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四十千
對於不聽話的兒女,父母常用「討債鬼」來解嘲,兒女究竟是否來討債?當然沒有根據。《聊齋》有篇〈四十千〉,敘述一位前世欠人家四十千的人,其妻生了一個兒子,從出生到三歲夭折,正好花掉四十千。說明生了個兒子,不是來承歡膝下,而是來討債的。
〈四十千〉故事略以,一位司馬家的總管等待其妻臨盆時睡著了,他夢見有人跑進來說:你欠我四十千,應該還了!當他問何由時,那人竟然走進內室。總管醒來時,其妻產下一子。他覺得很奇怪,於是把四十千放入一個櫃子裡,孩兒所需的費用,都從櫃子裡去取。到了孩兒三歲時,查看櫃子裡還剩七百,此時孩兒正在院子玩耍,總管見狀,便戲稱四十千快用完了,話剛落下,孩子眼睛上翻,死了。總管傷心之餘,請人家購置一個小棺材,詢問價格,正好七百。所以,作者認為:養好兒子,是來報恩的;反之,是來討債的。生不必喜,死不必悲。
本篇是《聊齋》眾多短文之一,全文雖僅二百字,但意義深遠;只可惜,部分情節不夠清楚。無意間,在youtube 找到《前世債今世還》的動畫,創作者補充了若干橋段。其中,原文的總管未具姓氏,該動畫命名為「沈三」。至於沈三何以把四十千放入櫃內?櫃內只剩七百時,何以向孩兒戲稱四十千快用完了,以致孩兒暴斃?原文均無交待;但該動畫敘述沈三係請教算命先生之後,才做此決定。後來,錢快用完了,沈三看孩兒活潑玩耍,不禁感嘆:「不能盡信算命先生的話。」不料話剛說完,孩兒一命嗚呼哀哉。動畫作此補充,與〈廟鬼〉一篇相似(註一),使原文更趨完備。
廣義的「債」,不僅是錢財而已,凡是昧著良心,做了對不起人家的事,都是「債」,亦稱「人情債」;尤其是,暗地裡作壞事,最為可惡,債務更重(註二)。不要以為沒人知道,所謂「舉頭三尺有神明」,即使今世未還,來世也會有「討債鬼」來討債。
註一:參閱【聊齋志異—廟鬼】乙文。
註二:參閱【聊齋志異—考城隍】乙文。
《聊齋》有篇〈四十千〉,敘述一位前世欠人家四十千的人,其妻生了一個兒子,從出生到三歲夭折,正好花掉四十千,說明生了個兒子,不是來承歡膝下,而是來討債的。(註:照片翻拍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dg62dj72t0)
〈四十千〉故事略以,一位司馬家的總管等待其妻臨盆時睡著了。(註:照片翻拍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dg62dj72t0)
他做了一個夢,夢見有人跑進來說:你欠我四十千,應該還了!(註:照片翻拍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dg62dj72t0)
當他問何由時,那人竟然走進內室。(註:照片翻拍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dg62dj72t0)
總管醒來時,其妻產下一子。(註:照片翻拍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dg62dj72t0)
他覺得很奇怪,去請教算命先生。(註:照片翻拍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dg62dj72t0)
於是,他依算命先生的指示,把四十千放入一個櫃子裡。(註:照片翻拍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dg62dj72t0)
凡是孩兒所需的費用,都從櫃子裡去取。(註:照片翻拍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dg62dj72t0)
到了孩兒三歲時,查看櫃子裡還剩七百。(註:照片翻拍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dg62dj72t0)
此時孩兒正在院子玩耍,不禁感嘆:「不能盡信算命先生的話。」(註:照片翻拍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dg62dj72t0)
話剛落下,孩子眼睛上翻,死了。(註:照片翻拍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dg62dj72t0)
總管傷心之餘,請人家購置一個小棺材,詢問價格,正好七百。(註:照片翻拍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dg62dj72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