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小陳大約是一個多月前,某天進大樓住家時,看到一位年約60的男士,提著大包小包的蔬果,顯然是剛採購回來。從大廳大門到所住的樓層要經過3次感應鎖管制,看他很辛苦的想拿鑰鎖的模樣,我急忙幫他開門,一問剛好跟我同棟,就隨我進入同棟電梯。
某天下午例行的戶外運動時間,走出大門時,突聞耳邊有招呼聲,回頭一看,原來是他。他得知我要運動,問我可否隨行?邊走邊聊,得知他工研院退休後移民加拿大十來年,育有兩女兩男。大女兒在加拿大完成大學,台大攻碩士後在台積電服務,二女兒在美念書時結識、嫁給韓裔美人,後來夫婦兩人一起到越南傳教。
二女兒就近回台灣待產,借住大女兒家,小陳特地返台陪女兒,買菜煮菜--一手包辦。陳太太則留在加拿大陪兩個兒子,女兒生產時再過來。在多次運動途中,他常接到女兒來電交代買東西。聽他對談的口氣實在不像為人父,更似小弟弟般,雖不能說是誠惶誠恐,但說是小心戒慎也不為過。
後來他告知成長背景,因父親嗜賭,母親三歲時帶著他由嘉義逃到遙遠的宜蘭,這期間從未見過父親。大學時期的某天,其父突然到校找他,心中只有怨恨的他,就一直狠狠的瞪著其父黯然無語轉身離去。
陳太太出自和樂的家庭,家庭背景完全不同。他告訴(未婚時)太太,我的成長過程中沒有父親相陪,因此不懂得如何做父親,但我知道甚麼是壞父親,有信心不會是個壞父親,而妳知道甚麼是好父親,請告知我,我願意學習做一個好父親。
因此從女兒出生,他就戰戰兢兢的養育女兒,唯恐傷害到女兒,讓女兒心理蒙上陰影。某天,十一二歲的女兒突然對他說,很想有個弟弟,他也不負使命的又生了兩個兒子。小陳的母親在他大學時就過世了,陳父已近90,還算健朗,結婚育子後就原諒他了,雖不常去看他,但還是會給他一些生活費。
我常在想為何我們這一代有如此多的父執輩(民國20年次之前)因好賭,而無法善盡為人夫為人父之責?是否當時工商不發達、就業機會不多、謀生不易,又不甘心做工務農這些粗重活,為了盡速發財養家活口而走上賭博的不歸路?其實男人大皆會想要好好經營家庭,讓妻小過無憂無慮的生活甚至滿足他們任何的願望,只是有時謀生很不容易,真的是有心無力啊!!!
- 8樓. 王國良(阿國)2020/03/23 12:44小陳在成長的過程當中,他的父親沒有參與,使得他沒有學習的對象,所以只能做中學。難怪跟女兒相處,都要小心戒慎,深怕有錯,阿國覺得他是一位很負責任的父親。
阿國兄觀察入微,從本拙文中就能直指核心,完美解讀文義。
小陳跟母親兩個人相依為命,有父親等於沒有,更無手足相伴,要如何當個稱職的父親,經營家庭的親子關係,對他而言是相當大的挑戰。
雖未曾親眼目睹他們的家庭狀況,但數次運動相處的時間,他真的如您所說,小心戒慎,深怕有錯的在經營親子關係。
他絕對是個盡責的父親,就好像落實教科書的守則般!!!
旭日初昇 於 2020/03/23 15:04回覆 - 7樓. the flying kite2020/03/22 14:04賭和毒ㄧ樣,都會上癮;任教國中頭幾年,有幾位男同事嗜賭不顧命,不僅透支薪水,還有弄到拿身份證挨家逐戶借錢的(當時身份證上有標職業類別。
家父也嗜賭,而且輸多少贏;我曾探究各種「賭徒心理分析」,歸類出的大致說法是:有些人的基因裡,就需要「賭」這刺激帶來的類似嗎啡的快感。因為這樣的基因缺陷,他們會像亡命之徒似地,不顧一切陷入週而復始,越陷越深的困境中。只有到纏綿病榻,這困境才有解。最近有感不少因上一代父執輩們因嗜賭而造成的家庭悲劇,如舊文表妹的控訴裏頭的錢姑姑丈、本文小陳的父親,另一例就是妳前大作所提先令尊的故事。
除了歸咎於基因缺陷,或許環境諸多因素也讓他們賭性堅強而無法自拔!?
