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發一萬元:政府愛吹牛的結果
2025/10/05 19:29
瀏覽45
迴響0
推薦4
引用0
普發一萬元:政府愛吹牛的結果
政府即將在10月底或11月初,普發一萬元(註一),根據yahoo民調,高達96%的人會去領取,這種可以平白領錢的事情,何須民調,膝蓋想都知道。當民眾拿到這一萬元時,不要高興太早,深入了解之後,原來它是向子孫借來的。
政府所以要普發一萬元,緣於去年稅收超徵五千多億元,在野黨乃在大罷免之前,利用人數優勢在立法院立法通過。起初,執政當局百般不願意,認為此舉會債留子孫,大罷免大失敗之後,為擔心再失去民心,只好咬緊牙關,編列預算予以執行。政府超收稅金而還稅於民,本是理所當然之事;只是,政府所謂「稅金超收」,真是如此嗎?大家都知道,多數機關編列預算時,通常「歲入」都採保守編法,能少編就不多編,以免達不到預期數目,而遭到究責;至於「歲出」能多編就不少編,以免錢不夠用。所以,超收稅金乃是歲入編列不實的結果。
自從民進黨執政以來,幾乎年年稅收超徵,且常常高達數千億元,然後再誇稱係經濟榮景的結果;其實,若按經濟成長率正當編列「歲入」,尚不至於稅收超徵太多。多年來,政府歲出大都高於歲入,不足之數採用發行公債來補足,倘若將超徵五千多億元,用來彌補借貸,或償還累積的國債,那還有錢來普發現金,即以勞保潛藏債務為例,五千多億元可謂杯水車薪。
總之,政府用超徵來誇稱經濟榮景,讓在野黨逮到機會,收攬人心。所以,當大家拿到一萬元,不要以為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有所得必然有所失,只是眼前看不出來而已。倘若政府不改愛吹牛的習性,而陶醉在某一部分的榮景時,不僅讓有識之士當笑話來看(註二),而且還可能輕忽其他問題的嚴重性。
註一:參見https://news.ttv.com.tw/news/11409110000800W
註二:參閱【台灣人均GDP排14名大贏日韓】乙文。
政府即將在10月底或11月初普發一萬元,根據yahoo民調,高達96%的人會去領取,這種可以平白領錢的事情,何須民調,膝蓋想都知道。(註:圖片翻拍自https://news.ttv.com.tw/news/11409110000800W)
這張漫畫生動地說出政府愛吹牛的習性,此一習性不改,而陶醉在某一部分的榮景時,不僅讓有識之士當笑話來看,而且還可能輕忽其他問題的嚴重性。(註:圖片翻拍自114.10.4.聯合報A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