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聲音敏感如我,自有看電影的記憶以來,就對它的配樂特別有感覺,每當劇情的高潮起伏,伴隨音樂的激昂或低迷,總是共振著我的心弦,即使劇情已經淡忘,旋律卻進了海馬迴,繼續循環播放。
繼Quincy Jones之後,我下一本的「音樂說書」主題設定在:電影配樂,找尋搭配閱讀的書籍時,很幸運找到這本由自小留學歐美、榮獲波士頓大學博士的鋼琴家謝世嫻的著作,深入淺出,舉的許多配樂也都是我的最愛清單。
很喜歡作者一開始分析電影配樂的三種境界,也讓我更期待透過這本書去深入了解電影配樂的內涵和技巧分析:
1.一般等級:輔助劇情,在電影裡「裝飾」、「提醒」、「襯托」。
2.高明等級:主宰劇情,有「引出」、「隱喻」的額外功能。
3.天才等級:超越劇情,讓觀眾得到視覺和聽覺兩種不同版本。
一.片頭曲(Opening Music)
作者提供由片頭曲聽結局的兩個方法:
1.大小調:大調偏向快樂、光明,暗示happy ending;小調灰案低落憂鬱,可能是悲劇收場。
2.樂器編制:管弦樂適合於間諜、科幻、動作或史詩戰爭片;單一樂器獨奏偏向敘事性的劇情片。
然後作者也統整出三大類型的片頭曲,讓我們更能迅速掌握了解電影的片頭曲配樂:
1.Jingle型:叮叮噹噹你不忘,包辨識度的配樂反覆播放。
2.非原創型:原因有三:
(1)導演找不到更好選擇。
(2)非原創音樂能呈現核心思想。
(3)非原創音樂是電影主角寫的。
3.一曲到底。
二.主題曲(Main Theme)
意指所謂的音樂動機(Leitmotif),作者特別提到三個電影史上最出名的片頭曲案例:「命運」、「第三類接觸」、「大白鯊」,可以說辨識度最高的主題曲,另外,「星際大戰」的Leitmotif更是百科全書等級,值得深入聆聽。
作者整理出主要五種的主題曲變形手法:
1.變更調性。
2.變化和弦色調。
3.延長或簡化。
4.旋律伴奏複雜化或精簡化。
5.Leitmotif互相重疊。
三.不可缺失的音效與氛圍音樂(Sound Effects & Moods)
重點在認識六種常見的氛圍音樂做法:
1.歌曲和影像的色調同步。
2.完全相反的音樂暗示,顛覆觀眾期待。
3.使用「畫內音樂」以及「畫外音樂」。
4.在關鍵時刻用某種音樂或音效強化moment。
5.用非原創音樂來定位電影時空背景。
6.完全不用音樂,無聲勝有聲。
四.定位時空背景的既有音樂(Source Music)
四種電影音樂的區分法:
1.原創音樂:任何為電影寫的音樂,如「大白鯊」電影主題曲。
2.非原創音樂:電影中使用莫札特或披頭四的音樂。
3.既有音樂/原創音樂:從收音機傳出來的電影主題曲,為這部片新創的音樂。
4.既有音樂/非原創音樂:劇中人演唱夜上海或劇中人以鋼琴演奏出巴哈的樂曲。
五.片尾曲(Ending Music & Ending Credits)
片尾曲的兩種收尾方式:
1.Ending Music:電影結束前最後一首音樂
2.Ending Credits:片尾字幕音樂
另外,針對Ending Credits的五種做法:
1.完全沒出現在電影,但和電影主旋律相似或延伸的流行歌曲
2.和片頭曲一樣旋律的延伸音樂
3.和主題曲一樣的音樂,但稍有延伸或用不同的樂器編制
4.曾經出現在電影中段,不是主題曲的音樂
5.全新的片尾曲(無唱歌)
六.雋永的電影配樂
書裡舉了15位電影配樂大師,除了後面的3位(拉赫曼尼諾夫、莫札特、貝多芬)是古典音樂巨匠外,前面12位則是作者精挑細選的配樂大師,然後挑選出的作品,每個都是非常精彩而雋永,流芳百世、流傳千古。我從中又再篩選一次:
1.「教會」(Ennio Morricone)
https://youtu.be/OMB0eg6yA78?si=ONbKdKqpKQ7SOt_G
2.「新天堂樂園」(Ennio Morricone)
https://youtu.be/LwhtXgmsPZA?si=M_VqZjBVzjpmzIHn
3.「海上鋼琴師」(Ennio Morricone)
