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演化而來的父親角色
「你的生理結構、大腦、基因與荷爾蒙,全都在演化機制的運作下使你成為父母,教養孩子的天性與能力就存在父母心中。」(p.34)
從男女交往到結婚,凡是跟生小孩有關的辛酸血淚,大家幾乎都是聚焦在女人身上,當然,能成為母親是很了不起的事,但能成為父親這個角色,對男人而言,也絕不是置身事外的旁觀者,從陪產到新手父親,如本書作者所一再強調的,該承受的學習和傷痛,爸爸們一樣也沒少!
近50萬年來,人類成為地球上最高等的動物,雄性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不管是基於「親屬選擇」(kin selection)的天性,還是「自私基因」(selfish gene)的促使,生物的演化,讓人類50萬年來腦容量大幅擴充,需要更長的育兒期和更多的食物,父性的角色演化而擴充不可或缺的功能:
1.確保小孩生存與教導;
2.父性的多工是傳宗接代的天擇;
3.與生俱來。
二.一起生養小孩的奧妙
「一旦成為家長,父親的性格就會從嚮往外在經驗變成以家庭為重,傾向做自己感覺熟悉與自在的事情。」(p.45)
生養小孩,絕對不會只是女人的事。
所謂的「生物行為同步」(bio-behavioural synchrony),揭示了生孩子前後過程中,「讓雙親得到同等的神經化學獎勵」,亦即,父親與懷孕中的母親住在一起時,血液中的催產素(oxytocin)含量也會提升到相近,這是促成關係的荷爾蒙,和多巴胺密切相關,能產生情緒的強烈興奮感。
科學家觀察育有子女的伴侶,以懷孕到生育1年後的期間做追蹤,結果發現:相較於沒有子女的夫妻,這些父母的性格在開放性、親和性與神經質的程度上表現更為一致,譬如彼此更互相體諒、敞開心胸,以迎接即將到來的新生寶寶,也會更注意家庭所可能的威脅。
另外,另一項明顯的進化機制是:準爸爸的睾固酮,研究顯示,新手爸爸體內的睾固酮含會比非人父者降低,這意味著他們比較願意安撫小孩,希望與伴侶共同養育,對孩子同理心與感情也較佳;簡單來說,當上爸爸,讓他們更接納新的角色,激勵父職的能力和責任。
三.就父職而言比血緣更重要的是照顧
「倘若我們證實跳脫父親與家庭的狹隘觀念,就會明白許多南非兒童確實有父親照顧。事實上,他們受到一大群的父親所庇護」(p.77)
要成為一個父親,血緣的確是重要,但從生物學以外的研究,卻可以看到更多,作者以印度納雅人與巴拉圭亞契人為例,兩個一妻多夫的部落呈現的樣貌,他們的父職實踐圍繞著一個重要關鍵:[父親]在孩子的一生中,可以代表許多事物,甚至由許多人擔任。
所以,最終重要的不是血親關係,而是有一個扮演父親的角色的人或一群人,可以確保孩子的生存,地球上許多部落種族都有這種「社會父親」----替代親生父親的功能和文化,更能證明父職功能是可以替代的。
「對我研究的男同性戀爸爸決定領養小孩背後的動力,是相信血緣關係不會勝過以養育、照顧與疼愛為基礎的關係。」(p.85)
四.新手爸爸的焦慮
「產翁現象」(couvade):「意指孵育下一代,人類學家以此描述社會中的男人成為父親時,所經歷一系列的儀式以及身心產生變化的現象,」(p.92)
要晉升為父親是很了不起的進化過程,「產翁現象」是儀式也是驗證,包含兩種不同的行為,第一種行為稱為「擬娩儀式」,身為即將父親者投入妻子懷孕與分娩的過程,就像泰國沙敦府馬來人的新手爸爸,會先去埋胎盤、搭木床等,透過公開儀式成為一位父親,得到認同。
第二種產翁行為稱為「擬娩症候群」,尤其是針對迎接的是第一胎準爸爸最明顯,竟然身體也會產生不適的現象,胃痛、食慾不振、無精打采等,其主因是對於即將當爸爸的深感焦慮,作者分析認為,這也是因為當代父親已失去原本擬娩儀式的傳統,得不到該有的尊重和支持。
可見,缺乏分娩參與和儀式的新手爸爸,其焦慮是無可避免的,因而罹患產後憂鬱症的男性,其比例竟然也逼近媽媽的產後憂鬱症,但,爸爸多是小孩滿一年後發病多,明顯是累積的新手父職壓力過於沉重,要有效治療,就是鼓勵「父嬰時間」、參與小孩成長、按摩、尋求支持與舒壓等。