因賭而造成身敗名裂、妻離子散的例子比比皆是,現今又更加多樣化,我倒覺得股市更像是個由政府作莊的大賭場,股民就像賭徒了,不是嗎!?
旭日初昇 於 2020/03/22 15:21回覆 - 6樓. 新天新地2020/03/21 17:04我們家孩子多,自小看我的父親沒怎麼特別教育我們,但他有句名言: 誰賭就脫離父子( 女)關係。
奇怪,沒說毒,酒,菸,只說賭。也許,他的生活中有過因賭傾家蕩產的例子吧? - 5樓. 愛馬2020/03/21 14:51
旭日初昇描寫人很傳神,我在這裏看到各個形形色色的人物與人生縮影,給我許多啟發。
說到賭,以前擲骰子賭,現在在號子賭。在號子賭的,不但合法還美名為投資。人性永遠不變啊!
我對賭有相當的了解。我的家族裡縱使有不少能人,但賭徒也有幾個,從曾祖輩到我這一輩都有。賭與毒一樣,都碰不得的。
芸芸眾生一人一世界,人生縮影各有巧妙,
因此,特別喜歡觀察人,尤其在不同風俗文化的異鄉。
好賭是天性與生俱來的,只是形式不同罷了,投資、事業、感情婚姻、家庭--,面臨各項未知的關鍵時刻,所做的抉擇其實也是某種形式的賭博甚至可說是一生的豪賭。
只是涉及錢財的賭博,容易沉迷無法自拔而傾家蕩產、影響到家庭甚至妻離子散的悲慘狀況。
字裡行間可看出愛馬家世不錯,若家族裏頭能出個賭神,也可列入能人之一。
可惜世上沒有賭神,因此愛賭者下場大多很狼狽黯淡!!!
至於毒,就真的不用說了,一沾即完---。
旭日初昇 於 2020/03/22 11:03回覆 - 4樓. CatCat2020/03/21 13:17
其實現世代仍有很多父輩因為賭而輸了一個家.
所以香港有戒賭熱線.人類賭性難改,只是甚麼樣的賭法而已!
為何特別提到民國20年前?
因我發覺這樣的例子非常普遍,而且影響到下一代(我輩)子女既深且遠,他們受害最深。
台灣南部鄉下還是有賭場或聚賭的現象,其他地方是否如此就不得而知了!!!
旭日初昇 於 2020/03/21 14:54回覆 - 3樓. 意樵2020/03/21 08:47動亂時代
民國20年次之前,成年時期,正值兩岸對抗的年代。
那時期多數人選擇保家衛國。
記得水鬼叔叔告別式時,他連上的同袍還在台灣的人,都不辭辛勞來送別。
各個都年過80歲有餘,當年金門前線的水鬼連都是過命的交情,走一個少一個,因為識字不多又不想留在老家"啃石頭",選擇軍旅。
那年代是個承載國家重任的時代。
不衛國也不保家......認知上的問題。
20年代以前對意樵太遙遠,是古早事了----。
當時台灣還是日據時代,百姓基本上無法受教育,識字者就是知識分子,有讀書能寫信者就是高級知識分子了,80%以上是文盲呢!!!
民生困苦,謀生不易,大家苦哈哈,地瓜配醬菜---就是庶民主食了。
兩岸對抗是民國38年後---,那又是另一部歷史大戲了!!!
旭日初昇 於 2020/03/21 12:00回覆 - 2樓. 14502020/03/21 08:29
現代社會有錢,
所以男人改變賭博轉為外遇了......
- 1樓. 宋子平老師2020/03/20 14:57那個年代,學歷差的,謀生很難。要學技術,還得靠人介紹。
日據時代,南部鄉下能懂幾個大字的就算知識分子了~~~
民間技術大概就是理髮、牽豬公、佃農、農夫、土木工--這些了。
聚賭當娛樂兼謀生---,當代就是那樣。
旭日初昇 於 2020/03/21 11:48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