點阿碧坐檯,已不是基於情色,而是懷念舊袍澤的一種移情作用。社會改變到現在,這種情節發生的可能性應已極低。
郁勝2025/03/15 11:03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