五.父親的存在大大幫助孩子的存活與健康
哈佛大學發展科學家Robert Levine 提出關於父職的教養模組三個層面:在高風險的環境裡,父親的關鍵作用是確保孩子的生命安全與健康,這是教養階級的第一層;第二層則是希望孩子學習適當技能,以利成年後的經濟生存;第三層考量孩子在社會、智力與文化方面的發展。
在喬治亞州已婚媽媽可以選擇是否在出生證明上列出父親的名字,而未婚媽媽則必須得到對方的同意才能如此。在不考慮媽媽的社經背景與寶寶的健康狀況條件下,出生證明未列出父親姓名的寶寶在1歲之前的死亡率,是有列出父親姓名的寶寶的2.5倍,這能證明父親的確在孩子的健康方面佔有很重要地位。
傳統概念上,父親拼命工作可以提供許多好處,讓一家生活無虞,但如果願意花時間陪伴孩子長大,對於孩子的心理與行為發展的影響,才是更無可取代的,這些機制的背後,更有大腦、神經系統、荷爾蒙等生理進化上的支持,讓父職角色更加全面。
六.成為爸爸的生理支持和進化
科學家研究多巴胺、催產素與睪固酮素對父職行為的影響顯示:觀看小孩照片時,為人父比非為人父睪固酮素基礎量較低、催產素較高,意味著所有為人父的受試者在荷爾蒙方面已經準備好全心全意願意呵護小孩,因為睪固酮低讓他們能夠運用同理心,催產素的高則使他們與孩子建立情感。
父職的生理影響很大,對教養孩子的意義很重大,睪固酮分泌量低,不只可全心專注在家庭上,也變得更具同理心,加深催產素對於與寶寶關係的美好作用,並且得到無比巨大的多巴胺獎勵。但,有些先天因素則必須非常注意,根據加拿大方面的研究,百分之19的父職行為受到遺傳控制,而女性的教養行為則為百分之39。
意思是,母職先天的照顧功能較強大是事實,而且,母愛會遺傳,受到母親妥善照顧的哺乳類幼兒,大腦中有關社會行為的區域擁有較高密度的催產素受體,比較能夠面對壓力,未來組成家庭後也比較會照顧子女。相較下,父職的學習部分需要更多後天的參與,譬如:要避免過度的控制。
七.為什麼爸爸喜歡和孩子玩耍?跟鴉片上癮一樣
為什麼新手爸爸和孩子玩耍會上癮,關鍵就在:β-內咖肽,所有那些父子父女打打鬧鬧的玩耍,都會刺激大腦分泌大量獎勵品:β-內咖肽,現今被認定有著人類與其他靈長類動物建立長期關係的化學物質,比喻為身體的天然鴉片,強化持續的玩耍互動行為。
這也是為什麼一直以來的研究均顯示,孩子比較喜歡跟爸爸玩,而不是跟媽媽,因為答案在於大腦發展的神奇同步作用,以母親而言,催產素增加最多的互動是疼愛有加的照顧,而不是玩耍;父親正好相反,打打鬧鬧的玩耍有助於生理上的愉悅。父母與子女做出正面的選擇以確保親子關係順利發展,並讓孩子擁有最佳的成長環境。
這不只有利於孩子的發展,對夫妻雙方也是有利的,有一個很棒的名詞叫「生物行為同步」:親子間三方會互相影響生理與健康的連動,澳洲一項研究就證實,親子關係薄弱的父親比較容易出現心理問題,擁有較多脆弱的人格,易缺乏自信與易受批評所影響。
尤其父職更具有獨特的功能,「父親與孩子之間是具有激勵作用而非相互依附的關係。......這種緊密的連結讓孩子有自信探索不尋常的環境、積極行動與冒,以及面對陌生人時能夠自立與拿出自信。父子/父女關係是個人特色、自主與成功的來源。」(p.295)
八.夫妻關係延伸到親子關係的男女有別
人類的演化讓父母照顧子女的能力有所區別,2012年以色列心理學家的研究,從觀看孩子玩耍的影片以掃描父母大腦核磁共振,結果發現,父母親的大腦同理心區域都會活躍,代表他們都有建構緊密親子關係的神經能力;但兩者還是有差別:母親的原始大腦核心比較活躍,父親的大腦外層新皮質比較活躍,前者代表情緒上的關愛與養育,後者代表社會認知與複雜任務。
這就是父母照顧功能有必要一起承擔,卻又可以好好分工合作,有一種「母職守門」(maternal gatekeeping)說法,就是不讓父親花時間陪伴子女的概念、態度與行為,根據研究顯示,婚姻問題越多,身為母親的妻子越會出現母職守門的行為。
另外,還有一個「溢出效應」(sapilover effect)說法,就是婚姻衝突會擴散影響到整個家庭,但重點來了,媽媽影響較少,她們可以區分家庭裡的不同關係,即使夫妻吵架也不會影響她與孩子的關係;然而爸爸則會將家庭視為整體關係,如果他與伴侶發生衝突,這種負面影響會直接與親子關係連動。
