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兒女返台有件事,至今難忘。
兒子在台灣(讀書、當兵計14年)的時間遠比女兒長(3年),因此在台灣有許多同學與同梯,每次返台與友人聚會的時間遠超過陪我們。
有次,與友人餐敘的第二天,突然很感性地問我:爸,您希望我們回家陪您們嗎?看他問得如此認真,不禁疑惑的看他一眼。他說:昨天聽友人聊到,因父母親已年老,已於兩年前離美搬回台灣陪父母,返台後充分享受天倫,日子過得很踏實。
看他如此認真,我也正色回道:很感謝你有這片孝心,不過,既然送你們出國,就不期望你們回來了。我們會照顧自己,哪天需要人照顧,就用老本請專業看護。你們都會有自己的家庭,就好好過自己的生活,不需要擔心我們。當然,若厭倦國外生活想回國,那就回來,但不是特地為我們回來。
當時,我正在電視看YT,突然有個短片片名映入眼簾:父母的家永遠是子女的家,但子女的家從來不是父母的家,特地請子女一起觀賞。內容是敘述一位從事公職的單親母親含辛茹苦將兒子拉拔長大並到美國留學工作成家,母親退休後興奮地寫信告知她將在台灣資產清理後,前往美國依親。
過了些日子,終於收到兒子的回函,打開信件內附一張支票,寫道:這是還給母親養育我的金額,請母親不要來美國。母親受此打擊,差點想不開。最終走出來的母親寫信給兒子道:這是最後一封給你的信,感謝你事前讓我知道你的想法,免得我人到美國因打擊想不開而成異國冤魂。母親拿著兒子的錢到世界各地旅遊,返台後就皈依佛教。
子女看完後靜默無語,我眼睛餘光看到似乎有感的兒子竟然悄然拭淚。我喟嘆道:一樣米百種人,有如此冷酷無情的孩子,也有百般想陪伴父母的貼心子女--,語未畢,子女不約而同地朗聲笑說:更有那拒絕子女陪伴的無情老爸!
- 29樓. Ryder2025/06/13 00:45.
你讓孩子在國外生活,你會想念他們嗎? - 28樓. 我也可以寫書__是的,你做得到!2025/02/11 17:32讀著怎麼心酸酸?
瑞祥兄吉祥:
更生好友的五叔,逼獨子赴美讀書,不去?以斷絕父子關係逼獨子赴美。
哪年代有子留美何其先煞人?有面子...
十幾年後其父逝世,好友叫堂弟回來辦後事,而遲遲歸來。
我們三人咖啡廳聊天,才知道辭職而歸,再去又要找工作.....
早期留學海外,的確很風光,但有些風光的背後卻是難言的辛酸。
不能奔父喪,相信當事者有其不得不的原因,海外打拼是很辛苦的。
謝謝更生大哥的見聞分享!
旭日初昇 暫 離 於 2025/02/12 14:58回覆 - 27樓. 安安小秋2024/05/18 15:25戚戚焉
我也很希望兒子回台
聽說住養老院,身邊有沒有親人是很重要的,院方會顧忌有親人在身邊的老人,不是光有錢就好了,不知真假
如果小孩回來,又不影響他前途,不是皆大歡喜?先超前佈署美好的未來,相信,就會夢想成真!
先恭喜小秋退休,重新歸隊。
說實在的,尚未認真思考過年老歸處,也未曾想過住養老院。
大抵就與老伴相依,若無法獨立過活,就請專業看護來家照顧。
至於孩子真的想回來自然好,但也不強求,畢竟孩子也有自己的生活。
謝謝小秋的來訪與意見分享~
旭日初昇 暫 離 於 2024/05/18 16:19回覆 - 26樓. Awesome 澳森2024/02/28 23:53悲哀的故事。更悲哀的是,世間真有這樣的事!
謝謝澳森的來訪回應~
雖時有所聞此類悲哀故事,但絕大多數仍然是父慈子孝的家庭。
不過話說回來,現在年輕、乃至中壯年,謀生不易,
為人父母者,已體認到此社會趨勢,盡可能的不加重子女的負擔。
旭日初昇 暫 離 於 2024/02/29 10:11回覆 - 25樓. the dreamer girl2024/02/23 15:59
父母的家永遠是子女的家
子女的家卻不是父母的家
這兩句話深刻描述一位母親晚年的心境
難怪這位媽媽最後看破紅塵皈依佛教
我沒有子女可寄望養老
把自己的身體養好是我能安然度過晚年生活之希望
the dreamer girl~~ 最新作品:
義大利- 比薩( Pisa)
求人不如求己,把自己顧好最重要,
即便有子女與老伴,最終還是要靠自己。
獨處人世,結交幾個知己,逍遙自在,照樣可活得精采,
Amanda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
旭日初昇 暫 離 於 2024/02/25 12:20回覆 - 24樓. 端木豪2024/02/18 23:15
- 23樓. bach12562024/02/11 16:28
您的孩子很用心
知道感恩父母的孩子
以後路走得長遠
祝福您 新的ㄧ年 健康平安
- 22樓. ★我的祖國2024/02/08 06:45Appreciate.....
You are thoughtful and you think for us. - 21樓. 城市小農2024/02/05 15:23夾在時代過渡期的我們
若在更早的年代,孩子衣錦還鄉是一件大喜事,如今卻見善解人意的無情老爸的拒絕。
除非孩子的工作無法在台灣發展就另當別論。或是他們都快退休了,落葉歸根,回來一起生活又哪裡不好?一個人除了工作家庭,自我與親情真的不能兼顧嗎?
確實每個人的命不同,有說與子女緣薄只能好自為之,乖乖認命。然而有些無私偉大的父母,多餘的顧慮是否陷孩子於進退維谷中,然後重複一代又一代同樣的遺憾。
回國利弊可以詳細討論,這樣的大事豈是任長輩單方任性,或以慈愛之名所能阻斷?這是一位親身體會子欲養而親不待苦果的個人想法,在看這篇文章時讓人感慨萬千!。
很感謝小農如此誠懇的感言!!!
個人當然歡迎孩子的探望與陪伴,但若已成家又要長期同住一屋簷下,住家空間被壓縮,對大家都不妥。早期居住三合院,空間夠大,或許情況就會不同。
目前身心健康、行動自如,還不到要人家陪伴年齡。若某天實在老得走不動了,我還是會以請專業人員照顧為優先考慮。孩子若能常來探望,那當然是再好不過,但真的不能強求。
明天要返鄉過年,在此跟小農拜個早年,祝福小農 平安健康,五穀豐收。
旭日初昇 暫 離 於 2024/02/06 11:34回覆 - 20樓. 新天新地2024/02/04 20:22也同祝旭日兄,春節蒙福。
期待您帶回來家鄉的奇趣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