https://youtu.be/lgXW6XDnhXA?si=2CNCSpLuLFLt3lRe
4.「大白鯊」(John Williams)
https://youtu.be/5tMqcARKRSE?si=rkib5N-zDAvzymMA
5.「星際大戰」(John Williams)
https://youtu.be/iJyk506RU-g?si=CcvzjRhleIx7sDfF
6.「ET」(John Williams)
https://youtu.be/d5ozwSvjP6s?si=hYGNDQ4vW4CSQf7a
7.「似曾相識」(John Barry)
https://youtu.be/reJKELRxzKM?si=vWNed5mx4r_XuShx
8.「與狼共舞」(John Barry)
https://youtu.be/5nU148c3TCg?si=dmDnhP5dmKn8J3Zl
9.「遠離非洲」(John Barry)
https://youtu.be/SMa7ymgHkpE?si=UvGzVoIfshqxnHSv
10.「雨人」(Hans Zimmer)
https://youtu.be/fKZkIt0QRoM?si=6FHfElY3-HKKSbuj
11.「全面啟動」(Hans Zimmer)
https://youtu.be/h2SXKI3m14s?si=Ybn_6VOVS6N9wCZ5
12.「鐵達尼號」(James Horner)
https://youtu.be/45fBVrnAmEc?si=Qka8wQQRl9IqzXnk
13.「阿凡達」(James Horner)
https://youtu.be/6wdS0HXvZ-0?si=DZl0VOA0CdoFCHH5
14.「女人香」(Thomas Newman)
https://youtu.be/YuGPpnygp2A?si=fUXEILYEA4c07QfD
15.「刺激1995」(Thomas Newman)
https://youtu.be/qHKk_cVycC8?si=PNMDVOLg7HJr64Nn
16.「王者之聲」(Alexandre Desplat)
https://youtu.be/IXT3WOQ97Lc?si=ekTSyMnzQ3HPC_Mi
17.「進擊的鼓手」(Justin Hurwitz)
https://youtu.be/-jAtHf9RA4w?si=fsyV2ls-q9Pl5zOH
18.「樂來越愛你」(Justin Hurwitz)
https://youtu.be/tLp65t-vu6c?si=n5xlJevC9Y7xEtSE
19.「楚門的世界」(Philip Glass)
https://youtu.be/R-WjAOdkU5E?si=dpHCkzkkUBcbzuTB
20.「時時刻刻」(Philip Glass)
https://youtu.be/yYuTEcArOr8?si=UDB7ZH3XSKG2YjqZ
21.「教父」(Nino Rota)
https://youtu.be/PPskYVBqdNw?si=kmKqcs5XlQydkNMm
22.「贖罪」(Dario Marianelli)
https://youtu.be/SXoFtTZTJAw?si=Zcbg0LFCsI8yM7pd
23.「雙面薇若妮卡」(Zbigniew Preisner)
https://youtu.be/u1KvEyZE9_c?si=TvpfPZ5LHs-NHTmZ
24.「藍色情挑」(Zbigniew Preisner)
https://youtu.be/WMixzQhn6pg?si=oeQPbtxJqdE56JDG
綜合長期電影配樂的聽感,它讓我發現另一個獨立的情感世界,旋律的雋永一點也不亞於影像,另一種說故事的張力;也許這就是傳承自古典音樂的魔力:多元的樂器編制、龐大的音場、深入故事的旋律、烘托主題的畫龍點睛.......,新一期的「音樂說書」,我又來了!
#阿得的讀書會
#音樂說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