特別要注意的是,「父母的衝突程度越高,子女的皮質醇分泌也會跟著增加,學齡前兒童受到的影響尤其明顯。這個與年齡的關聯特別令人擔憂,因為幼兒階段是神經連結快速形成的時期,個體會獲得新的技能與累積新的經驗,因此,皮質醇的負面影響在此時也會最深刻。正常腦部發育在這時受到的干擾會造成終身的後果。」(p.214)
九.預測孩子的未來,就從把父親角色扮演好開始
2004年英國國家兒童發展的研究,追蹤17000名英國兒童背景資料後的歸納結論:「雙親在孩子七歲時投入親子的程度,明顯反應在他/她20歲時的學業成就。」,而且作者強調,雖然雙親都有責任敦促孩子的學業,但唯有父親,才會著重培養孩子正確的學習心態與行為,並以身作則,他奠定基礎讓孩子得以發展學業成就。
「近期針對11297名美國青少年的研究顯示,在適當的父職參與下,孩子能夠憑藉自身能力安然度過這段狀態紊亂的時期。全仰賴父親對於孩子自尊心的影響力,而這種力量存在於他與成長中孩子所建立的關係。」(p.234)
不過,因離婚或喪親而單親的孩子,也還是有其他可以替代的「社會父親」角色,這甚至也適用於同性戀組合家庭,不管是男或女同性戀家庭,社會父親完全可以取代親生父親,產生人際互動,示範解決問題,用家長的身份帶領孩子踏上終身學習的旅程。
十.父親的影響無遠弗屆
「父母在玩耍與解決問題活動中敏感度較高,他們的孩子腦部總容量大於其他兒童,因為大腦中的白質與灰質比較多。」(p.255)
在哺乳類動物裡,人類幼稚期很長,也代表學習時間很長,需要更多的保護和陪伴,尤其,只有在孩子開始探索世界與獨立生活時,也就是成為人類物種獨有的學步幼兒時,父親陪伴特有的角色貢獻最為鮮明。
生物行為同步化理論再次驗證,在所有依附關係的機制裡,關係緊密的兩個人,在行為、生理與荷爾蒙各方面會互相影響,而家長的大腦內神經連結(白質)的密度越高,子女適當控制情緒與遵循社會規範的能力也會越強,這牽涉到人類大腦的三個主要網路與教養行為:邊緣系統、同理心系統、心智化系統。
所以父母要注意孩子在幼兒時期生物行為同步化的程度,這關乎孩子處理挫折與生氣等複雜情緒的能力,父母除了要多給予溫暖與正面的陪伴外,也要施以適度管教,以設定規範和界限,如此孩子在幼兒園裡的社交能力通常也會比較好。
和母親一樣,父親也會有產後憂鬱症狀,主因即在於找不到情感的連結和抒發;而一旦父親患有產後憂鬱症,則孩子(尤其是兒子)出現行為問題與語言發展不良的可能性會增加;又倘若父親在產前與產後期間出現憂鬱症狀,子女在7歲時出現精神障礙的風險也會提高。
還好,造物主給我們彌補童年教養的機會是:青春期,「在其他成長階段給予孩子正確的教養,可以彌補過去的負面影響......關鍵的時期之一,就是變化快速與躁動混亂的青春期。」(p.268)
當父親花時間陪伴子女一起從事休閒活動或煮飯等家事的案例,年輕孩子在面對難題時血液中皮質醇含量,比缺乏父親陪伴的同輩還要少,可以克服立即性的壓力和威脅;如果長期缺乏父親陪伴,則分泌大量皮質醇會導致年輕孩子無法面對沉重的生活事件,健康會遭受到危害。
十一.展望父職的未來需要全面的鼓勵和學習
男性關懷主之2015年公佈的報告「全球父親的現狀」顯示:「參與父職的爸爸仍然面臨許多阻礙,一些在於經濟層面(尤其在較為貧窮的國家),但最棘手的是心理層面的問題。......人們認為男人負責工作,女人負責持家,兩性先天上無法扮演對方的角色。」(p.287)
其實,即使絕大多數的男性表示願意減少工作,以換取更多陪伴小孩的時間,但在綜觀全世界,在196個國家之中,只有92個國家的男性享有法定陪產假。(本書出版前),很多前瞻的呼籲是:唯有充分補助的父親專屬育嬰假,爸爸才能付出更多心力經營家庭、照顧子女與促進家庭生活。
現代父職觀念也在轉變,很多男人追求親情甚於功成名就,一項針對1043名倫敦市專業人士的進行研究發現,21到35歲的新世代男性中,有四成男性對晉升資深管理職位毫無興趣,而寧願擔任可以兼顧工作與家庭的職位,這也很符合本書的副標題所期待的:「從只出一張嘴的豬隊友,進化成參與育兒教養的新時代神隊友」。
#阿得的讀書會
#父親養成指南